姜豐年

姜豐年

網際網路像他們年輕的創業者、從業者一樣個性分明,新浪的其中一個個性就是被外界廣泛猜測的“派系鬥爭”,深謀老道的段永基和出身學生會主席的汪延據稱都很有“政治鬥爭”的天賦。當然,無論是段永基為代表的內資,還是以姜豐年為代表的台資及看重業績的美資,都對此矢口否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姜豐年
  • 出生地:台灣
  • 出生日期:1957年
  • 職業:董事長
  • 畢業院校:台灣省立ChengChi大學
  • 學位:政治經濟學碩士
  • 創立公司:趨勢科技
  • 定居:加利福尼亞
生平年表,個人簡介,告別之謎,轉身之魅,新浪上市,體育之痴,

生平年表

·1957年生於台灣,定居加利福尼亞
·1977~1981年,在台灣省立ChengChi大學學習,獲得外交學學位
·1984~1986 年,在美國達拉斯德克薩斯大學學習,獲得政治經濟學碩士學位
·1990年創立趨勢科技(TrendMicroInc.),任該公司總裁,趨勢科技是一家為大公司提供伺服器防毒軟體的國際公司。
·1996年6月成為華淵網的執行長
·1999年9月任新浪網副董事長,後任聯席董事長
·2006年3月辭去新浪董事長一職,任新傳集團董事長

個人簡介

“不斷地辭職、不斷地創業、不斷地背井離鄉、全世界到處跑”有人為姜豐年做出這樣的總結。不久前,這個已過不惑之年的新浪網董事長又一次辭職並開始了又一次創業。對於姜豐年的離開,新浪方面選擇了他們在人事變動上經常使用的含糊其辭的做法,在公告中只簡單提及,而對外則一致稱“是個人原因”,沒有溢美之詞,也沒有惋惜之意。這使得姜豐年的離開越發蒙上一層神秘色彩。不斷地離開、不斷地轉身的姜豐年,想要的是什麼?

告別之謎

不過,很多人還是把姜豐年這次的辭職稱為“台資勢力”的全面撤退。此前,執行副總裁CMO張蒞政、首席運營長林欣禾等高層相繼離職,在新浪工作的台灣人越來越少了。還有人把這件事與幾年前沸沸揚揚的王志東出局聯繫起來,因為姜豐年與王志東一樣,是新浪網真正的創始人。王志東曾經是新浪的標誌性人物,王志東走了。
姜豐年一直很低調,無數人在使用新浪網但卻很少人知道姜豐年,但姜豐年確實是新浪的另一個標誌人物,沒有他,不會有現在的新浪。但姜豐年也走了。新浪一直實行的是雙董事長制時,另一位董事長是第二大股東北京四通的董事長段永基。當年設立這一制度時姜豐年曾說,他和段永基的權責完全相同,沒有分工,自己和段永基各有長處,由於多年的經驗,自己在指導新浪的具體業務發展上有優勢,而段永基在人事和社會資源方面更有優勢。“我們會用更多的精力讓新浪快速地往前走,藉助我們自身的能力及資源讓新浪更快速地發展。”
作為實權派的段永基在歷次重大事件中都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多數時間在美國的姜豐年被邊緣化了?還是新浪令姜豐年失望?在業內人士看來,新浪在中國網際網路界的領先地位正在被逐漸超越,盈收滑坡、成本增加、業務缺乏亮點都在困擾著這個“第一門戶”。
新浪的2005年財報顯示:2005年全年淨收入為1.936億美元,同比下降3%。淨利潤為4310萬美元,每股稀釋淨收益為0.75美元;而2004年淨利潤為6600萬美元,每股稀釋淨收益1.15美元。令人失望的是,新浪還下調了對第一季度的業績預期。事實上新浪的發展已經遭到了業績的質疑。上升的空間在哪裡?成長的方向在哪裡?這是資本市場不斷拷問新浪管理層的嚴峻的難題。而姜豐年卻似乎越來越遠離新浪。有人戲稱,很長時間以來,姜豐年在新浪只做三件事:一是熱衷打籃球;二是看財務報表,卻不表態;三是在董事會上舉舉手,“如此而已”。
姜豐年的去向很明確:新傳集團董事長。成立已有一年多的新傳集團,主要高管大部分來自新浪,通過自創和收購等手段,新傳成立了數十家子公司,已經形成了娛樂、廣告代理、唱片及發行等四大業務群。新傳的所有業務都是圍繞體育和娛樂兩個產業去展開,通過傳統業務與寬頻網際網路的相互支持,協同發展。新傳代理著包括ESPN、星空衛視等在國內的廣告代理和分銷權,代理著中超聯賽、CBA、英超和NBA等體育賽事的廣告業務;而在娛樂方面,200年全國製作的電視劇時長為8000小時,而新傳製作的就達到3000小時,並且新傳已經與全國各地的數十家電台結成了廣告和發行代理業務。
不久前,新傳剛剛在全球第一家拿到了NBA的網際網路直播權,並和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聯合拿到了世界盃精彩片段的數字著作權。據新傳方面稱,新傳的收入規模已經超過了新浪。姜豐年從美國發給媒體的信這樣解釋:自己一直對體育事業“痴迷不改”,“正是基於對體育的濃厚興趣以及對網際網路傳播威力的深刻感受,我才在前一段時間發起成立新傳集團。”姜豐年說,“我更願意看到將傳統體育娛樂業務進行整合,並基於對未來數字寬頻和網路新技術發展的認知,逐步發展成以寬頻網際網路為平台的寬頻整合行銷傳播集團。”
姜豐年曾經說,在歐美有一句話,“創業成功的機會比閃電打到的機會還要小”,更不要說“被閃電打到了好幾次”。再一次創業的姜豐年成功的機會有多大?這個還很難說。但是他所說的對於體育事業的“痴迷”卻是再明白不過了。

轉身之魅

2001年CBA新賽季給球迷帶來了一份格外的欣喜,那就是來自台灣的一支新軍―――新浪獅代表隊。俱樂部的董事長兼領隊就是姜豐年。那時候的新浪遠沒有現在這樣聲名顯赫,很多球迷知道這位人高馬大的球隊老闆,卻不一定上過新浪網。而此時離姜豐年一意孤行地創辦新浪已經三個年頭。
1998年,姜豐年就被美國權威媒體評為亞洲網際網路最有“影響力”的人物,這是對他創辦新浪的直接肯定。姜豐年把創辦新浪稱為他人生中最成功的一次轉型。之前,他有過多次轉身,像在他最喜歡的籃球場上一樣。
姜豐年在美國讀大學時學的是政治,用他的話來說,“可是我這個人一點也不政治,所以我這4年大學還挺快樂的,球打了不少,可課上得不多。與其說我念了4年大學,不如說我玩了4年籃球。”高中就長到一米九多的姜豐年常常因為貪玩籃球而誤了功課。
1987年姜豐年從美國回到台灣,在其後的兩到三年時間裡他都“很不得志”,頭一年是在“台灣經濟部”工作,但不久他就辭職了。“辭職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我的個性於此並不適合,因為我看不慣政府單位的官僚習氣。”姜豐年說。其後他到一家證券投資公司去做證券研究,後來還跟朋友合作開過一家公關公司,也同樣不順利。
當時很多親戚朋友都對他失去了信心,都覺得這個人不能吃苦,沒有定性,沒有責任感,一個工作做了半年,跟老闆搞不好關係,或是關係不順暢,就辭職了,一點也不像一個男子漢。姜豐年面臨著很大的壓力。
“但我一直都在堅持,一步一步地往外闖。我對自己很氣憤,我真的是這樣的嗎?可是我總覺得是我的運氣差一點,老是碰到奇奇怪怪的老闆,而我始終就不願意妥協,不願意將就,也不願意吃大鍋飯。直到1989年很不情願地進入“太太的公司”趨勢科技,情況才有了轉機。當時,趨勢科技只有10個人左右,做防病毒的軟體,出任趨勢科技總經理的姜豐年開始經營整個公司的市場、整個公司的產品。當初很勉強進入這個公司的姜豐年發現,他在這裡的運氣出奇地好,他擔任總經理之後,公司業績迅速提高,兩年之後,趨勢科技的產品占領了台灣九成的防毒軟體市場。
但姜豐年不甘心這種“平淡而又沒有壓力的生活”。他要打到美國去,開闢美國市場。“趨勢必須定位在一個全球性的公司,如果只做台灣或是亞洲的公司,總有一天會被美國的公司連根拔掉。我們必須到它後院放把火,圍魏救趙。”這是他當時的觀點。沒有人同意,姜豐年決定另起爐灶。
“沒有人支持,也沒有人理解,我再一次把自己歸於零。”姜豐年說。當時,他沒有司機,沒有秘書,甚至沒有自己的電腦,一切都從頭開始。1995年到了美國,第二年到矽谷,當時網際網路剛起來,姜豐年就開始走上網路的道路。成立了新興網路公司華淵資訊。這就是新浪網的前身。
做網際網路的時候,姜豐年已經38歲,他也知道,一般人到這個年紀,不敢輕言換跑道,“因為對家庭有責任。我當時沒有後顧之憂,即使失敗了也不會影響到我的家庭,所以我可以比別人更堅定地去衝刺。個性確實會影響很多,我好強不服輸。”姜豐年做了一次大跨度的轉身。
1998年,姜豐年做出了一個令人更加不解的舉動,那就是與王志東的四通利方網合併,組建中文網際網路―――新浪網。
在當時決定華淵與四通利方合併的時候,沒有人支持姜豐年。大家覺得簡直無法想像,你為什麼要跟一個中國的公司合併?為什麼要做一個中文的網際網路站?“大家認為我腦子短路了。我決心當中國網際網路的老大,怎么能不進中國呢?”姜豐年與王志東一見鐘情,於是,在投資人反對的情況下,姜豐年放棄了風險資本,破釜沉舟,在短短兩個月內完成了合併。
正是這樣的遠見,成就了後來網際網路的中文第一大入口網站。
新浪開始的路並不好走。創業者的艱辛姜豐年和王志東同樣沒有躲過。那時候曾經三個人出差住一個房間,兩個床,服務員覺得很奇怪,三個男人怎么睡一間?台灣的員工到美國出差都是住在姜豐年家裡。
“到新浪網上市的那一刻,我才可以真正地讓其他人閉嘴,不要再囉嗦,我不需要再看任何人的臉色,或再告訴我應該怎么做,我可以決定自己要做什麼,想做什麼,這點是我最大的回報。”

新浪上市

新浪在美國上市了,但是姜豐年並不輕鬆。他甚至用“見不得人的日子”來描述當年的慘狀。直到2002年,新浪的財務報表終於出現盈利,姜豐年才敢抬起頭來。那時,他不無感慨地說:“早幾年出去和別人見面,最害怕聽到的話就是‘啊你是新浪的啊,我買了你的股票’。因為作為上市公司,你必須對你的股東負責,放任投資人的財產縮水那是很不道德的。可是那時候整個行業所處的階段注定了股票的價格暫時上不去。所以當時真的是很怕出去見人。”
總結這些轉型,姜豐年曾經這樣解釋自己的成功:“我不比人家強,我就是跑得多,我繳的學費多,犯的錯誤多,犯錯誤就是學習,後來我的焦點越來越清楚,最後就是清清楚楚。我繳學費了,走了很多的冤枉路,我不怕做決定。而漂泊可以讓人看問題的時候不局限在當地,不坐井觀天。”
新浪越來越強大,越來越顯赫,但是姜豐年卻越來越低調,越來越成為少數。
先是創業夥伴王志東“辭職”,據說與其私交甚篤的姜豐年為此淚流滿面,但是作為董事會的少數,他最後被告知這一訊息並無奈地接受。對於資本的選擇,他以“這是董事會的決定”接受了。
而陽光衛視出入新浪之後,姜豐年基本上已很少過問新浪的具體業務了。同時,同新浪董事會其他成員一樣,姜豐年不斷減持新浪股份,據稱他所持股份已不足1%。現在看來,姜豐年近兩年已經且戰且退,去意已決。
他說,公司真有事我不會離開的。新浪有過幾次危機應該都可以看到我,新浪在歡欣鼓舞的時候我不見得在。我不會因為這個“天下”是我打下來的,就該我來做。中國人講捨得,你不捨得就不能放開。我不去爭,而是先考慮怎樣做最好。往往這樣一個態度,能夠贏得更多的人的認同和支持。我喜歡團隊,到我不打高爾夫球,因為這是一個人的活動,我更喜歡打籃球,因為它是需要大家來配合的。
多次轉身之後,姜豐年還是最懷念籃球場。

體育之痴

姜豐年在給記者的一封信里坦承,自己離開新浪的原因在於“長期以來對體育的痴迷不改”,並稱自己和新浪董事會以及管理層的合作“一直非常愉快”。
“非常愉快”更像是外交辭令,而“痴迷不改”卻發自肺腑。
他曾經這樣感慨:“我的人生就是一齣戲,我化妝、戴上面具,我可以演得非常好。但是下了戲,我還是我,我沒有名字。所以戲裡跟戲外,我認為是在演出,在這個角色我可能演得比誰都好,但是內心深處,我懷念的是那些跟我在一起打球流汗的人,就是在球場上的那種感覺。我看得比較透,沒有迷失自己。多年以後,我的朋友告訴我,我的本性沒有變。”
也許這次離開,是他想再一次回歸本性。
從國中、高中直到大學,姜豐年的功課一直都不是很好,常常有留級的危險。他身上惟一的亮點就是大個子、籃球。“我就是喜歡打球,一上了籃球場,就有很好的表現,而且獲得了很多的鼓勵和認同。”他說。
“我的初戀情人是籃球,後來卻和網路聯姻。成了‘家’自然要負起責任,雖然還關心‘初戀情人’,但必須對‘家裡’有所交待,所以我現在才敢重拾舊愛。”在新浪成為第一大入口網站之後,姜豐年把很多時間又留給了籃球,他為自己的行動做出了這樣的比喻。
他不僅自己經常打籃球,還不惜時間和金錢為籃球做事,後來發展為對體育的熱衷。
姜豐年在新浪多年,一直不多言語,只有一種情況例外,那就是談體育方面的事。
2001年,台灣的籃球職業聯賽停賽,姜豐年自己打通多個環節,費盡人力物力,把台灣的優秀籃球運動員組織起來,成立了新浪獅籃球俱樂部,自任董事長兼領隊,落戶台商雲集的蘇州,參加CBA聯賽。
雖然業務繁忙,但姜豐年稱得上一位稱職的領隊。新浪獅隊雖然在CBA學歷最高,球員不是碩士畢業就是大學畢業,但身高在CBA最矮,開局兩場均告失利。姜豐年一直跟隨隊伍南征北戰,直到第三場拿下第一個勝利之後,他才放下心赴美處理業務。此後的兩個賽季里,姜豐年經常隨隊參賽,並成為最受媒體歡迎的“紳士領隊”。
奧神隊被停賽期間,姜豐年又多次斡旋,希望能為這些隊員創造到台灣比賽的機會,原因很簡單,他知道一個球員打不上球的痛苦。
在中國女籃最低谷的時候,沒有人贊助,姜豐年就自己出錢資助他們到國外訓練、比賽。
雅典奧運會的時候,姜豐年看望前方的新浪網工作人員時,為了能夠為中國籃球隊現場助威,特意將原定的機票改簽。
在中國籃球界,姜豐年不像是一個贊助商,而更像是一位大家都熟悉的老隊員。閒暇時,他還會帶領屬下和中國籃管中心、NBA中國的工作人員打打比賽,姜豐年是主力中鋒。
對於體育,姜豐年投入的不僅僅是時間、金錢和精力,還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感情。當年新浪獅參賽的時候,姜豐年在籃球之外對本俱樂部隊的球員還有3個方面的要求,那就是在英語、電腦和網際網路的學習和使用上下功夫。他解釋說,這3個方面的要求對球員在場上的表現和球隊的成績可能不會有太大的直接幫助,但是肯定會有利於球員將來、尤其是退役之後的發展。
“每個球員都有打不動的那一天,如果自己不重視文化素質和其它技能的提高,就有可能淪為俱樂部的工具,在退役之後面臨窘迫的前景。”這是他從親身經歷得出的肺腑之言。
“可能我的經歷很多人幾輩子都不可能經歷到。最好的軟體公司,我做過了;最成功的中文網站,我做過了。在這背後的原動力都不是為了財富,都不是為了名、利或權,而是我要自我挑戰,自我證明。”
這次的新傳集團是姜豐年為愛而做的轉身,也是為商而做的轉身,這還會是一次精彩的轉身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