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旅遊中心

姜太公旅遊中心位於辛店城東,由姜太公衣冠家、姜太公祠、丘穆公祠等組成,是齊文化旅遊的重要部分。姜太公衣冠家封土現高18米,徑長55米,家前有石坊,在蒼松翠柏的掩映下肅穆莊嚴。姜太公祠以姜太公衣冠家為依託,採用古代北方傳統的祠宇建築風格,朱植灰牆,莊重典雅。大殿正中端坐太公彩繪塑像,系統介紹太公生平業績。該中心仿古建築群規模宏大,碑石林立,綠樹成蔭,清新幽靜,實為觀光、休閒的好去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姜太公旅遊中心
  • 地理位置:山東淄博
  • 占地面積:30000平方米
  • 著名景點:姜太公祠
簡介,姜太公,主要建築,景觀,姜太公祠,建築特色,丘穆公祠,

簡介

姜太公旅遊中心位於臨淄(故營丘)城區,其主要景點有姜太公衣冠冢、姜太公祠、丘穆公祠、封神遊樂宮,是山東省重要的道教活動場所,為獨具齊文化特色的旅遊勝地。總占地面積30000平方米,完全按照中國傳統的中軸對稱、殿堂廟宇建築布局。

姜太公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被歷代帝王尊封為“武聖”、“武成王”,民間傳太公為神上神。穆公為姜太公三子,曾領鎮營丘(現臨淄),其後裔皆以丘、邱為氏,穆公則為丘姓始祖。中國台灣地區與東南亞各國的姜太公後裔紛紛來臨淄尋根祭祖,每年的八月初三是姜太公聖誕,皆舉辦隆重的大型慶典活動。姜太公的子孫後代和齊地人民更是對他們的先祖懷念不忘。太公死後沒有葬在他的封地,而是返周而葬。齊地人民為永懷太公功德,葬其衣冠為冢以作紀念。1993年為紀念齊國的開創者和齊文化奠基人姜太公,齊地人民又依託姜太公衣冠冢而建此“姜太公祠”。

主要建築

姜太公祠規模宏大,主要建築有三君殿、丘祖殿、五祖殿、五賢殿、釣翁齋、觀魚亭、道士院、鐘鼓樓、假山、魚池、盆景花卉園。祠內碑石林立,綠樹成蔭,爐鼎香菸繚繞,清新幽靜。姜太公祠屬於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是山東省的一處重要的道教活動場所。進門所見的“姜太公祠”四個大字是中國著名的書法家、全國宗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老先生題寫的,大門兩側兩座威武的大將雕像即青龍、白虎二星君。丘穆公祠是1995年由丘穆公一百代孫,台灣丘氏宗親會邱正吉先生捐資修建的。姜太公封於營丘,支孫以地為氏,丘穆公是太公三子,太公封齊建國而令穆公領鎮營丘,其族人遂以丘為氏,穆公則是丘氏始祖。周秦以來,丘氏宗族奕世蟬聯,支庶分居各地,後裔遍於中外。兩祠的形式均採用了中國傳統建築的中軸對稱序列,殿堂廟宇布局,整個建築顯得古香古色。
姜太公旅遊中心姜太公旅遊中心

景觀

在臨淄城區的桓公路東端,有一座肅穆莊嚴的殿堂廟宇建築群。這就是緊依姜太公祠而建的姜太公旅遊中心。
穿過鐫有“天齊至尊”四個金色大字的牌坊,“姜太公旅遊中心”的主題景觀——姜太公祠就出現在遊人面前。這是一座典雅的院落,採用中國傳統的中軸對稱序列,殿堂廟宇式布局。主殿為歇山穿堂式,堂中端坐著束髮白髻、目光炯炯的姜太公塑像,左右供奉著齊國第二代國君丁公和第十五代國君桓公。主殿兩側有掛廊式配殿,其中西殿供奉齊國的賢相良將管仲孫武司馬穰苴孫臏田單,東殿供奉中國道教的五位傳人王玄甫、張天師、王重陽、呂洞濱、邱處機。這些彩塑群像猶如群星拱衛北斗,向遊人展示著姜太公的崇高歷史地位。殿壁上繪有《姜氏封呂》、《貧困生涯》、《棄官避紂》、《著書立說》、《渭水垂釣》、《孟津會齊》、《嚴罰不訓》、《周王授權》、《傳子歸周》等13組壁畫,介紹了姜太公的生平事跡。
穿過太公祠主殿,踏著鵝卵石甬道南行,可見一座鐫刻“周師齊祖”小篆的花崗岩四柱牌坊,歷盡滄桑的姜太公衣冠冢就在牌坊的後面。墓冢高約20米,南北約50米,東西為55米。傳說太公封齊後,為國事日理萬機,在周康王六年壽終正寢。正當兒孫們對葬在齊國還是老家議論不決時,周王派人傳旨:“太公是周朝功臣,身為太師,必須還葬於周。”於是,太公遺體送鎬京安葬,齊人思其德,葬太公衣冠。《齊記補遺》記載了這段歷史:“太公葬於周,齊人思其德,葬衣冠於此(指臨淄)。”民國九年《臨淄縣誌》表述得更加具體:“太公衣冠冢在城南山王莊北”,即現張家莊的土地上。由於臨淄城區遷往辛店後一再擴容,昔日立於曠野上的衣冠冢,如今已成為包容在現代建築群中的歷史景觀,讓千秋萬代瞻仰憑弔。衣冠冢及其近旁發展起來的姜太公旅遊中心,已成為齊文化旅遊中一處不可多得的景點。

姜太公祠

姜太公祠位於臨淄城區,1993年以姜太公衣冠冢為依託而建。太公祠是一組中國傳統的中軸對稱、殿堂廟宇建築。周文王訪賢遇到姜太公,遂請回拜為太師,尊稱太公望,周武王繼位又尊稱師尚父。姜太公輔佐周王朝滅掉殷商,以首功被分封到了齊國。太公治理齊國,採取“因俗簡禮和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等政策,注重農、工、商並舉,大力發展生產,齊國很快強大起來。其後姜太公又輔佐周公平定紂的兒子武庚的叛亂,為賞太公二次安周之功,周成王賦予姜太公“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的專伐大權,成為海岱之間聯袂而往朝的大國。
姜太公祠姜太公祠

建築特色

姜太公死後按周禮返周而葬,齊人思念太公恩德,葬衣冠於此。姜太公祠內有三君殿、丘祖殿、五祖殿、五賢殿、釣魚亭、道士院等建築,規模宏大,祠內碑石林立,綠樹成蔭。主殿供奉著姜太公、丁公呂伋及第十二代孫小白,即“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塑像。西配殿內供奉著田單、田穰苴、管仲、孫武、孫臏的塑像。東配殿內供奉著丘處機(長春真人)、呂洞濱(呂祖)、張道陵(張天師)、王玄南(太道帝君)、王重陽(教祖)塑像。從主殿穿堂而過,便是太公衣冠冢,表達了齊地人民對姜太公這位齊國的開創者、齊文化奠基人的懷念和敬仰。墓前石坊橫眉上的“周師齊祖”更是高度概括了姜太公一生的豐功偉業。
大門入口處是題為“天齊至尊”的四柱七樓清式木質牌坊,象徵著姜太公在齊地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再進是題為“丘穆公祠”的白花崗岩四柱三樓的沖天牌坊;正面方柱上刻有篆書楹聯:“太公穆公祖德昭百代,華域外域宗胤遍五洲”;向內刻的是行書“祖有渭水源流遠,宗始營丘世澤長”。迎面便是三楹的姜太公祠入門,門楣上懸掛著著名書法家、中國宗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先生的題匾“姜太公祠”,門柱上是著名書法家魏啟後先生撰寫的楹聯:“滅紂傳佳話,輔周論封神”。該祠布局為三進院四跨院:一進院的中軸上設垂花門,東西橫軸上設左右門與鐘鼓樓,並有抄手迴廊有機連線。二進院正面主殿為歇山穿堂,殿堂五楹。殿堂正中端坐著姜太公的彩繪塑像,從他那慈祥的面孔,智慧的雙眼,便可看出他那經國濟世之才。他的兩邊分別是丁公呂伋及姜太公的第十二代孫——齊桓公小白。門柱上的楹聯“斬將封神功貫古今人第一,興國治齊才兼文武世無雙”便是對姜太公最恰當的評價。

丘穆公祠

太公祠的東側,便是紀念姜太公三子的 “丘穆公祠”。該祠由丘穆公第一百代孫——台灣省桃源縣人邱正吉先生投資100萬元人民幣而建。興建於1995年7月16日,同年12月31日落成,建築面積1080平方米。主殿面闊五楹,內立丘穆公塑像一尊;東西配殿各三楹,北廂五間。主殿後面二堂,東側堆山疊石,辟水池一方,起六角亭一座,臨池建廳三間。南北中軸線,有四柱三樓石坊一座。穆公祠與太公祠建築風格一致、協調偕美,院內立有“丘穆公祠碑誌”介紹穆公其人及建祠原因。穆公原為姜太公之三子,太公封齊建國而令穆公領鎮營丘,其族人遂以丘為氏。清朝雍正三年,為避孔丘名諱,雍正皇帝下令改為“邱”姓。民國成立後,一部分人恢復“丘”姓,一部分人仍沿用“邱”姓。因此穆公為丘(邱)姓之祖。
同丘(邱)氏一樣,盧氏也是姜太公後裔。《元和姓纂》記載,春秋時,太公之後、齊文公之玄孫傒食采於盧邑(今山東長清),後人遂以邑為氏。一脈相承的血緣,使得韓國前總統盧泰愚在查譜尋根之後,於2000年6月18日專程來到臨淄姜太公祠祭拜自己的祖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