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繼可

姚繼可字光父,號又軒。河南襄城人。明代宰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姚繼可
  • 出生地:河南襄城
  • 職業:明代宰相
  • 主要成就:1602年, 姚繼可擢工部尚書,位居宰相之職
字光父,號又軒。河南襄城人。明代宰相。
姚繼可為嘉靖進士。後官授知縣。隆慶二年(1568),姚繼可擢四川道御史。萬曆年間姚繼可歷陝西參議、右副都御史等職。
1602年, 姚繼可擢工部尚書,位居宰相之職。1605年姚繼可致仕。後逝於家中。在許昌,一說到治水,大禹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但許昌能人輩出、俊彩星馳,在光輝燦爛的歷史中,姚繼可也是一位治河的名人。
400多年前,姚繼可在任時,曾多次主持對黃河的疏導治理,使百姓少受災、少遭罪,他的家鄉襄城縣的人們,至今還在傳誦著他的英名,稱他為“姚大人”。
姚繼可,是明朝歷經嘉靖、隆慶、萬曆的三朝元老、累官工部尚書。
姚繼可,字又軒,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進士,初任南陵縣(今安徽省繁昌縣)知縣,到任後,“懲豪狡,獎孝悌,恤單赤,沉冗徭”,樹立了剛正清廉、寬惠親民的清官形象。由於政績優等,姚繼可於隆慶二年(1568年)升任四川道御史,擔負巡撫西南邊陲之重任。
此後30多年時間裡,他宦跡遍及甘、寧、川、陝等地,積累了豐富的政治經驗,對處理邊防事務尤其得心應手。姚繼可所到之處邊患弭平,邊民安居樂業。在寧夏任職時,為了鞏固國防,確保國家安全,經過充分調查研究,他向朝廷提出了“備軍糧,築邊牆,修河防”的建議。他說,只有備足軍糧,才能在外敵入侵時保持高昂的士氣,做到有備無患;“築邊牆”就是修復長城,以長城為屏障,有效地防禦敵人的進攻;“修河防”則能減少自然災害,發展生產。姚繼可這三條建議,抓住了當時邊防問題的根本,深受朝野有識之士好評。姚繼可任職的地方,多與黃河關係密切,他深入考察黃河流動漲落的規律,對修築防洪工程和環境治理有獨到的研究,著成了《河工覆議》四卷,為我國黃河治理、環境保護積累了經驗。
作為朝廷命官的姚繼可,時刻為朝廷分憂。萬曆三十年,作為工部尚書的姚繼可在商討修河工程時,提出借用河南、山東、鳳陽京操班軍,參與工程建設。他認為他們“最為廉價、易於管理”。他說:“今可用夫七八萬,而此七八萬,先借河南、山東、鳳陽班軍,次宜借洪夫閘夫,及淮安牙募夫總計二萬有餘,此輩有本等工食,每日每人加給銀一分,約束頗易。”
姚繼可因“諳練邊務,洞曉物理,凡所調度,悉合機宜,以故所至,莫不貼然”,一時成為邊、河環境治理的楷模。
姚繼可“姚大人”之所以受到家鄉人民的稱道,以至於流芳幾百年,與他在朝為官時,時刻體恤鄉親百姓分不開。
在襄城縣北關的玄帝廟裡,有一座“無梁殿”,這是襄城人婦孺皆知的古建築,這座奇妙的建築,就與姚繼可有關。
明世宗朱厚熜,因受其父影響,篤信道教,他做皇帝後,便罷黜僧尼,獨尊道教,京師就開始拆毀佛寺、尼庵,大建道觀,至嘉靖中期達到高潮。上行下效,當時,全國各地修建道觀極為興盛、普遍,如不修建,就被視為對皇帝不忠。當時,襄城百姓正臨旱災,衣食無著,賦稅不減,逼得一些百姓只得背井離鄉外出逃荒要飯。在朝做官的姚繼可把此記在心上,時刻想著減輕家鄉父老負擔的對策。當他得知皇帝南下,要經過襄城縣時,就與襄邑鄉紳商議出了一個變通的良策,即在襄城北城門外三教合一的北極觀(玄帝廟)里修建了一座特殊建築——無梁殿。
後來,嘉靖皇帝去湖北陸安州祭拜顯陵(其父陵),經過襄城,由姚大人等陪同參觀了襄城北極觀。看到無梁殿時,嘉靖皇帝很高興,姚大人就故意問他:“萬歲,此房子好不好?”嘉靖皇帝脫口說:“好,好,好在無梁。”姚大人馬上俯伏在地,大聲奏道:“謝主隆恩!”嘉靖皇帝問:“這是何故?”姚大人說:“此地大旱,百姓流亡,萬歲免去了百姓的糧(稅),我替百姓多謝萬歲。”皇帝是“金口玉言”,出口算數,只好認了。百姓們知道這個訊息後,歡聲載道,流亡的都又歸舍了。
這一大得民心的故事,在襄城縣流傳了400多年而不衰。最近我們到姚莊村探訪,碰到了姚繼可的第22代孫、70多歲的姚紹村,他對我說:“要說祖上體恤百姓的事,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姚繼可老年辭官回到家鄉後,就居住在襄城縣城。他看到緊鄰縣城的北汝河時常泛濫成災,生態環境受到破壞,百姓苦不堪言,就偕同當地官員,用自己防治黃河洪水的理念,率眾對北汝河襄城段進行了清淤導流築堤防洪治理,使這段河流再也不危害人們了。
姚繼可還很關心和支持家鄉的教育事業。他曾捐資修繕縣學(文廟),並在文廟中修建了尊香閣,也叫尊經閣,內置書籍260套1000餘本,使家鄉的莘莘學子有書可讀。
被襄城縣百姓津津樂道的無梁殿,可惜後來被毀壞了。在惋惜聲中,有人告訴我,已有上百年歷史、地處襄城縣湛北鄉姚莊村的“元老別墅”,現在還有一些存留,值得一看。
果不其然,當我們來到姚莊村後發現,由姚繼可之孫、南陵知州姚成性於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為紀念先祖,在先祖隱居之地修建的這處宅院,要是不毀壞坍塌的話,其氣勢是相當恢宏的。有關資料記載:“元老別墅”南北長90米、東西寬75米,由三院九井、三廳九樓組成。院與院由胡同間隔,並設旁門相通。每院主樓各配東西廂房,形成天井小院。周圍群房環列,分別為侍衛、僕人、膳食、更傳、馬廄之所。三座大門均走巽(東南)方,比主樓略低。別墅前,原有牌坊三座,中間牌坊嵌有明代萬曆年間東閣大學士、禮部尚書沈鯉題寫的“元老別墅”青石匾額。
站在“元老別墅”前,令我心潮起伏的是:作為黃河防洪專家、環境治理的楷模的姚繼可“姚大人”,在明朝的封建制度下,儘管有“善始”,卻沒有“善終”。
讓我們的目光回到明朝萬曆二十八年。這年是姚繼可因病歸隱故里的第五個年頭兒,皇帝思賢心切,突然要起用他。無意再出山的姚繼可,託言有病,疏辭不從。皇帝下旨,把他帶病抬到京城。他誓死不去,報說病故。皇帝說:“人死了,也要把頭給我解來。”姚繼可無奈,就尋卒於家,把頭解往京城。皇帝見狀,大驚失色,沒想到思卿、愛卿之念,竟變成了害卿之因,遂下旨造一顆金頭,與姚繼可遺體合葬,並按照國禮,安葬於襄城東城門外的姚家墳。下葬時,姚繼可的女兒悲痛地哭道:“金頭,銀頭,不如俺爹的肉頭……”周圍百姓,聽之人人動容,個個悲哀。至今襄城的人們在不可思議中提起這件事,還唏噓不已。姚家墳在幾百年來一直被襄城縣人們所稱道,可惜在“文化大革命”及後來的擴城中被毀掉。
為紀念先祖,其孫姚成性秉承祖制,在先祖隱居之地修建元老別墅,別墅位於襄城縣東南8公里的首山南麓,建於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其南北長約90米,東西寬75米,由三院九井、三廳六樓組成,呈布局慎密,結構新穎的特色,望之有寬闊雄偉、森嚴神秘的感覺。此脈姚家也一直是當地的望族。建國之後,被列為鄉紳、地主成分的姚家人被改造,現如今姚家嫡親家境貧寒,別墅主院落雜草叢生,主人也無能力修葺打理,西廂房的一角於多年前坍毀於多雨季節,後被草草修補,而正廳也於15年7月掉了兩片瓦,主人說那么高的屋檐(近6米),沒有能力自己修補,瓦掉了椽子會接著腐朽,磚瓦結構的老房子很快就會坍毀。說這些,主人言語中透露著深深的無奈。(當地縣政府早已將此處宅院列為縣重點保護單位,可是遲遲不肯排專人修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