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放下

如何放下

本書用佛學觀念關注了命運的問題,探究萬事萬物之間的因果因緣,探究人的欲望與牽掛。人如何可以心無掛礙地坦然面對。滿遭損,謙受益,是生活中的智慧,也是人生的大道理。本性禪師在這一冊中,舉了很多現實中的案例,說明一些禪學大道理。

基本介紹

  • 書名:如何放下
  • 譯者:本性禪師
  • ISBN:978-7-300-18754-9
  • 頁數:193
  • 定價:21.00元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2月
  • 裝幀:精裝
  • 開本:145*210
作者簡介,目錄,書摘,

作者簡介

本性禪師:
1965年出生於福建霞浦縣
1985年出家於江蘇常熟興福寺,剃度恩師為悉明上人
1988年受戒於廣東韶關南華寺,授戒恩師為本煥長老
1988—1996年先後畢業於南京中國佛學院棲霞山分院、北京中國佛學院、斯里蘭卡科倫坡凱拉尼亞大學佛學與巴利語研究院,獲文學碩士學位
1996年嗣法圓瑛大師的入室弟子明暘長老,為中國漢傳佛教臨濟正宗第42代、曹洞正宗第48代法脈傳人之一
1998年任福建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2000年任福建佛學院院務委員會副主任
2002年任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同年作為中國大陸佛指舍利赴台灣供奉護送團成員,護送陝西西安法門寺佛指舍利赴台灣地區供奉瞻禮
2003年任福建省政協常委、省政協民族宗教委員會副主任,同年作為中國佛牙舍利赴泰國供奉護送團成員,護送北京靈光寺佛牙舍利赴泰國供奉瞻禮
2004年任福州開元寺方丈
2005年作為中國佛指舍利赴韓國供奉恭迎團成員,赴韓國恭迎在韓國供奉的中國佛指舍利圓滿回歸
2006年參加第一屆世界佛教論壇
2007年發起、策劃、組織“慈航菩薩聖像回歸祖庭暨海峽兩岸和平發展祈福大法會”系列活動,同年創辦福建省開元佛教文化研究所,任所長
2008年兼任泰寧慶雲寺住持
2009年參加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同年當選為全國政協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委員,並應美國洛杉磯十二家寺院聯合邀請,赴美國作系列禪學講座
2012年參加第三屆世界佛教論壇,同年於斯里蘭卡總統府獲馬欣達·拉賈帕克薩總統親自頒發的斯里蘭卡總統佛教貢獻獎,並應中國國務院僑辦之邀,作為“文化中國·名家講壇”主講人,主講“中國禪”於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
2013年應邀參加世界佛教徒友誼會於泰國曼谷召開的環保論壇
出版專著:
禪思錄:《如何安心》、《如何放下》、《如何自在》、《如何淡定》、《如何解脫》;行腳記:《孤僧萬里行》、《踏破芒鞋》、《蓮開一路》;譯著(中譯英):《佛陀和他的十大弟子》;論文集:《佛教的基本觀點》;等。

目錄

一、自己的命運自己算
二、六根的妙用
三、自在與牽掛
四、忙與閒
五、禪在生活中
六、古月之死
七、走訪“三院一館”有感
八、雜念的去除方法
九、韋陀小將的故事
十、修證、教育、文化、慈善
十一、信仰與道德應是終身的教育
十二、我夢想中的福州開元寺
十三、悟性的敏鈍決定修法的頓漸
十四、路,倔強延伸
十五、信仰、事業、職業
十六、人各有其用
十七、人生與工作時間有多長
十八、朝聖普陀山
十九、我們的傳承
二十、過客旅途
二十一、修身與修心
二十二、僧尼於佛化婚禮中應扮演什麼角色
二十三、學佛要從學吃飯開始
二十四、人病人藥治
二十五、內與外
二十六、宗教:社會價值觀的評判標準
二十七、勞作通禪
二十八、我們為什麼不快樂
二十九、莫向外求
三十、易舍能舍
三十一、信教與傳教
三十二、佛教的信仰層次
三十三、伽藍菩薩的昨天與今天
三十四、參禪境界
三十五、轉身
三十六、信人如信己
三十七、煩惱與菩提
三十八、活著沒有意思嗎
三十九、有修有證才是真
四十、奢華與質樸
四十一、雕像
四十二、相信
四十三、為何活著
四十四、省思夢想
四十五、死亡體驗與思考
四十六、忍耐
四十七、故鄉
四十八、懺悔,從我做起
四十九、一位信徒女兒的故事
五十、教化之道
五十一、活在當下,活好當下
五十二、鐵鏈豈能鎖虛空
五十三、尊貴的樹
五十四、至道嫌揀擇
五十五、端午節,屈原皈依佛教
五十六、放下與擔取
五十七、修證是學佛與傳教的根本
五十八、恐懼什麼
五十九、避天災與絕人禍
六十、比經濟危機更可怕的是信仰危機
六十一、自古知兵非好戰
六十二、雨後清溪
六十三、夢與夢中事
六十四、福從儉中來
六十五、單掌之聲
六十六、方圓哲學
六十七、沒時間辛苦
六十八、每日三問
六十九、我是禪花一朵

書摘

一、自己的命運自己算
中國人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據此,一切有命,當聽天由命。
但是,中國人又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佛教對命運的看法,契合於上面的第二種說法。
佛教核心理念是因緣說,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這講的就是:命運,其上下沉浮,取決於因與緣,取決於因與緣的好壞優劣。好因好緣,一結合,果就好就優,命運就浮就上。
這也說明:命運不是固定的、不變的,而是可以改變的、創造的。當新的因與緣被創造了,其命運就會發生不可避免的改變。
那么,舊的因與緣靠誰改變?新的因與緣又靠誰創造?當然,答案是:內力——我們自己的努力;還有,外力——他們的加持。
由此推之:我們與他們才是命運的創造者,才是命運的主人,而不是命運本身。命運,不是我們與他們的主人,我們與他們更非命運的奴隸。命運,只垂青於不服命運的人。
基於此,佛陀不贊同,甚至反對算命。
雖然歷朝歷代不乏高僧名僧算命,但只是以此作為方便法門而已。
佛陀的遺教就提醒我們:占卜吉凶,仰觀星宿……皆所不應。在戒律本中,算命被認為是邪說之一種。
曾經,有太白山人,說自己識天識地、知天文知地理,還擅長算命。
有次,慧忠國師就問他:“請問山人,你住的太白山是雄山還是雌山呢?”
對此,太白山人茫然不知所對。
慧忠國師又在地上寫了個“一”字,問之:“這是什麼字?”
太白山人答:“‘一’字。”
慧忠國師說:“土上加‘一’,應該是‘王’字。”
國師又問:“三七共多少?”
太白山人說:“二十一。”
慧忠國師道:“是十,為何非是二十一不可呢?”
太白山人一時啞口無言,從此不敢自誇長於算命。
當時,唐代宗在旁。代宗因此高興地說:“朕有國位,不足為寶,朕有國師,國師是寶。”
因緣千變萬化,造何因緣得何果。當我們不斷地在創造著新的因緣的時候,未來果永遠是個不定數。如果一生命運早已注定,那我們努力何用?我們為善何用?我們修證何用?而我們的努力、為善、修證就是為了改變命運。
為此,無須算命。算過去,已無意義,因為過去已經過去。算未來,未來也算不準,因為我們每時每刻的身口意作為都不斷地影響著未來的走向。好好把握此刻,好好做好當下,才最重要。實在要算,自己算算自己的命,自己最清楚自己做了什麼、在做什麼、要做什麼、將做什麼。
別被命運拖著走,要把命運牽著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