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的成長不能只靠教養

好孩子的成長不能只靠教養

《好孩子的成長不能只靠教養》是2012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米夏埃爾·溫特霍夫。

基本介紹

  • 書名:好孩子的成長不能只靠教養
  • 作者:米夏埃爾·溫特霍夫
  • ISBN:9787565702570
  • 頁數:176
  • 定價:26.00元
  • 出版時間:2012-4
內容簡介
《好孩子的成長不能只靠教養》內容簡介:家長管教子女,反而被子女告上法院;老師不能訓斥學生,否則家長會到學校興師問罪;孩子不服管教,因而弒父……這些新聞事件,我們都不陌生。然而,當我們在問“孩子為什麼變成小皇帝”時,是否意識到:教育價值扭曲才是關鍵!培養孩子適齡的心理成熟度,才是解決之道。作者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結合多年兒童及青少年問題的個案觀察,為教育價值失衡的社會敲響警鐘,更要進一步告訴你:
給父母的三大提醒:
1.成熟的心理發展,是教養目標能否實現的前提;
2.父母的使命是,陪伴孩子走過心理發展的過程;
3.唯有把孩子當成孩子,父母才能完成教養的使命。
洞悉孩子成長發展的五階段:
兩歲前:以自我為中心,早期幻想階段,孩子的需求需要立即滿足,會以哭鬧來表達需求。
兩至三歲:反叛階段,孩子可以決定自己和自己身體的功能,也可以決定如何與何時應該說些什麼。
三至五歲:學齡前階段,孩子可以區分自我和溝通對象,聽懂大人的話。
六至十三歲:就學階段,學習進入社會,孩子可以遵守規則,內化成自身的行為規範。
十四至十六歲:青春期階段,可以察覺錯誤,並且為自己的行為負起責任。
揭示三大心理誤區,正視它們,小皇帝才會變成好孩子:
夥伴關係:你錯把孩子當夥伴,才會讓孩子面對大人的問題。
投射關係:你害怕失去孩子的愛,採取寵溺、放任的教養態度。
共生關係:你把孩子當作自己的一部分,對孩子的問題行為渾然不覺。
教出好孩子,出路在哪裡?
家庭可以怎么做?
不只要劃清孩子行為界限,更要劃清親子間的心理界限。
學校可以怎么做?
確立教育目標與方向,給予孩子與老師相同的保障。
社會可以怎么做?
認知現今扭曲的教育價值觀,並且加以導正。
海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