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隸農業經濟

奴隸農業是在原始社會末期個體鋤耕農業的基礎上,引入奴隸勞動形成的,它是奴隸社會經濟的主要支柱,也是我們正確理解奴隸社會的關鍵。

基本信息,從原始農業到奴隸農業,奴隸農業的基本特徵,奴隸農業的定義,奴隸農業的實證討論,

基本信息

中國古代農業的基本特點: (1)以種植業為主,家畜飼養業為輔。 (2)借用牛耕和不斷改良生產工具,生產技術,使精耕細作農業生產模式日益完善。 (3)“男耕女織式”的經營方式
山西農業大學經貿學院張建華先生在所著《經濟學——入門與創新》(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年8月)中,從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高度,對奴隸農業作了全面系統的深入討論,提出了許多獨特的個人見解。簡介如下:

從原始農業到奴隸農業

自從進入奴隸社會以後,便出現了人壓迫人、人剝削人的現象。這使人們感到非常困惑: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筆者認為:原始農業發展到末期,由於刀耕火種式種植業的長期發展,大片山林被毀,致使刀耕火種式種植業失去了其賴以存在的基礎,於是人們被迫重新耕種原先的撩荒地,清除雜草成為耕作生產的主要課題,為此人們逐漸學會了鋤耕技術,促使小集體經營、小集體勞動相應轉變為個體經營、個體勞動,小集體公有制也相應地發展為個體私有制,結果不僅各個氏族之間貧富分化日益加劇,而且各個氏族內部成員之間也出現了日益嚴重的貧富分化現象。最後,一些富有的部落、氏族成員,為了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開始將部落衝突中抓到的俘虜變為奴隸來使用,這樣就形成了奴隸農業,原來的部落組織也隨之變成了奴隸制國家機構。

奴隸農業的基本特徵

奴隸農業是在原始社會末期個體鋤耕農業的基礎上,引入奴隸勞動形成的,它是奴隸社會經濟的主要支柱,也是我們正確理解奴隸社會的關鍵。其基本特徵如下:
(1) 從山區來到平川 實行鋤耕之後,人們找到了對付雜草的有效方法,從而能夠從山地到平川,大規模地開墾和利用土地,並在平川定居下來。
(2) 學會了灌溉 從山區來到平川以後,抗旱、防洪成了頭等大事,於是人們修建了縱橫交錯的溝渠系統,這就是作為農藝技術的“井田制”。
(3) 實行土地“輪墾制” 當時人們尚不懂得施肥,再加上地廣人稀,土地較多,於是便實行土地輪墾,以恢復地力。
(4) 種植業成了主導產業 平川優越的條件,使種植業得到迅速的發展,種植業逐漸取代採集、狩獵,成為社會經濟的主導產業。同時,與定居生活相適應,野外放養式畜牧業逐漸發展為以舍飼畜牧業為主。
(5) 集中經營,集中勞動 當時人們剛從山區遷到平川,大規模的墾荒和農田水利建設需要動員許多人力,因此只能由奴隸主使用大量奴隸集中勞動,實行集中經營。這實際上是許多個體勞動簡單地集中在一起進行,實行簡單協作,不存在技術分工。這種簡單集中勞動之所以能夠進行,完全是強制的結果。
(6) 使用青銅器為主的農具 對付雜草和個體勞動,需要比較堅固而輕便的工具,於是,青銅器便應運而生,並逐漸成為生產過程中的主要工具。同時,木、石農具也得到了更大的發展和套用。
順便插一段討論。長期以來學術界一直認為,奴隸社會主要使用木、石農具,其主要根據有兩條,一是考古發現眾多的石器農具,而很少發現青銅農具;二是認為青銅農具比較昂貴,奴隸主擔心奴隸破壞,不敢使用。關於前一條,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陳振中(1931- )曾作了如下分析 :第一,青銅農具比較堅固,不容易損壞,因此青銅農具總量本來就少於石器農具;第二,青銅農具壞了,還可以重新冶煉,很少丟棄遺留;第三,少數丟棄遺留在地下的青銅農具,也會因腐蝕而變得無影無蹤;第四,古今農具形制不一,極少數遺留至今的古代青銅農具,也不容易確認。因此,不能因為考古沒有發現或很少發現青銅農具,就否認奴隸社會曾大量使用青銅農具。
關於第二條,筆者認為,在奴隸主的殘酷剝削和壓迫下,奴隸必然會具有一定的反抗性,但是對奴隸的反抗性應給予實事求是的科學評價,不應想當然地高估。事實上只要看一看清朝小說家曹雪芹(?-1763或1764)所著《紅樓夢》,就可以推想古代的奴隸在長期奴化教育和暴力高壓下,會變得非常馴服。只有奴隸主對奴隸的剝削和壓迫達到非常殘酷的程度,以致奴隸無法忍受的情況下,奴隸才會奮起反抗。因此,認為奴隸主擔心奴隸破壞,而不敢使用青銅農具,是說不通的。
(7) 出現了專門的手工業和商品交換 農業生產需要大量的青銅農具,對外作戰需要大量的青銅兵器,大量生活用品需要加工,此外平川生活還需要大量建築材料人工建築房屋,因此手工業和商品交換便迅速發展起來了。
(8) 通過戰爭掠奪奴隸和土地 奴隸農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奴隸和土地,這主要靠對外發動戰爭來獲得。注意:正因為奴隸來源主要是戰爭中抓到的外族俘虜,奴隸主才能不受傳統習俗和感情因素的約束,隨心所欲地對奴隸實施強制管理。
(9) 氏族公社分化瓦解,演變為奴隸主家庭 原始農業末期,隨著刀耕火種式種植業向鋤耕種植業發展,產生了個體經營、個體勞動和個體私有制,這樣不同的個人之間便開始有了明顯的差異。原先在氏族公社中過著“族外群婚”生活的人們,這時便開始有意識地選擇各自理想的異性伴侶了。結果一個人在繼續保持群婚狀態基本不變的情況下,開始有了一個最要好的異性伴侶,這就是所謂“對偶婚”。這時男女兩性之間以專一性和排他性為顯著特徵的愛情,便從一般的男女友情中分化出來。因此,愛情可以說是鄉間田野上開出的一朵“玫瑰花”。
對偶婚只是一個過渡形態,以後隨著原始農業的發展,男性作為主要勞動力,地位不斷上升,個體差異更加擴大,女性便在經濟利益和愛情的雙重驅動下,脫離自己的氏族,進入男方所在的氏族,母系氏族因此變為父系氏族,父系氏族又進一步分裂分化,最後形成“一夫一妻制”個體家庭。因此,可以形象地說,一夫一妻制個體家庭在人類歷史上是一件“農副產品”。有了個體家庭之後,就開始了男女社會地位不平等的歷史。
進入奴隸社會以後,“一夫一妻制”個體家庭又新增加了“奴隸”這一特殊成員,最終導致了“奴隸主家庭”的出現,這是奴隸社會占主導地位的社會經濟組織單元
(10) 部落組織演變為奴隸制國家 在氏族演變為奴隸主家庭的同時,部落也隨著一次次的對外戰爭,不斷掠奪土地和奴隸,逐漸演變為奴隸制國家。
(11) 國有制為主導,私有制為基礎 大量的奴隸和土地,都要靠國家對外發動戰爭來取得,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建設也需要舉國之力才能得以完成,再加上奴隸制國家又是剛剛從部落組織脫胎而來,因此國家所有制便很自然地成為奴隸社會占據主導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其中最典型的體現,就是土地國有制,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但國家所有的土地,並不是由國王直接經營,而是分別交由大大小小的奴隸主經營。因此,奴隸主私有制構成了奴隸社會經濟制度的基礎。奴隸主私有制區別於一般私有制的主要特點是,奴隸主完全占有奴隸的人身。這一點常常引起人們的消極聯想,好象奴隸主總在不停肆意虐待和殘殺奴隸。抽象地來講,在奴隸制度下,奴隸主的確有權任意處置奴隸,但這並不意味著奴隸主和奴隸之間總是劍拔弩張,勢同水火,不共戴天。
(12) 奴隸主獨占為主的多種分配方式 首先,每個奴隸主經營所得,分別歸其獨占,這可謂“自有其勞”;其次,不同的奴隸主及其他社會成員之間,相互需要對方的產品時,實行“等價交換”;最後,所有奴隸主和社會成員都要向國家交納一定的賦稅,即“財政分配”。注意:奴隸作為奴隸主的一項財產,是沒有資格參與社會產品分配的。奴隸主交給奴隸使用的生活消費品,就好比牲畜的飼料一樣,所有權還在奴隸主手裡。

奴隸農業的定義

概括起來,奴隸農業是由原始農業發展而來的第一個私有制農業經濟形態,以鋤耕種植業為主導產業,使用青銅器為主要農具,通過奴隸制國家對外發動戰爭掠奪土地和奴隸,實行土地國家所有制,分別由奴隸主家庭集中統一經營,採用大規模強制性奴隸集中勞動,產品除向國家交納一定的稅賦外,完全歸奴隸主所有和支配,奴隸主還直接占有奴隸的人身。

奴隸農業的實證討論

在世界歷史上,奴隸農業以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發展最為充分、最為典型。具體表現為:(1)延續時間長,從公元前3500年開始,至公元476年為止,大約4000年。(2)發展水平高,特別是古希臘時期,社會經濟和科學文化發展水平相當高。(3)私人經濟和市場交換比較發達。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地理環境比較開放,比較廣闊,奴隸來源較多,且難於形成集中統一的政治體制。
相比較之下,中國古代的奴隸農業發展不夠充分,不夠典型。表現為:(1)延續時間短。按傳統觀點,從公元前21世紀起,到公元前475年止,大約只有1500年。若按新觀點,採納“西周封建說”,則從公元前21世紀起,到公元前11世紀止,更只有1000年左右。這對於一種社會經濟歷史形態來說,實在是過於短促了。(2)發展水平低,除留下一些歷史傳說外,幾乎沒有什麼可以誇耀的成就。(3)原始痕跡較多,主要表現在國有制占主導地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中國古代奴隸農業主要分布在黃河流域,山川險塞,地域狹小,奴隸來源相對貧乏,政治上很容易形成高度集中的專制體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