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隸社會教育

奴隸社會教育(education in slave society)是指奴隸社會形態下的教育。奴隸社會是在金屬生產工具出現、生產發展、剩餘生產品增多和階級分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為一部分人擺脫繁重的體力勞動,專門從事社會管理和文化活動,促進文化發展提供了條件。同時,也為奴隸主貴族階級獨占文化教育提供了可能。其特點是(1)產生了學校,使教育從生產和生活活動中分化出來,脫離了原始的自然狀態,具備了獨立的社會職能。中國奴隸社會已有校、序、庠、學、瞽宗等稱謂。後期, 還發展了政治與教育合一的國學、鄉學體系。在西方,古希臘的斯巴達、雅典產生了文法學校、弦琴學校、體操學校以及青年軍訓團等教育機構。古埃及的王國末期產生了宮廷學校。

(2)文字的發展,典籍的出現,豐富了教育內容,提高了教育職能。文字、典籍使人類的生產、生活經驗物化在生產工具和器皿上,而且開始了知識形態的積累傳承。如西周時期已經形成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即包含了德、智、體、美諸方面要素,成為學校專門傳習的科目。古希臘也產生了德、智、體、美和諧發展的教育。學校教育具備了獨特的無可替代的職能。(3)學校教育有明顯的階級性。夏、商、西周“學在官府”,限定只收王太子、王子、諸侯之子、公卿大夫元士之嫡子入學,鄉學也只收奴隸主貴族子弟。學習“六藝”以養成國家大大小小的官吏。古希臘斯巴達和雅典的學校專為貴族階級而設。古埃及的宮廷學校只吸收王子、王孫和貴族子弟入學。勞動人民子弟仍只能在生產和生活活動中,通過長者或師傅的言傳身教,接受自然形態的教育,成長為適合奴隸社會需要的勞動力。教育與生產勞動分離,學校輕視體力勞動,助長了“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對立。(4)學校的發展,教育經驗的積累,促進了教育思想的發展。如中國奴隸社會末期出現了孔子,古希臘出現了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古羅馬出現了昆體良等思想家和教育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