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形

女形

女形(おんながた或おやま)在日語中是男舞者模仿女人形態之意的簡稱。是日本歌舞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歌舞伎
  • 起源:17世紀江戶時代
  • 所屬國家:日本國
  • 所屬民族:大和
歷史,傳承與發展,女形的特色,其他相關,

歷史

歌舞伎是日本典型的民族表演藝術,起源於17世紀江戶時代(1600年~1868年)初期,與能劇狂言木偶淨琉璃一道作為日本的四大劇種而保留至今。
1603年島根縣出雲大社巫女(即未婚的年青女子,在神社專事奏樂、祈禱等工作)阿國在京都演繹的舞蹈和短劇被認為是歌舞伎的起源。但在歌舞伎誕生初期是沒有女形的。
阿國創建了歌舞伎後,在京都、大阪一帶的“游女”受其影響組織了許多“游女歌舞伎”,她們除了演劇之外還從事賣淫活動。當時的日本德川幕府對“游女歌舞伎”的淫亂行為採取了取締措施,於1629年公布禁止女人演戲的法律,結束了“游女歌舞伎”的時代。女人演戲被禁止,並沒有中斷歌舞伎的發展,劇團變更辦法,以年輕貌美的男子扮演女人的角色,由此產生了歌舞伎中的“女形”。但年輕男子的演出隨後也因常倫道德的敗壞而在1652年被取締。 歌舞伎開始演變成了由成年男子演繹的劇種。從此女形藝術便得以穩固並延續至今。

傳承與發展

從世界戲劇史來看,男演女的現象並不稀奇,從古希臘到文藝復興都不鮮見,更不用說中國的京劇了。我國的藝術大師梅蘭芳先生更是把京劇中的男演女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不過隨著歲月的進程,更多的劇種逐漸地由男演女向著女演女發生著歷史性的變遷。
而注重傳統的日本把歌舞伎中的女形毫不走樣的保存了下來,儘管女形在經歷了380多年的歷史中並不一帆風順,僅從明治維新到二戰後,作為“不文明的惡習陋俗”幾曾面臨從舞台上被革除的危機,但還是在風風雨雨千錘百鍊中,使日本這一國粹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女形藝術的生命力之所以如此旺盛,追根溯源還是在於它體現了日本人民的審美需求。

女形的特色

歌舞伎的女形本來有重視“美”的思想。比如,歌舞伎中有“加役”這個行當是一種證明。而“立役”的意思相當於反串,指某個行當的演員飾另外一個行當的角色。特別是,一般女形演員不演心術不正的女人、沒有良心的女人的角色,這種角色由“立役(相當於生)”的演員擔任。
寓動於靜,寓舞於型是女形舞蹈的特色。其舞蹈與一般的舞蹈不同,它的上下運動指表現為身體的屈直或類乎踩腳式的步伐,絕無雙腳離地的跳躍翻騰;平移旋轉運動也僅限於舒緩的迴旋移挪,絕無急驟的賓士和旋轉。
歌舞伎演員並不唱,女形是通過非常優美的動作和抑揚頓挫的道白來表現內容,而演唱則由長歌來完成,演員全神貫注塑造人物形象。
歌舞伎的演出內容,分為歷史上武士故事為主的“荒事”和民間社會男女愛情故事為主的“和事”。歌舞伎的舞台布景非常講究,既體現日本的花道藝術,又有旋轉舞台和升降舞台,千變萬化,再配以華麗的舞蹈演出,可謂豪華絢麗。男演員演出的“女形”,虛幻妖艷,給人以超脫現實的美感。歌舞伎女形的“美”里,包括比現實的女人還有女人味兒的纖弱、可愛。演員要盡心研究如何讓自己更女性化。為了走起來像女人,要反覆訓練以腿襠夾紙走路;為了練溜肩,要訓練一邊收攏肩胛骨,一邊下壓肩膀;為了看起來更苗條,平時要隨時注意站立的角度。

其他相關

歌舞伎與中國京劇也素有“東方藝術傳統的姊妹花”之稱。晚清詩人黃遵憲在《日本雜事詩》中讚美道:
玉蕭聲里錦屏舒,
鐵板停敲上舞初。
多少痴情兒女淚,
一齊彈與看芝居。
“歌舞伎沒有女演員,只有女形,有各種歷史原因,是在各種壓力下形成的,有一個辛酸的成長曆程。”中村扇乃丞這樣講述女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