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托馬特反艦飛彈

奧托馬特反艦飛彈

“奧托馬特”是義大利的奧托·梅拉臘(Oto melara)公司和法國馬特拉(Matra)公司聯合研製的中程反艦飛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奧托馬特反艦飛彈
  • 類型:中程,遠程反艦飛彈
  • 研製國家:義大利,法國
  • 推進:渦輪噴氣發動機
簡介,作戰方式,研製背景,分類,

簡介

性能:義大利名為Teseo,中程,遠程反艦飛彈
使用國家: 義大利和其餘9國
服役時間: 1976(Mk1), 1984(Mk2)
作戰參數:
長: 4.66米(Mk1), 4.46米(Mk2)  體直徑: 46厘米(前部)
翼展:1.36米  發射重量: 770千克 (包括助推器)
彈頭: 210千克  制導慣性制導+主動雷達尋的
射程: 60公里(Mk1), 180公里(Mk2), 300公里(Teseo 3)
由義大利奧托~梅萊拉公司聯合研製的一種多用途反艦飛彈,1969年開始工程研製,1972 年首次飛行,1975年完成作戰鑑定飛行試驗, 1977年投入批量生產裝備部隊,現經多次改進,已經有Mk-1型,Mk-2,Mk-3和正在研製的Mk-4型,四種均可以在任意水上平台發射。

作戰方式

“奧托馬特”反艦飛彈Mk-1型攻擊彈道比較特別:由儲運箱發射後,飛彈以彈道式航線飛行,彈體兩側進氣口之間的火箭助推器(推力34KN)隨之將其推至海面以上120m的高度(此時飛彈已飛離載艦約600m);助推器燃盡並分離後,渦噴發動機立即點火, 與此同時,彈載控制系統開始工作,飛彈一邊下降,一邊調整向;在降高至水面上20m左右時,飛彈轉入水平巡航飛行;飛至距目標12Km時,主動雷達引導頭開機搜尋目標,飛彈按預定程式再次降高;飛至距離目標5Km左右時,引導頭開始跟蹤目標,同時飛彈突然躍起,爬升至120m高度飛行;瞄準目標後,彈道以7度左右角度俯衝攻擊,目標摧毀。該飛彈戰鬥部為210Kg半穿甲爆破彈,內裝高能炸藥65Kg,可穿透40mm厚鋼製裝甲,延時觸發引信可使彈體穿入目標後爆炸,具有巨大殺傷力。
Mk-2型是在Mk-1型基礎上改進而成的,1984年形成裝備。較之Mk-1型,Mk-2長度減少為4.5m,彈翼改為摺疊式,翼展增至1360mm,制導方式改為中段修正制導,射程增大到120Km,作戰和Mk-1基本相同。
Mk-3型是在前兩型基礎上進行重大改進後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推出的。主要改進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剛裝渦噴發動機,增大燃料艙裝藥量,射程增加到180Km;
(2) 引導頭採用新軟體,配置新的彈載計算機,提高抗干擾能力;
(3) 最佳化彈體設計,減少被探測幾率;
(4) 增加近炸引信;
(5) 實現超視距攻擊。
MK-2A型

研製背景

1967年埃及用“冥河”飛彈擊沉以色列的驅逐艦之後,西方國家紛紛發展反艦飛彈,“奧托馬特”計畫就是在這種形勢下出現的。“奧托馬特”是西方第一個採用小型渦輪噴氣發動機推進的超視距作戰的反艦飛彈。其發展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實現有效射程為60千米的“奧托馬特I”,第二階段實現最大射程為180千米的“奧托馬特Ⅱ”。先後發展了“奧托馬特”岸對艦飛彈,現正在發展其空對艦型。法國和義大利都享有獨立的生產權和出售權。生產中兩國都逐步推行國產化,因而就出現了義大利“奧托馬特”和法國“奧托馬特”。該彈1968年由義大利和法國分別開始進行研製,1970年聯合,1977年定型生產,除裝備法國和義大利海軍外,還出售到埃及、英國、利比亞、秘魯、委內瑞拉和尼曰利亞等國。裝備各種水面艦艇(包括水翼艇)。

分類

奧托馬特I
圓柱形彈體(前後段直徑不同),錐形頭部,尾部為錐柱形。4個凸出的進氣口和進氣道程X形配置,從彈體中部向後延伸至8尾翼前部。4個彈翼裝在進氣道整流罩上,其後在各自對應的流線上裝有操作尾翼。兩台固體火箭助推器分別裝在兩側進氣道之間。飛彈分頭艙、戰鬥部艙、設備艙、燃料艙和發動機艙。1983年“奧托馬特I”單價約為28萬美元。
戰術指標
作戰目標:大中型水面目標
射程:60~80km
飛行速度:M=0.7~0.93
命中機率:60km 90% , 80km 80%
發射方式:全向發射
反應時間:30s
彈長:4.82m
彈徑:前段400mm,後段460mm
翼展:1.196m
發射重量:770kg(無助推器550kg)
發動機:一台Arbizon IIIB渦噴發動機
戰鬥部:半穿甲型,重210kg,裝藥65kg
奧托馬特Ⅱ
“奧托馬特Ⅱ”是義大利奧托·梅拉臘公司和法國馬特拉飛彈公司聯合研製的超視距制導艦對艦飛彈,是“奧托馬特I”的增程型。該飛彈實際上有兩種型號:一為義大利型“奧托馬特”,意軍稱為“特塞奧”(Teseo);一為法國型“奧托馬特”,有時稱為“增程奧托馬特”(ERATO)。雖然這兩種“奧托馬特”的許多部件和分系統不同,但主要特徵都是增加了超視距制導系統,使“奧托馬特I”原已具備的射程得到發揮。“奧托馬特Ⅱ”計畫實際上是“奧托馬特”計畫的第二階段。早在1969年就已開始超視距制導設備的研製,但直至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取得海上試驗的成功。1984年每枚“奧托馬特Ⅱ”的價格為56.8萬美元。
1980年法國為摺疊彈翼的飛彈設計了一種隨圓柱形發射箱,使原來一枚飛彈的空間可疊放兩枚飛彈,使單艦火力提高一倍。
戰術指標
作戰目標:大中型水面目標
射程:100~180km
飛行速度:M=0.9
發射方式:全向發射
彈長:4.46m
彈徑:前段400mm,後段460mm
翼展:1.36m(摺疊後1.14m)
發射重量:770kg(無助推器550kg)
發動機:一台Arbizon IIIB渦噴發動機
制導:慣性+超視距修正制導+末端主動雷達制導
戰鬥部:半穿甲型,重210kg,裝藥65kg
“奧托馬特”空艦飛彈
由義大利奧托·梅拉臘公司和法國馬特拉公司聯合研製的遠距全天候空艦飛彈,其名稱“奧托馬特”為奧托·梅拉臘公司(OTO Melara)和馬特拉公司(Matra)各自前3個字母組合而成的的意/法文縮寫的音譯。1970年在“奧托馬特”艦艦飛彈和“馬特耳”AS37空地飛彈的基礎上開始研製。到1974年,由法國海軍進行了一系列全制導發射試驗,以論證其遠射程能力和末段攻擊彈道,接著由義大利海軍進行了作戰鑑定試驗,此外還進行了用於其他型號作戰飛機的研究。但迄今為止,一直未見該空艦飛彈投產或服役的任何報導。
該彈採用正常式氣動外形布局,4片前緣後掠的小展弦比切梢三角形穩定彈翼,位於彈體中後部,4片前緣後掠的切梢三角形控制舵面,位於彈體尾部。彈翼和尾舵處於同一平面,且彈體呈尖頭圓柱形,頭部採用“馬特爾”AS37空地飛彈的結構,中部和尾部採用“奧托馬特”艦艦飛彈的結構,彈體內部採用模組化艙段結構,從前到後分為4個艙段:導引頭艙、戰鬥部艙、電子設備艙、動力裝置和舵機艙。
頭部內裝主動雷達導引頭,用於末制導,有兩種雷達導引頭可供選用,一種是法國湯姆遜-CSF公司的X波段雙軸單脈衝雷達導引頭,一種是義大利SMA公司的ST-2單軸導引頭。戰鬥部艙內裝半穿甲爆破戰鬥部,重量210kg,裝藥60kg,能穿透38mm厚的甲板,採用觸發延時引信和近炸引信。電子設備艙內裝中段制導用的慣性導航系統,使飛彈按預定的目標方位飛行,雷達高度表控制飛彈在一定的高度上,在離目標15~12km時使末制導主動雷達開機,對目標進行搜尋,一旦捕獲目標轉為跟蹤,開始末制導。電子設備艙內還裝有雷達高度表、制導計算機、變流機、接線盒、調節器等。動力裝置和舵機艙內裝1台渦噴主發動機,燃料箱、滑油箱以及控制舵機,殼體外面裝有與彈翼處於同一平面的4個進氣道,彈翼翼根固定在進氣道上。
主發動機採用法國透博梅卡公司的“阿比佐”ⅢB型單軸渦輪噴氣發動機,長1.361m(包括附屬檔案),最大直徑410mm,重115kg,環形燃燒室直徑405mm,由離心噴嘴供油,巡航時耗油率為314.4mg/dNs,最大持續巡航推力323.62dN,轉子轉速32000r/min,燃料箱裝煤油65kg,全部燒完後射程達200km,採用一級軸流和一級離心組合式壓縮機,空氣流量6kg/s,壓縮比5.5∶1,啟動時最大轉速33000r/min。該發動機由裝在進氣道錐體內的起動機啟動,在發動機工作後,起動機就變為發電機,嚮導彈供電。為降低成本,發動機大量採用了整體鑄造部件,發動機工作壽命30h。
裝備直升機的“奧托馬特”空艦飛彈同其艦艦型一樣,還在彈體後部兩側綑紮1台固體火箭助推器,直徑203mm,由法國火炸藥公司及霍奇基斯-布朗特公司製造,採用聚氨酯複合固體推進劑,工作時間為4s,單台推力350dN,使飛彈從直升機發射時獲得一定的初速度,助推器燃燒結束後藉助爆炸螺栓使之與彈體分離。
基本戰術技術性能
最大射程 100~180km
最大速度 M0.9
使用高度 25m
制導系統 慣導加雷達高度表制導、主動雷達末制導
引 信 觸發延時引信和近炸引信
戰 斗 部 半穿甲爆破,重210kg
動力裝置 1台渦噴主發動機加2台固體火箭助推器(直升機型)
彈 重 750kg(帶助推器)
600kg(不帶助推器)
彈 長 4.80m
彈 徑 450mm
翼 展 1200mm
“奧托馬特”岸對艦飛彈系統是在其艦對艦系統基礎上發展的,其飛彈完全相同,而且也有法國化和義大利化兩種型號。該系統在設計“奧托馬特Ⅰ”時就計畫發展,最初為非機動方案,七十年代後期,義大利和法國推行國產化後,兩國分別研製各自的機動化系統。1978年法國首先設計了全部膠輪車化的系統,1980年義大利設計了全部履帶車化系統。埃及己訂購了法國的“奧托馬特”岸對艦飛彈系統。
“奧托馬特”岸對艦飛彈外觀和艦艦型相同。
戰術指標
作戰目標:大中型水面目標
射程:160~180km
飛行速度:M=0.9
彈長:4.46m
彈徑:前段400mm,後段460mm
翼展:1.36m
發射重量:770kg
發動機:一台Arbizon IIIB渦噴發動機
制導:慣性+超視距修正制導+末端主動雷達制導
戰鬥部:半穿甲型,重210kg,裝藥65kg
“奧托馬特”MK2 Block 4
“奧托馬特”反艦飛彈是多年來歐洲國家自行研製的唯一一種遠程反艦飛彈,在20世紀70年代由法國瑪特拉公司和義大利奧托·梅萊拉公司聯合研製。其名稱“奧托馬特”為奧托·梅拉臘公司(OTO Melara)和瑪特拉公司(Matra)各自前3個字母組合而成的的意/法文縮寫的音譯。
主發動機採用法國透博梅卡公司的“阿比佐-IIIB”型單軸渦輪噴氣發動機,長1.361米(包括附屬檔案),最大直徑410毫米,重115公斤,環形燃燒室直徑405毫米,由離心噴嘴供油,巡航時耗油率為314.4克/千牛,最大持續巡航推力323.62千牛,轉子轉速32000轉/分,燃料箱裝煤油65公斤,全部燒完後射程達200公里,採用一級軸流和一級離心組合式壓縮機,空氣流量6公斤/秒,壓縮比5.5∶1,啟動時最大轉速33000轉/分。
奧托馬特”還在彈體後部兩側綑紮1台固體火箭助推器,直徑203毫米,工作時間為4秒,單台推力350千牛.
“奧托馬特”MK2 Block4是“奧托馬特”MK2的全天候增程型反艦飛彈。它保留了奧托馬特家族的基本性能,在任務彈性上做了很大擴展,可以執行近海作戰任務並發展了岸艦型。增加的功能包括目標自動識別、附帶傷害減少、任務計畫編制能力、協同攻擊和再入攻擊能力。
射程超過300公里,增強了突防能力。主要手段是減小飛彈的雷達信號特徵,增強機動能力和改善反電子干擾能力。在對亞音速“隱形”和高超音速兩種方案進行比較後,義大利海軍選擇了前者。1993年,對該項目進行評審時,增加了攻擊港口內停泊的軍艦和岸上目標的能力。這使得意海軍走上了一條與美海軍斯拉姆飛彈研製進程相類似的道路。這種“類巡航飛彈”與現有的多種發射平台相兼容,可由水面戰艦、戰鬥機及海上巡邏機發射。
1995年6月,試驗彈(由紅外導引頭替換雷達導引頭的“奧托馬特”MK2)在撒丁島海域成功地進行了三次試射。最終奧托馬特MK2 Block4將裝有雙重尋的頭(雷達+紅外),紅外尋的頭位於雷達尋的頭的下方。奧托馬特MK2 Block4系統在設計上考慮到了利用載台的戰鬥數據系統,兩者之間可通過數據鏈連線。其紅外尋的頭共有三種工作方式:1.“發射後不管”方式:這種方式用於對艦艇進行攻擊。在這種模式下,攻擊完全自動進行,不需要發射者的任何參與。飛彈可在慣性/GPS導航系統的控制下,通過預先規劃好的路徑點(可通過數據鏈隨時更新)在尋的頭開始工作前飛到目標附近。2.“發射前不管”方式:在這種模式下,發射單位的操作員將搜尋、選擇到的目標分配給飛彈的自動跟蹤系統。3.“制導模式”:操作員通過數據鏈傳回的紅外尋的頭的紅外影像選擇目標,並控制飛彈飛向目標。一旦目標選定,操作員可打開飛彈上的自動跟蹤開關,使飛彈自動尋的飛向目標。紅外尋的頭可在15-20公里的範圍上搜尋目標,並可在8-12公里的距離上自動跟蹤目標。
義大利海軍計畫在2003-2004年將“奧托馬特”MK2 Block4飛彈裝備意、法合作研製的地平線級護衛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