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

《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雜言古詩。這首詩可以分為三個部分。開頭四句為第一部分,寫劉單畫畢《赤縣圖》後,又畫山水屏障,扣題入筆。中間二十八句為第二部分,先是展開想像,盛讚劉單山水神奇不凡,然後具體描寫畫中情景之後,再贊劉單技藝超卓。最後四句為第三部分,表達自己由劉單山水屏障而產生的隱遁江湖之志。這首詩詩中有畫,語言傳神,或虛或實,波瀾層出,筆力飽滿,脈絡分明。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雜言古詩
  •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1
堂上不合2生楓樹,怪底3江山起煙霧。
聞君4掃卻5赤縣6圖,乘興遣畫滄洲7趣。
畫師亦無數,好手不可遇。
對此8融心神9,知君4重毫素10
豈但祁岳11與鄭虔12,筆跡13遠過楊契丹14
得非玄圃15裂,無乃蕭湘16翻?
悄然17坐我天姥18下,耳邊已似聞清猿19
反思20前夜風雨急,乃是蒲城21鬼神入。
元氣22淋漓障猶濕23,真宰24抗訴天應泣。
野亭春還25雜花遠,漁翁暝26踏孤舟立。
滄浪27水深青溟28闊,欹29岸側30島秋毫末31
不見湘妃32鼓瑟33時,至今斑竹臨江活。
劉侯34天機35精,愛畫入骨髓36
處有兩兒郎,揮灑37亦莫比38
大兒聰明到39,能添老樹巔崖里。
小兒心孔開40,貌41得山僧及童子。
若耶溪42,雲門寺43
吾獨胡為44在泥滓45,青鞋布襪46從此始。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山水障:即畫有山水的屏障。
2.不合:不該。
3.底:什麼,為什麼。
4.君:指劉單。
5.掃卻:畫成。掃,有一揮而就的意思。
6.赤縣:唐時京都所轄的縣稱赤縣,此指奉先縣。
7.滄洲:濱水之地,古時常用以稱隱士居住的地方。
8.此:指山水障。
9.融心神:全副身心都用進畫裡,即嘔心瀝血作畫。
10.重毫素:重視繪畫,酷愛繪畫。毫素,毛筆和素絹,都是用來繪畫的。
11.祁岳:與杜甫同時的著名畫家。《圖繪寶鑑·補遺》說他“工山水”。
12.鄭虔:杜甫好友。夏文彥圖繪寶鑑》卷二說他“善畫山水,山饒墨,樹枝老硬”。
13.筆跡:指繪畫技法。
14.楊契丹:隋朝名畫家,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八說他官至上儀同,列為“上品中”。
15.玄圃:一作“縣圃”。傳說為崑崙山巔名,乃仙人所居之處。
16.瀟湘:指湖南的瀟水、湘江,瀟水在零陵縣人湘江,合稱“瀟湘”。
17.悄然:不知不覺貌。
18.天姥:山名,在今浙江嵊州東、天台西北。杜甫早年游吳越時曾到此,《壯遊》詩有“歸帆拂天姥”之句,可證。
19.清猿:猿的叫聲淒清。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淥水蕩漾清猿啼。”
20.反思:回想。
21.蒲城:即奉賢縣舊名。因唐睿宗李旦死後葬於蒲城西城西北之橋陵,遂改名奉先。
22.元氣:生成天地萬物的原始之氣。
23.障猶濕:是說墨跡未乾。
24.真宰:指天神。
25.春還:春回大地。
26.暝:暮夜。
27.滄浪:多用於形容水包極清。
28.青溟:青色的大海。
29.欹:傾斜。
30.側:旁邊,不在中央。
31.秋毫末:指所畫岸、島等景物細緻入微。
32.湘妃:傳說中舜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舜死後,二妃痛哭。淚珠灑落在竹子上形成斑點,名湘妃竹。
33.鼓瑟:語出《楚辭·遠遊》“使湘靈鼓瑟兮”。湘靈,即湘妃。
34.劉侯:指劉單。
35.天機:猶言靈性。
36.入骨髓:是說酷愛作畫。
37.揮灑:揮筆灑墨,指作畫。
38.莫比:無人可比。
39.聰明到:猶言絕頂聰明。到,至、極。
40.心孔開:心竅機靈。
41.貌:描畫,描摹。
42.若耶溪:在今浙江紹興市南若耶山下。
43.雲門寺:臨若耶溪,風景優美。杜甫年輕時曾到此。
44.胡為:為什麼。
45.泥滓:泥垢,比喻俗世。
46.青鞋布襪:隱者所服。

白話譯文

走進劉單家廳堂,一抬眼就看見山水屏障,其楓樹之生,煙霧之起震撼人心。
劉單剛畫完了描繪奉先縣的《赤縣圖》,又乘興畫出了這幅充滿隱逸情趣的山水障子。
畫師雖然很多,但是一個好的畫師確實很難得的。
從劉單嘔心瀝血畫山水障子來看,可知他是酷愛繪畫藝術的。
劉畫水平超過了楊契丹、祁岳和鄭虔等著名畫家。
所畫山水神奇秀美,逼似玄圃和瀟湘。
看了畫中境界,不禁使自己仿佛回到早年游過的天姥山又聽到了猿猴淒清的叫聲。
回想前夜劉單作畫時大風大雨,好像是驚動了蒲城的鬼神。
剛做好的山水屏障墨跡未乾,讓人聯想到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
春天歸來,野亭外長滿了野花野草,水中的孤舟上,漁翁正趁著暮色釣魚。
水非常清澈,也非常的深,水面非常開闊,傾斜的小島上景物細緻入微。
屏障上的江岸還有竹林,沿江生長的斑竹活靈活現。
劉單天生聰慧,又非常的喜愛作畫。
現在有兩個兒子,揮筆灑墨也無人可比。
大兒子絕頂聰明,能在懸崖里畫上老樹。
小兒子心竅機靈,相貌還如同童子一般。
若耶溪,旁邊有雲門寺,風景優美。
我被劉單所畫盛景吸引,不禁心馳神往,忽有歸隱的想法。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天寶十三載(754年)。奉先縣在長安東北二百多里,縣令為杜甫妻子楊氏的族人。當時長安秋雨成災乏食,杜甫遂將妻子兒女送往奉先暫住。在那裡他認識了善畫的縣尉劉單。這首詩為題畫詩,詩人為記錄劉單父子畫山水屏的技藝和經過,使人如睹名畫,於是創作了這首詩。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首詠畫長歌的開端,確實來得突兀,令人驚奇。南宋時,楊誠齋就指出這是驚人之句。雖是驚人,但並非沒頭沒腦地虛張聲勢,而是合情合理的實敘起因。天寶十三載秋,杜甫因長安米貴,送家屬到奉先縣寄居,才有機會見到劉少府和他畫的屏障,這不但使我們知道劉少府名單,更對我們理解這開端大有好處。杜公去拜訪劉縣尉,走進他家廳堂,一抬眼就看見山水屏障。“堂上不合生楓樹,怪底江山起煙霧”,拿現在流行的術語來說,就是主人震撼人心的作品,對杜甫這個審美主體所發生的效應。這屏障一下子就能把眼力很高的杜公攝住,足見其絕非凡筆。楓樹之生,煙霧之起,又用語言畫出了畫的真實生動,使人目眩心移,驚奇讚嘆。從詩的章法看,開端這兩句,就足以籠罩全篇。
驚奇讚嘆之際,杜公自然要向主人問起屏障的來由。所以接著“聞君掃卻赤縣圖,乘興遣畫滄洲趣”。唐朝人畫畫,是不興題款的,更沒有題上“某某圖”或一段詩文,所以杜公因問而得聞。“掃卻”是落筆迅疾,足見劉少府繪事之精熟。唐人山水畫中,也就有寫實的,如杜公後來在成都所詠“蜀道地圖”。先畫赤縣圖,引起了畫興,於是“乘興遣畫滄洲趣”,這不拘泥於實景的寫意,畫家的精神自由,情趣酣暢,技巧也就能充分發揮。“滄洲趣”這三個字,實是全篇之眼,亦即主題思想之所在。謝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既歡懷祿情,復協滄洲趣。”“滄洲趣”就是與仕宦之情相對立的隱逸之趣。這首歌行寫到的三方面,一是畫家劉少府,二是他的作品山水障,三是詩人自己,這三者都由滄洲趣綰合在一起。
“畫師亦無數”以下六句,算是第二段,讚美劉少府是難得的畫家。這讚美分三層說,一層說畫師雖多,好手難遇。而你這畫使我心神俱融,足見你極重繪事,功力深厚,不愧好手。二層說當代名家祁岳、鄭虔都趕不上你。三層說即使是前代名家楊契丹,你也遠遠超過了。三層遞進,越贊越高。照張彥遠歷代名畫記》的記載,楊契丹的畫列為“上品中”,那么,劉少府就該是“上品上”了。劉少府可能就是後來代宗時被宰相元載援引的禮部郎中劉單,然至今沒有發現有關他善畫的記載。
盛讚畫家其人,接著便落實在畫上,“得非玄圃裂”以下八句,從大處著眼,寫屏障山水的奇妙入神。這畫中的山水是不可實指,難以名稱的,“得非玄圃張,無乃瀟湘翻”,於是以怪嘆的語氣喝起,崑崙山顛的玄圃是仙人所居,流向洞庭的瀟湘也是神人所在,玄圃的山分裂到畫上,瀟湘的水翻騰在畫上,這種神奇超妙可以想像而難以言傳。如果光是這樣比譬,還是虛了一點,接著進一步坐實:“悄然坐我天姥下,耳邊似已聞清猿”。詩人這一坐進去,令人有了恍如眼前的感覺。宋時黃山谷就化用此意,寫了一首題畫詩:“惠崇煙雨歸雁,坐我瀟湘洞庭。欲煥扁舟歸去,故人言是丹青。”畫的神妙,形容到此地步,也算到頂了。殊不知到頂還要上天“及思前夜風雨急,乃是蒲城鬼神入,元氣淋漓障猶濕,真宰抗訴天應泣”。畫能移人還不箅,更神奇到足以驚天地、泣鬼神,而且借用本地風雨,說得煞有介事,活龍活現。於此,我們不得不驚嘆杜公詩思之瑰奇,這樣寫法也沾溉後人不淺。李賀的《李憑箜篌引》“夢入神山教神嫗……石破天驚逗秋雨”,便是從此化出。如此的浪漫誇張,之所以令人神往,在於“元氣淋漓障猶濕”,畫上水墨的渲淡變幻便是它生髮的實處。
杜公不愧是卓越的鑑賞家,他不但能深賞畫趣,深通畫理,而且還深知畫法。上面八句勾出了全幅屏障的大勢“野亭春還雜花遠”以下六句,便描繪了畫中的細節,這樣的順序,也是和一幅山水的創作過程是一致的。“野亭春還雜花遠”,是陸地近景,“漁翁瞑踏孤舟立”,是水中近景,“滄浪水深青溟闊”是水的中遠景,“欹岸側島秋毫末”是水邊遠景,“不見湘妃鼓瑟時,至今斑竹臨江活”,又是水邊的近景。能辨清竹子的種屬,必須是畫的下方近處。這六句寫法之妙,不僅看出山水的迴環交錯,近細遠略,而且還使我們仿佛隨著杜公仔細觀賞時視點的轉移。
“劉侯天機精”以下至篇末,猶如作畫最後收拾點綴,毫髮無憾,總束全篇。“劉侯天機精,愛畫入骨髓”,照應前面“知君重毫素”,說劉天資穎異,又喜愛繪事至於刻骨淪髓,工力之深,不言而喻,這就點明了他的畫出神入化的原因。“兩兒郎”六句,人與畫同時補收,俱臻完美。一位藝高當代的畫家還有兩兒克紹箕裘,一幅神奇的山水屏障添上老樹山僧和童子麗更饒情趣,都使人心悅意快,筆鋒一轉,說到詩人自己。“若耶溪,雲門寺,吾獨胡為在泥滓,青鞋布襪從此始。”這看起來,似乎收得太突然,前代評家們都說到這點,但未說出所以然。其實,只要明白杜公通篇都沒有離開畫面,也就不會感到突然了。
全詩或虛或實,波瀾層出,生動傳神,筆力飽滿,脈絡分明,實為古代題畫詩中的珍品。

名家點評

宋代許彥周《詩話》:“畫山水詩,少陵數首,無人可繼者……苕溪漁隱曰:少陵題畫山水數詩,其間古風二篇尤為超絕。荊公、東坡二詩悉錄於左,時時喔之,以快滯懣。”
宋代黃徹鞏溪詩話》:“反思前夜風雨急,乃是蒲城鬼神入。元氣淋漓障猶濕,真宰七訴天應泣。”……此皆窮本探妙,超出準繩處,不特狀寫景物也。
宋代楊萬里誠齋詩話》:詩有驚人句。杜《山水障》:“堂上不合生楓樹,怪底江山起煙霧”,又“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
明代鐘惺《唐詩歸》:鐘云:唐突得妙。鐘云:追寫冥理,疑畏交集。鐘雲;從何處插入。
明代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起便見畫得妙,“得非”“無乃”“悄然”“已似”並“裂”字、“翻”字,便入畫妙;“野亭春還”四句,描寫興致;“若耶”“雲門”,見畫中景象仿佛。徐中行曰:亦奇,亦脫,是何等氣韻生動,摹擬逼真!蔣一梅曰:信口拈來都妙,自有畫意。末,動人謀隱之思。周啟琦曰:詩成畫外之意,畫寫意外之情:妙得詩畫三昧。
明代王嗣奭杜臆》:畫有六法,“氣韻生動”第一,“骨法用筆”次之。社以畫法為詩法,通篇字字跳躍,天機盎然,見其氣韻。乃“堂上不合生楓樹”,突然而起,從天而下;已而忽入“前夜風雨急”,已而忽入“兩兒揮灑”,突兀頓拌,不知所自來,見其骨法,至末因“貌山僧”,轉“雲門若耶”、“青鞋布襪”,闋然而止,總得畫法經營位置之妙。而篇中最得畫家三昧,尤在“元氣淋漓障猶濕”一語。試一想像,此畫至今在目,真是下筆有神;而詩中之畫,令顧、陸奔走筆端。
清代何焯義門讀書記》:是“新畫”。皆有“新”字在。大概寫。跌斷,插人四句。新障變化曲折,並奉先少府亦不漏略。言其明。言其暗。言其平。言其側。“野亭”以下六句細寫,逐層不亂。帶敘。畫其高處。畫其下處。四句又將大處細景補出。暗應“新”字結。
清代張謙宜《繭齋詩談》:中間“反思前夜風雨急”四句,向筆墨通神處一襯,將前後實寫底俱映得靈異深沉,此以虛運實之妙。
清代乾隆皇帝唐宋詩醇》:起處飛騰而入,末則餘波綿邈,中間忽然頓挫,刻意奇警,與李白《同族弟燭照山水畫壁歌》用意正同而各極其妙。
清代沈德潛唐詩別裁》:驚風雨、泣鬼神意,寫來怪怪奇奇,不顧俗眼。見畫時思游名山,神遊題外(末句下)。題畫詩開出異境,後人往往宗之。
清代楊倫杜詩鏡銓》:突兀。張上若云:以畫作真,落想甚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詩亦若有神助。邵子湘云:忽接景語,妙。指點極縹渺。結到移情處,宛入真境,神遊題外,尤覺去路邈然。字字飛騰跳躍,篇中無數山水境地人物,縱橫出沒,幾莫測其端倪。
清代葉矯然《龍性堂詩話初集》:“滄浪水深青溟闊,攲岸側島秋毫末。不見湘妃鼓瑟時,至今斑竹臨江活”等句,筆底煙雲,透出紙背,無能繼者。
清代方東樹昭昧詹言》:章法作用,奇怪神妙,此為第一,韓、蘇以下無之。起突寫二句,妙。下始接敘畫,已奇矣。“畫師”以下,接敘人,作兩層跌入。“得非玄圃”數句,又接寫畫,乃遙接“煙霧”句下也,卻隔兩段。“耳邊”句,隨手於議寫中起棱,“反思”四句棱汁。“野亭”六句又接寫畫,乃遙接“聞猿”句下也,卻隔一段。“不見”二句,又於寫中起棱。“劉侯”一段鋪敘,乃接“楊契丹”句下也。每接不測,奇幻無倫。“若耶”四句,另一意作結,乃是興也,遠情闊韻。
清代施補華《峴傭說詩》:起手用突兀之筆,中段用翻騰之筆,收處用逸宕之筆,突兀則氣勢壯,翻騰則波瀾闊,逸宕則神韻遠:諸法備矣。須細細揣摩。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