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獨者

失獨者

失獨者是指失去獨生子女的父母,大多50歲以上,很難再生養孩子。在中國,失獨家庭每年以7.6萬的速度增長,正在成為一個日益龐大的群體。“三無”老人的概念就是沒有勞動能力、沒有生活來源,特別是沒有法定義務贍養人”。白髮人送黑髮人,遭遇滅頂之災的不幸;大多經歷過上世紀50年代的經濟困難、60年代的“文革”浩劫、70年代的上山下鄉、80年代的一胎限制、90年代的分流下崗。在積極回響“只生一個好”的計生國策後,唯一的孩子卻不幸離世;人生已然從主流中掉隊,老無所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失獨者
  • 含義:失去獨生子女的父母
  • 影響:父母容易陷入自行封閉
  • 增長速度:每年 7.6萬個失獨家庭
總量,影響,現狀,養老,願望,衛計委回應,

總量

2011年,中國全國總人口約為134735萬人,此前抽樣調查則顯示,2009年中國15~19歲年輕人約占總人口的 7.17%,20~24歲的年輕人約占總人口的7.52%,25歲~29歲的年輕人約占總人口的6.48%,軍隊中獨生子女率已經不低於70%,作戰部隊則超過80%。如果按照軍隊的樣本來估計,中國15歲至30歲的獨生子女總人數至少有1.9億人。
失獨者失獨者
另根據衛生部發布的《2010中國衛生統計年鑑》所顯示的該年齡段人口疾病死亡率來推算,15歲至30歲年齡段的死亡率至少為40人/10萬人,由此估計,截至2012年,中國每年 15~30歲獨生子女死亡人數至少7.6萬人,由此帶來的是每年約7.6萬個家庭的分崩離析。

影響

獨生子女去世後,父母容易陷入自行封閉,精神瀕臨崩潰;而子女傷殘的家庭則容易陷入經濟困境。經調查,因子女傷殘求醫治病而導致家庭返貧的占到50%以上。同時,他們的養老也是難題,因為現有的養老院、敬老院絕大多數屬私營且收費昂貴。

現狀

中國全國政協的調查顯示,失獨老人中50%的人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疾病;患癌症、癱瘓等重大疾病的有15%;60%以上患有抑鬱症,其中一半以上曾有過自殺傾向;因家庭發生重大變故,50%的“失獨”家庭經濟困難,月收入在1200元以下;20%的“失獨”家庭靠低保生活。失去孩子後,失獨老人們變成了游離在社會外的“特殊群體”。害怕與人溝通、神經變得脆弱而敏感,工作也難以為繼。而中國還沒有從國家層面建立對失獨老人的撫恤、養老、意外傷害和醫療保險等專項安撫制度。
失獨者失獨者
失獨家庭被喻為“風險家庭”,獨生子女的失去,對家庭的打擊可以說是毀滅性的。失去獨生子女後,老人們便缺乏心靈寄託,抑鬱自閉、精神壓力加劇就會接踵而至,害怕與人溝通,神經變得脆弱而敏感,工作生活受嚴重影響,甚至難以為繼。失去目標和理想的失獨老人也便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養老

2012年9月20日,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表示,民政部門將統籌研究失獨家庭養老問題,可拿“三無”老人做參照,當前“三無”老人、農村“五保”老人均由政府供養。採取分散與集中的方式解決這部分人的生活。失獨家庭的老人可參照解決一些問題。

願望

失獨者的普遍願望是成立專門收治失獨者的養老院。他們是特殊的群體,既是醫生,又是病人,他們希望可以團結起來,共同面對生活的困境。
失獨老人的訴求則是,希望得到相應的經濟補償;由政府給失獨者提供集中的廉租社區;相關部門出台相應的制度和法規,明確管理失獨群體的機構,讓失獨者知道出了問題該去找誰。

衛計委回應

2014年4月21日,來自全國的240餘名失獨父母代表進京,向國家衛生和計畫生育委員會諮詢政策、表達訴求。2014年4月25日,衛計委發布答覆意見書,針對失獨者提出“給予獨生子女死亡家庭國家行政補償”的要求,答覆意見書中稱“對獨生子女死亡家庭給予國家行政補償沒有法律依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