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大鯢

太平洋大鯢

太平洋大鯢(學名:Dicamptodon tenebrosus)是分布於北美西部的大型蠑螈,最大可長到30厘米。肋骨間溝不顯著,皮膚光滑,頭大,大理石花紋。它的頭寬大而扁平,表面有明顯的疣狀粒。眼小,位於頭背,無眼瞼,這是長期適應水下生活而退化的結果。弧形的口裂十分寬大,上下頜具多數大小相似的細齒,有利於取食。體軀寬扁而壯實。側扁的尾部很長,為體長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尾的上下有鰭狀物。有幼體性熟的現象。成熟的太平洋大鯢是少數有發聲能力的蠑螈。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太平洋大鯢
  • 拉丁學名:Dicamptodon tenebrosus
  • 別稱:太平洋娃娃魚、陸巨螈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兩棲綱
  • 有尾目
  • 陸巨螈科
  • 命名時間:Baird and Girard, 1852
  • 英文名稱:Pacific Giant Salamander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太平洋大鯢全長可達30厘米,是北美最大的陸地鯢。頭部和四肢健壯結實,尾巴扁平,身體的底色是黑褐色,覆蓋淺棕色斑點與黑色細粒或大理石花紋。腹部為白色至淺灰色。皮膚肋間溝不顯著。陸棲;有的種類有幼體性熟現象,即終生保持幼體形態。產卵於靜水中。終生有發達的尾,尾褶較為厚實。皮膚光滑無鱗,表皮角質層薄並定期蛻皮。眼小,無鼓室和鼓膜;舌橢圓形,舌端不完全游離,不能外翻攝食;兩頜周緣有細齒;有犁骨齒。椎體後凹型。具外鰓,犁骨齒停滯在幼體期齒列形狀等,而繁殖方面已達到性成熟,稱童體型或幼態持續型。
太平洋大鯢太平洋大鯢

棲息環境

棲息于山區的溪流之中,在水質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並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成體棲息於潮濕環境,陸棲一般在水流湍急,水質清涼,水草茂盛,石縫和岩洞多的山間溪流、河流和湖泊之中,有時也在岸上樹根系間或倒伏的樹幹上活動,並選擇有回流的灘口處的洞穴內棲息,每個洞穴一般僅有一條。洞的深淺不一,洞口比其身體稍大,洞內寬敞,有容其迴旋的足夠空間,洞底較為平坦或有細沙。

生活習性

幼體用的是鰓呼吸,長大後用肺呼吸。。以節肢動物、螺類、小魚、蝌蚪和幼蛙為食。視覺差,捕食主要憑嗅覺或側線,一般靜等。成體往往留在森林的地面上,常在雨夜在覓食的,有時發現雨夜橫過道路。也通常出現在溪流附近的岩石下,有時白天在溪流中爬行。
白天常藏匿於洞穴內,頭多向外,便於隨時行動,捕食和避敵,遇驚擾則迅速離洞向深水中游去。傍晚和夜間出來活動和捕食,游泳時四肢緊貼腹部,靠擺動尾部和軀體拍水前進。它在捕食的時候很兇猛,常守候在灘口亂石間,發現獵物經過時,突然張開大嘴囫圇吞下,再送到胃裡慢慢消化,所以有些地方的歇後語說:“娃娃魚坐灘口,喜吃自來食”即指此而言。成體的食量很大,食物包括魚、蛙、蟹、蛇、蝦、蚯蚓及水生昆蟲等,有時還吃小鳥和鼠類。有趣的是,它還善於“用計”捕捉一種隱藏在溪中石縫裡的石蟹,利用石蟹兩隻大螯鉗住東西便不輕易鬆開的特點,將自己帶有腥味分泌物的尾巴尖伸到石縫之中,誘使石蟹用螯來鉗。一旦發現石蟹“中計”,便立即將其順勢拉出。
由於新陳代謝緩慢,食物缺少時其耐飢能力很強,有時甚至2—3年不進食都不會餓死。9—10月活動逐漸減少,冬季則深居於洞穴或深水中的大石塊下冬眠,一般長達6個月,直到翌年3月開始活動。不過它入眠不深,受驚時仍能爬動。肢、尾殘損後可再生。

分布範圍

分布於加拿大和美國,從北美西部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南部(奇利韋克河)向南,經華盛頓西部和俄勒岡州西部及加利福尼亞州西北部。
太平洋大鯢(分布圖)太平洋大鯢(分布圖)

繁殖方式

雄性無交配器,體外或體內受精。求偶時皮膚腺或泄殖腔腺分泌特殊氣體可識別同類。多為卵生,少數卵胎生,以適應激流環境。幼體水棲,有3對羽狀外鰓,2~3齡開始不明顯的變態,外鰓消失、鰓裂封閉和頸褶形成。在水流淹沒的岩石或木頭底部產孵,繁殖期是每年的六月和七月。每次產83至146個枚卵。幼體要經過18 - 24個月的孵化,根據環境條件和水流的狀況。有些幼蟲三年都不孵化。一般在雨季期間亞成體會在棲息地周圍活動。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4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