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安鎮(重慶潼南區太安鎮)

太安鎮(重慶潼南區太安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太安鎮,城鎮名稱,在中國共有四座城鎮是叫這個名字,分別是重慶潼南區太安鎮、重慶市萬州區太安鎮、陝西省宜君縣太安鎮、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太安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太安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重慶市潼南區
  • 面積:60.81平方千米 
  • 人口: 26060人(2017) 
  • 機場:重慶江北國際機場
  • 火車站潼南站
鄉鎮簡介,社會,名稱來歷,主要領導,區域位置,優勢之處,發展情況,特色經濟,行政區劃,城鎮建設,

鄉鎮簡介

重慶市潼南縣太安鎮是重慶市經濟百強鎮,重慶市筍竹之鄉,西南地區最大的魚苗繁殖基地,“太安魚”更是中外馳名。全鎮人口26060人(2017),企業50餘家,蔬菜、筍竹、蠶桑、漁業養殖是四大農業支柱產業。區位優勢明顯,地處成渝接合部,距縣城12公里。水陸交通便捷,瓊江河彎延而過,省道205線貫穿全境,距國道319線和渝遂高速公路入口6公里,距渝遂高速鐵路12公里。
太安鎮轄12個村,1個居委會,84個合作社,轄區總面積60.81平方千米。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注重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轉變政府職能,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小城鎮建設,實施場鎮帶動戰略,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初步形成了製造業、餐飲服務、水產養殖三大主導產業。國內生產總值達1.6億元,財政收入達332萬元,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224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742元。

社會

城鎮基礎設施完備。城市化水平達20%。建成了日總供水量達2060噸的自來水廠2個。有集貿市場2個,有初級中學2所,中心國小2所,村級國小15所,幼稚園18所。醫療事業健全,有初級衛生院1座,計生服務站1個,各村、居委會均設有村級衛生站。有文化站1個,電影院1個,敬老院1個,老年活動中心1個。程控交換機容量達5000門。有郵政代辦點1個,農村信用網點1個。
太安鎮太安鎮

名稱來歷

----清宣統時建場,因有灘石壩命名灘石場.
----1940年更名泰安鎮,取“國泰民安”之意
----1951年建太安鄉
----1993年撤鄉並鎮後將原太安鄉和前進鄉合併成太安鎮

主要領導

鎮黨委書記 李強
鎮人民政府鎮長 曾先進

區域位置

太安鎮位於潼南縣城西南14公里,瓊江河和205省道貫穿全境,與梓潼鎮永勝鎮塘壩鎮柏梓鎮、田家鄉接壤。
太安鎮地圖

優勢之處

區位優勢突出。是遂渝高速公路、遂渝高速鐵路的出入口。省道205線穿過境內達17公里,是連線重慶、成都的重要幹道,距國道319線僅2公里,距縣城僅14公里。有縣級公路一條,連通田家、龍項、永勝、別口四個鄉鎮,輻射帶動能力強。
產業優勢明顯。形成了製造業、餐飲服務、水產養殖三大主導產業。“太安魚”名吃更是遍布在全國各大城市,並已走向香港、美國、新加坡、泰國等國家和地區。漁業養殖繁榮,利用瓊江河水資源豐富的優勢,年養殖成魚達1750噸,養殖魚苗達2.5億尾,遠銷四川、貴州、雲南、湖南、湖北等地。形成了以明宇絹紡公司、瑞成銅業公司等支柱企業為主的工業園區雛形。利用瓊江河水勢平緩的特點,著手實施和發展旅遊觀光農業。
資源優勢顯著。鎮內水資源十分豐富,瓊江迂穿越過境達22公里。水勢平緩,常年蓄水充足。勞動力資源富足,素質較高,全鎮有勞動力17246個。農副產品豐富,無公害蔬菜生產面積達3000畝,越南巨竹種植面積達2000畝。優質水稻種植面積達21000畝,優質玉米種植面積達5400畝,優質油綠豆種植面積達6000畝,是全縣農業科技試驗示範基地。

發展情況

發展環境寬鬆。場鎮建有自來水廠兩個,開通了民用天然氣,全鎮實現了村村通程控電話、村村通光纖電視、村村通公路,對農村電網進行了全面改造。軟環境明顯改善,全鎮各級領導幹部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切實改進了工作作風,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制定了發展優惠政策,對投資特殊問題實行特事特辦,是商賈能人投資發展、大展宏圖的黃金寶地。
太安鎮太安鎮

特色經濟

一、巨竹
太安現種植巨竹面積達5000畝,每年主食用性竹筍7500噸,建材用巨竹6000方。由於太安土質、氣候特殊,所產巨竹筍呈玉白色,纖維少,脆嫩適口,炒食、燉食、涼拌等多種食法皆益。成竹質地堅硬,體大面長,柔韌性強,可廣泛用於建築材料,也可進行深加工,生產地板,提取飲料性汁液等,還可作為竹雕、竹質家俱加工的上乘原料。
二、魚類產品
太安河流資源豐富,水質無污染,網箱養魚和稻田養魚已成為傳統農業項目之一,平均每年產優質鰱魚1000噸,草魚500噸,鯽魚100噸,主要銷往重慶、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市。 太安還建成千畝魚苗基地,每年出產各種魚苗1.5億尾,品種繁多。同時,太安已組建了一支“魚類運輸隊”,專門運輸成魚和魚苗,設備齊全,服務態度好,以解決客戶魚類運輸困難的問題。
三、乾果產品
太安鎮內廣泛培植核桃等乾果類果林。 此外,太安還大量出產優撫油綠豆、“黑珍珠”玉米、西瓜、梨、板栗、柚子、矮株蜜梨等農作物。 近年來,太安鎮正在大力推行“公司+農戶”型的訂單農業,客商可以以契約的方式直接與農戶聯繫,也可以與政府簽契約,由政府負責品種推廣、統一收購、統一管理。
四、蘑菇產業
2005年,太安開始在公路沿線各村大力發展蘑菇產業。2007年,潼南縣在古溪、太安、桂林等地安排了4000平方米的蘑菇生產試驗示範,積極帶動全縣蘑菇生產的發展。
五、蔬菜基地
太安鎮罐壩村是我縣繼桂林、柏梓、新勝、上和、玉溪、崇龕之後,第7個市級認證的蔬菜基地。該基地位於太安鎮中心位置,距縣城22公里,海拔260米左右,屬於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瓊江貫穿全境,以紫色沖積土壤為主,植被覆蓋率達到25%,無工礦企業、三廢污染。主要生產大棚辣椒、菜用玉米、冬瓜、番茄、大蔥、黃瓜、甘藍、蘿蔔等品種蔬菜,生產過程按照無公害蔬菜生產操作規程進行,所生產的產品主要銷往重慶、遂寧、內江、成都、綿陽等地,基地內主要是以業主規模化生產為主,散戶菜農生產為輔。
太安鎮太安鎮

行政區劃

灘石村 芋荷村 頭灘村 黃連村 銅鼓村 廳房村 魚濺村 罐壩村 塔溝村 五根村 平橋村 黑灣村 三幢村 蛇形村 河邊村

城鎮建設

一是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2006年全縣地區內生產總值達到63.6億元,地方預算內財政收入達到1.69億元,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0.4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22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8834元和3199元。全縣產業結構得到了較好調整,在一產業的結構調整上,糧豬型二元結構得到改變,無公害蔬菜和特色農、林、牧、漁業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和農業綜合開發成為農業結構調整的帶動力量,蔬菜、糧油生豬筍竹四大農業主導產業基本形成,特別是無公害蔬菜實現規模化發展,已建成無公害蔬菜基地7萬畝,蔬菜複種面積達45萬畝,被評為全國無公害農產品(蔬菜)優秀生產示範縣。在二產業的結構變化上,規模以上企業逐步成為工業經濟的主導力量,化工、農副產品加工、機械製造業逐步成為主導產業,30戶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總產值淨增9.3億元。在三產業的結構變化上,現代行銷方式和新型商業業態不斷湧現,以文化、餐飲、服裝和小商品為主的特色街日趨繁榮,以綜合市場、特色市場、特色街為主的市場流通體系不斷完善,以革命傳統教育與歷史建築藝術、石刻藝術與宗教文化、現代農業與生態觀光為主的旅遊資源得到逐步開發。全縣三次產業結構比調整為25.4:30.8:43.8,不僅使二三產業比重提高了6.2個百分點,而且實現了二產超一產,形成了“三二一”的產業發展新格局。全縣經濟發展逐步步入到既重經濟體量、又重結構變化,既有發展速度、又有運行質量的軌道。二是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強力推進“工業強縣”戰略,重慶潼南工業園區、江北化工產業發展區逐步形成企業集群。2006年全縣工業總產值達到43.1億元,同比增長28%;實現工業增加值13.7億元,同比增長24%,拉動地區內生產總值1.5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1.5%,比去年提高了3.4個百分點,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進一步凸顯。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到4.5億元,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148.4%。萬利來化工等4戶企業實現產值過億元。以簡氏紙業、康河食品、三鑫林業、盈裕絲綢等為龍頭的農業產業化經營大力推進,5家農產品加工企業成為市級龍頭企業。
太安鎮太安鎮
三是城鎮面貌煥然一新。縣城東下北移戰略得到了實施,“一江兩岸三大片”建設有序推進,縣城區面積擴大5平方公里,達到13平方公里,改變了舊城“七十(其實)一條街”的面貌。全縣城鎮化率達到29.3%,城市規劃區面積達到128平方公里,城市建設規劃實現全覆蓋。城市多維配套功能正在逐步完善,縣城生活垃圾處理場動工建設,完成了奮進廣場、三角廣場、濱江公園、二水廠、潼南一中等一批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管理得到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加大,“愛我潼城,潔淨家園”活動深入開展,城市燈飾工程堅持實施,城市綠化度、美化度和亮化度不斷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環境正在逐步改善。潼南這座正在建設中的山水園林相輝映、舊城提升與新城拓展相匹配的中等城市,行將展示出新的英姿和獨特魅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