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楔葉

太原楔葉是一種植物,初生木質部較小,三角形,三邊略內凹,三條臂向頂端逐漸變窄。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太原楔葉
  • :楔葉目
  • :楔葉屬
  • 時代產地:山西太原西山煤田太原組7號煤層
簡介,形態描述,比較研究,時代產地,

簡介

中 文 名 :太原楔葉(新種)
科名信息:Sphenophyllaes,楔葉目
屬名信息:Sphenophyllum,楔葉屬
文獻描述:1995 Sphenophyllum cf. plurifoliatum,Li and Cui, p.52 1996 Sphenophyllum plurifoliatum, Tian et al., pl.2, fig.7

形態描述

楔葉植物莖和根。初生木質部中央的管胞較大,向三條臂的頂端逐漸變小。次生木質部較發育,束間次生木質部管胞不沿弦向排列成行。管胞腔內常具菌類(?)。栓內層厚度不均勻,細胞形狀變化大。所見標本最大直徑可達3 mm左右。初生木質部小,三角形,三邊略內凹,三條臂向頂端逐漸變窄。初生木質部直徑(由一條邊的中央量至對應的頂角)最大也只有0.5mm。中央的管胞較大,可達0.07-0.08mm,向三條臂的頂端逐漸變小。大的後生木質部管胞縱向壁具多列具緣紋孔。次生木質部較發育,厚可達12個管胞。初生木質部與次生木質部之間未見小的薄壁細胞。對著原生木質部的次生木質部管胞小,多呈徑向伸長的矩形(具圓角),多達12列,呈扇形。對著後生木質部的次生木質部管胞大,方形或矩形,具圓角,大小可達0.01-0.02mm,沿徑向排列成縱列,但不排成明顯的弦向橫行。但在初生木質部很小的莖,對著原生木質部與對著後生木質部的次生木質部管胞大小差別不明顯。有些管胞腔內具一種多孔狀構造,孔多呈近圓形,大小多為0.08-0.012mm,可能為菌類。韌皮部較發育,有時厚可達0.2mm,其細胞在橫切面上呈扁狀,在縱切面上呈長形。周皮發育,栓內層厚度變化大,由壁薄的細胞構成,橫切面上細胞形狀變化大:徑向伸長的柵欄狀、近等徑、弦向伸長的扁狀等。在栓內層厚度較大的地方,栓內層細胞多為前兩種形狀,而且較大,可達0.07×0.13mm。而在栓內層厚度較小的地方,栓內層細胞多為弦向伸長的扁狀,而且較小。木栓層細胞覆瓦狀排列,扁。皮層細胞近圓形,直徑約0.07mm。表皮下的1-2層細胞小,直徑約0.03-0.06mm,具黑色內含物。表皮細胞小,近等徑,直徑0.03-0.05mm。

比較研究

當前標本的初生木質部三角形,三邊略內凹,三條臂向頂端逐漸變窄,中央的管胞較大,向三條臂的頂端逐漸變小等特徵與法國的3個種、Sph. plurifoliatum和Sph. multirame等一致。但當前標本的初生木質部小,而且對著後生木質部的次生木質部管胞不沿弦向排列成橫行。上述幾個種的對著後生木質部的次生木質部管胞一般沿弦向排列成橫行,而且靠近後生木質部的幾行往往內凹,與內凹的初生木質部邊相對應。當前標本具有厚度不均勻的栓內層,而且栓內層細胞形態變化大,在其它種未見。Koopmans(1928)所描述的Sph. minus也具小的初生木質部,但它未保存皮層和周皮等構造,與當前標本無法進行深入對比。

時代產地

山西太原西山煤田太原組7號煤層煤核;早二疊世早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