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倉南園

太倉南園

南園,位於江蘇省太倉市市區。建於明萬曆年間,當朝宰相王文肅(字錫爵)營建,占地三十餘畝。主要建有“繡雪堂”、“潭影軒”、“香濤閣”諸勝,是王宰相處理政務和種梅養菊之處,太倉民間亦稱“太師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倉南園
  • 所屬區域:中國江蘇
  • 門票:25元
  • 開放時間:07:30—17:00
  • 景區級別:AAA
簡介,歷史沿革,建築風格,旅遊指南,香濤閣,門樓,繡雪堂,寒碧舫,知津橋,井亭,

簡介

南園建於明朝萬曆年,當時宰相王文肅(字錫爵)建,占地三十餘畝。主要建築有“繡雪堂”、“潭影軒”、“香濤閣”諸勝,是王宰相處理政務和種梅養菊之處。
清初,文肅之孫畫家王時敏與疊山大師張南垣合作增拓,有二峰名“簪雲”、“侍兒”,系自“弇山園”移至,乾隆時荒蕪,嘉慶、道光年間重建,同治時又修,後漸破舊,日軍侵華又一次受到破壞,至大躍進前園廢。
1998年8月開始,按原照片、原圖紙進行設計、規劃,將街坊改造中有歷史價值的十餘棟古建築,遷建至南園(投資逾1067萬元),逐步給予恢復。目前己恢復了“門樓”、“繡雪堂”、“香濤閣”、“大還閣”、“鶴梅仙館”、“寒碧舫”、“潭影軒”和“長廊”等十八處景點。

歷史沿革

南園為太倉明代萬曆年間首輔王錫爵賞梅種菊處,距今四百多年歷史。王錫爵於明萬曆年間始建,其孫大畫家王時敏又加以拓建,原來的南園占地三十餘畝,為清代以來吾邑園林之首。清初,文肅之孫畫家王時敏與疊山大師張南垣合作增拓,有二峰名"簪雲"、"侍兒",系自“弇山園”移至,乾隆時荒蕪,嘉慶、道光年間重建,同治時又修,後漸破舊。抗戰時毀損於日寇的炸彈,解放後一度被闢為苗圃。改革開放後,曾被深圳一家公司相中,買去後準備開發房地產,後經有識之士呼籲,市政府出面重金收回,並決定恢復南園。1998年,在省文管會、蘇州市園林局幫助下,按原照片、原圖紙進行設計、規劃,逐步給以恢復。

建築風格

目前為止已恢復了“門樓”、“繡雪堂”、“香濤閣”、“大還閣”、“鶴梅仙館”、“寒碧舫”、“潭影軒”和“長廊”等十八處景點。
重建後的南園占地五十多畝,門樓為典型的明式風格。乃卷棚歇山頂,飛檐斗拱,甚為古樸。其懸掛的匾額“南園”兩字系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手筆。董其昌與王時敏乃同道好友,兩人過往甚密,他對南園景色讚不絕口。大門口的兩塊抱鼓石仿南園舊物而制。大門兩側的漏窗(俗稱花牆洞),選用了書卷、畫幅、棋盤、古琴等物,寓意琴、棋、書、畫之意,體現了園主的藝術旨趣。
城市山林,綠葉紅花,泉石清流,已超越了自我和物慾--人與自然的和諧。古人所追求的理想居住環境是人類發展的永恆課題,永恆的才是最有價值的。

旅遊指南

香濤閣

又名台光閣,是一幢兩層樓的亭式建築。所謂香濤閣,通俗解之乃梅花暗香處,試想,暗香如濤,其梅花之盛,可見一斑。香濤閣建在南園最高處,居高賞梅,別有情趣。現在的香濤閣所在的土坡,是老城牆位置,為元代張士誠拆常熟支塘城建太倉城的舊址。解放後此處一度為部隊與民兵的打靶場。香濤閣由江蘇省文管會著名古建築專家戚工設計,完全仿明代建築風格。此閣聳立坡上,紅柱朱梁,風鈴叮咚,掩映於綠樹叢中。登樓,可俯視全園景色。坡下望之,有一種古色古香的感覺,也是攝影留念的好鏡頭。
太倉南園

門樓

此樓利用了北門街清乾隆年間的蔣廳的木料所建,給人雄壯氣派的舒暢感。進門樓內院牆上“素芬自遠”四字乃明代大才子文徵明手跡。地面用卵石與缸甏碎片砌成,拼成梅花型圖案,這種稱之為“花街鋪地”的地坪,屬就地取材,化廢為寶的一種,其地坪花紋往往反映出主人的文化素養與審美情趣,乃江南園林的特色之一。院內的一棵櫸樹有 200 年樹齡。門樓西側漏窗內一棵黃楊亦有 200 年以上樹齡,其樹梢枝叉正好探出牆院,給人滿園春色關不住的感覺。

繡雪堂

曾為南園主建築之一。其匾額為明代文壇後七子領袖、本邑王世貞手筆。當年著名書畫家松江的董其昌、陳繼儒曾於明元啟七年( 1627 )來南園雅集,在繡雪堂上飲酒彈琴,繪畫吟詩。董其昌還在牆壁上題了“話雨”墨寶,後刻石立碑。順治三年,( 1647 )王時敏邀請吳梅村、白在湄等名流在此彈奏琵琶,敘述亂難,相對哽咽。重建的繡雪堂主要利用了武陵街上鴛鴦廳的拆遷木料,移建至南園的。鴛鴦廳建於明末清初,該廳原為王時敏的第二個兒子王揆宅中的花廳。王揆為“婁東十才子之一”,此廳後歸抗倭名將俞大猷後裔所有。再後來成為俞姓的宅第廳堂,稱為求世堂。俞家在太倉也屬名門望族,可說人才輩出,其主人俞棣雲,曾任上海電報學堂總辦,是我國電報事業的先驅之一,為我國早期電報事業的發展,培養了很多後繼。他的兩子兩女都學有專長,在我國的教育、醫學、新聞事業中作出過貢獻。
俞棣雲長子俞鳳賓,為醫學博士。他曾與醫學界同道發起成立了中國醫學界第一個學術團體中華醫學會,並出任會長,還兼任過《中華醫學雜誌》主編,留下了多本醫學專著。俞鳳賓其弟俞頌華曾留學日本,後長期從事新聞工作,曾與瞿秋白等赴蘇聯採訪,是我國少數見到過列寧、莫洛托夫等蘇聯領袖的新聞工作者。還曾赴延安採訪過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采寫了大量有歷史價值的新聞報導,是我國早期新聞界傑出的代表之一,被黃炎培譽為“新聞界的釋迦牟尼”。小妹俞慶棠曾留學美國,是我國成人教育的先驅,民眾教育的保姆。曾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任職。解放後出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司長,可惜,因過份操勞而腦溢血病故。她病故後,鄧穎超、郭沫若等都發來唁電,表示哀悼。俞氏一門能出如此傑出人才,實屬不易。今把俞氏鴛鴦廳,亦即王錫爵後人的建築,移建到南園,改為繡雪堂,既是對文物的一種保護辦法,而且還有文物意義與紀念意義。
關於鴛鴦廳,有人以為是堂名,這是不熟悉我國古典園林建築知識之故。其實所謂的鴛鴦廳,只是一種建築結構而已。這是江南廳堂建築的一種特色風格,其房梁是對稱結構的,外觀為一大廳,實則為南北兩廳相連合一,故俗稱鴛鴦廳,通常廳內用屏風或地罩、紗隔將廳分為前後兩部分,其梁架一面用扁作,另一面用圓作,有似兩進廳、堂合併而成。這種建築結構的好處是:南半部宜於冬春,北半部宜於夏秋。像蘇州獅子林的燕譽堂、留園的林泉耆碩之館, 直葉聖陶辦學舊廳也屬同一類建築風格。這類建築有的民間俗稱其為鴛鴦廳,傳的時間長了,常常就此以訛傳訛。站在鴛鴦廳內,抬頭可見山牆頂端梁構處的抱梁雲與山霧雲,這種立體狀的木刻雕花極為精細,也極為美觀,一看便知乃出自香山幫匠人的特殊工藝。

寒碧舫

南園本來就有之。其匾額系明末清初本邑著名大詩人吳梅村的手跡。寒碧舫俗稱“旱船”,文人雅士稱其為“不繫舟”或“舟而不游軒”。此乃中國古典園林的特色之一。北京的頤和園就有不繫舟。嘉定的古猗園有“舟而不游軒”,還有像蘇州拙政園的香洲、蘇州怡園的畫舫齋等都屬這種船形建築。我市清代的河南巡撫錢鼎銘的錢家花園亦有這種旱船。在今公安局院內的錢家花園舊址依然能見到保存完好的旱船。旱船一般臨水而建,一半水中,一半岸上,上半部三面臨水,如不建在水邊的則稱為船廳。船身為石制,船艙為木製,旱船通常分前、中、後三段。臨水部分無遮無棚,便於在此賞荷賞魚賞月,或飲酒撫琴。尾艙為兩層樓建築,中艙即便雨雪天也可賞雨賞雪,聽雨聽雪。
寒碧舫的式樣與南京瞻園的不繫舟相仿,臨水石舫船面還有兩根石制系纜樁。使其更逼真。在寒碧舫登樓,既可近賞梅花遠賞石,秋末還能留得殘荷聽雨聲,別有一番雅趣古趣。特別是寒碧舫北側臨水假山處有一棵造型古樸優雅的百年古黃楊,更添寒碧舫生氣與趣意,也成了攝影的好鏡頭。

知津橋

南園的橋主要有四座,全是石橋,卻各有特色,各有風格。知津橋是南園最引人注目的一座單孔拱形石橋,橋面離水面 3.4 米,遠望之,如飛虹臨水,亦美亦壯。此橋仿北京頤和園的玉帶橋款式建造的,端的是有氣派。橋東頭一棵百年樹齡的朴樹更映襯得知津橋入畫入詩。

井亭

建於南園西門邊,靠知津橋西南兩土坡間的平地上,其亭為明式石亭,高四米多,高敞古樸。石柱上的對聯“手弄石上月,口吟滄浪辭。”乃揚州八怪之一金冬心的筆體。其青石井欄據說是元代武陵橋堍名傳遐邇的滄江風月樓的舊物,是九八年時老城區改造拆遷老屋時發現於原吉慶書場遺址的。
據地方志記載:致和塘武陵橋堍的滄江風月樓在元代時曾盛極一時,是太倉最繁華的所在,文人騷客,常聚在此樓上飲酒吟詩,留下不少優美的詩篇。元代詩人馬麟在詠滄江八景之一的“武陵市舍”時曾有“溪頭不種桃花樹,商賈年年橋上多”的詩句。這青石古井既滌洗過文人雅士的筆硯,也梳洗過佳人歌女的長髮,有過為歷史所掩沒的浪漫風流故事。 井亭東側臨水處有平台一座,可賞荷賞月。更是一座雅致的釣魚台,在這兒垂釣,背靠井亭,面對栽花小憩,右有香濤閣,左有知津橋,古樹扶疏,碧波如洗,何等優哉游哉。
太倉南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