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蓬神咒

天蓬神咒

考“天蓬”一名,本為星宿神之稱。《道法會元》卷一七二說:“北斗九宸,應化分精,而為九神也。九神者,天蓬、天任、天衡、天輔、天英、天內、天柱天心、天禽也。道書中首載天蓬者為《上清大洞真經》卷二,但已演變成為道教存思之身神。文中曰:“次思赤氣從兆泥丸中入,兆乃口吸神雲,咽津三過,結作三神,一神伏如天蓬大將,二神待立。”並附有存思圖,其天蓬大將雙手抱於胸前,身披金甲,面容英俊,其形象和善可親,乃人體腦部泥丸君的化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蓬神咒
  • 類型:道教咒語
  • 出處:《道法會元》
  • 地區:中國
史料,內容,原文,附錄,威力,

史料

南朝陶弘景真誥》卷十載天蓬咒,謂此咒屬北帝煞鬼大法,內隱豐都六宮鬼神名諱,“鬼有三被此咒者,眼精自爛而身即死矣,此上神咒,皆斬鬼之司名,北帝秘其道。若世人得此法恆能行之,便不死之道也。男女大小皆可行之,此所謂北帝之神咒,煞鬼之良法,鬼三被此法,皆自死矣。”天蓬大法自東晉以來,主要秘傳於道教上清派中,繼楊羲、鄭思遠、陶弘景、董大仙、北華仙人之後,初唐又有鄧紫陽精通此法,並創道教北帝一派,天蓬的神格與地位亦大大提高,成為威震唐宋時期的北極四聖首輔。《道法會元》卷一七一曰:“夫天蓬神咒出自《北帝玄變真經》,古今修學上道,無不先當授行。蓋驅伏魔試之上法,不死致仙之徑路。兼元帥真君門下有董大仙者,專於此道以成高仙,驅用直月五將,奏拜鷹犬靈章,助翼威神,斬馘小丑。及紫陽鄧天師有倒持之法,七字密語,玉尺神印,流傳塵世,功驗難窮,無所不治。”
天蓬神咒
南宋晁公武撰《郡齋讀書志》卷十六 神仙類 釋書類 △《天蓬神咒》一卷 右未祥撰。

內容

原文

天蓬天蓬,九元煞童。
五丁都司,高刁北翁。
七政八靈,太上浩凶。
長顱巨獸,手把帝锺。
素梟三神,嚴駕夔龍,
威劍神王,斬邪滅蹤。
紫氣乘天,丹霞赫沖,
吞魔食鬼,橫身飲風,
蒼舌綠齒,四目老翁。
天丁力士,威南御凶,
天騶激戾,威北御鋒。
三十萬兵,衛我九重,
辟屍千里,掃卻不祥,
敢有小鬼,欲來見狀。
钁天大斧,斬鬼五形。
炎帝烈血,北斗燃骨。
四明破骸,天猷滅類,
神刀一下,萬鬼自潰。
急急如北帝明威口敕律令。

附錄

北宋時天蓬地位很高,《天蓬神咒》為有系統的大咒。其咒常常顛倒或迴環讀之,即一咒變為數咒。如《天蓬神咒》由末句向首句倒讀,即成《天蓬馘魔咒》;隔句倒讀(如“天蓬天蓬,九元煞童”,讀成“天蓬天蓬,童煞元九)即成《斬妖吞孽咒》;從未一字往回讀(如末句“神刀一下,萬鬼自潰”讀成首句“潰自萬鬼,下一刀神”)則成《元帥橫天亂地咒》。

威力

大約在唐僖宗皇帝時,成都雙流縣南笆這個地方,有位王道珂,平時以算命卜卦和符術為生計,無論行走坐定,一有空就念誦《天蓬神咒》。每次入雙流縣城賣符卜卦,得錢便去喝酒,喝醉了才回家。他回家路上要經過一白馬將軍廟。這廟香火很旺,一天到晚有人去上供祈求。廟中垂掛一襲簾幕,簾內往往透出亮光,又聽到吹口哨的聲音;供的酒食,也忽然不見了。有這般妖異,所以人們都爭著相信。無知的人們畏懼得罪神明,過廟門時沒有敢正眼往裡瞧的。道珂每次喝醉回家時,會跑進廟中朗誦《天蓬神咒》,那廟中卻是什麼動靜也沒有。別人見到他這般大膽,無不驚訝。
一天雞剛叫,道珂跟著挑大蒜趕早市的村人一起進城,途經白馬廟,忽然倒地。正在倉皇無計的時候,只見有幾隻野狐狸,眼睛放出火炬般的光,將他咬住拖進廟中。只聽堂上有人責罵他說:“你怎么敢仗著酒性跑到我廟中,念咒驚動我的家屬!”道珂心中倒還明白,默默地背誦《天蓬咒》,相持一陣,才甦醒過來。原來當日他跟著挑大蒜的同行,大蒜的穢臭使神兵遠遠離開,不能應咒衛護身體,所以被妖狐擒去。及蒜擔子離去,道珂心中默念神咒,妖狐才無法進—步加害。
道珂想明白其中的道理,回家之後,沐浴清潔,又來到廟內,大聲責罵說:“我是太上老君弟子,不光會念《天蓬咒》,也讀過《道德經》.裡邊說:‘天得道所以清明,地得道所以安寧,神得道所以靈驗’你如果是正神,只應扶助大道共同化育萬物,怎么厭惡我的神咒呢?我知道你不是什麼白馬將軍神,必定是狐狸精占了祠廟迷惑百姓。我今天決定留在這兒念咒為民除害。”於是專心致志朗誦神咒,到夜晚仍不止歇。廟堂之上卻是寂無聲響,也沒有光透簾幕。後來只聽見有呻吟聲、掙扎聲。天亮後,喊來鄰近居民查看,只見兩隻老狐狸、五隻小狐狸,都被打破了頭,血流滿地,早已死透了。從此以後妖異也沒了,廟也荒了。《天蓬咒》的威力真是了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