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葬師

天葬師

天葬是大藏區部分藏族同胞的葬俗禮儀,就是人去世後屍體讓天物吃,人去世後就被送到指定的天葬台,請求天葬師施天葬的禮儀流程。

天葬師:就是專門解剖屍體供天物食用的一類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葬師
  • 地區:川滇甘青藏局部或全部
  • 葬俗:在指定地方剖解屍體供天物食用
  • 職責:剁碎屍體
職業介紹,從業人群,天葬儀式,其他習俗,相關新聞,

職業介紹

西藏天葬師
天葬師,拉薩和日喀則一帶稱為“多不丹”(stobs-ldan),昌都等地則稱“若夏娃”(ro-bshags-ba)。
人們對天葬師這個職業的評價是十分複雜的。一方面,他們直接把人從人間度入天堂或轉生之途,具有常人所沒有的力量。“多不丹”藏語意為“具力者”,他們所從事工作的神聖性和具有的特殊法力令人稱奇和敬畏。另一方面,天葬師職業的特殊性又常使人對他們抱有偏見,人們平時對他們敬而遠之,視若幽靈。過去天葬師的社會地位較低,其子女在戀愛婚姻時多受影響,人們不願同其聯姻。天葬師是西藏社會中奇特的人群,當他們施行天葬度人升天時,他們頭上罩有神聖的光環,深得人們的尊重。而當他們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勞作時,人們又嫌棄他們整天同死屍打交道。在人們的心目中,天葬師兼有天使與幽靈的雙重身份。
天葬師均為男性,有僧人亦有俗人。寺院附近天葬台的天葬師以僧人居多,一般村寨附近的天葬師以俗人為主,但許多天葬師是還俗的僧人。在一些不了解情況的人的想像中,天葬師長著恐怖的形象,有的人甚至認為天葬師是從屍體中站立起來的人,是鬼魂和幽靈的化身。其實這都是誤解和毫無根據的道聽途說天葬師工作的特殊環境和職業的特殊性使人們感到神秘,沒有深入了解藏族信仰和喪葬文化的外族人對天葬師又感到不解和恐懼,由此出現了對天葬師的種種臆測和誤解。其實,天葬師的形象同常人無異,我所見過的天葬師(包過水葬師)的長相不僅不比普通人差,而且絕大多數都長的端莊英俊。長得年輕英俊。據介紹,他們在當天葬師期間,除一些法會暫不參加外,其他待遇一如寺院僧人,一樣受到人們的尊重,我們在同這些年輕僧人兼天葬師的交談中,絲毫沒有感覺到他們的不安和自卑,他們每天兢兢業業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據說他們的收入頗豐。死者家屬在天葬時除要給寺院獻布施外,一般都單獨給天葬師“意思”一下,希望天葬師處理得乾淨利落。而他們牢記作為天葬師職業世代傳下來的不能貪財的古訓:“人家給了不能不要;不給不能向人家要;有錢無錢給多給少都一樣。”按理,這些送給他們的錢可以留給自己用,寺院不予干涉,但他們除留下一點補貼生活外,會將其餘的錢如實上交寺院。
藏醫是獨具特色的高原醫學,傳統藏醫的生理和解剖學比較發達,與天葬師們的貢獻不無關係。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天葬師們都是人體解剖學方面的專家,而天葬活動給歷代藏醫學家提供了解解剖學實地觀察的場所,一些著名的藏醫學家便是在天葬台用過觀察實踐,向天葬師們學習請教而精通人體解剖知識的。密宗大師兼藏醫名醫洛桑·倫巴醫術高明,精於外科手術,與他年輕時向天葬師“多不丹”學習人體解剖密切相關。17世紀末,藏醫兼畫家洛扎·丹增羅布在繪製《四部醫典系列掛圖》時,根據他對屍體解剖的實地觀察,準確的繪製了心臟在胸腔正中偏左的位置,心尖朝下,糾正了以往受宗教觀念影響認為心臟在胸腔正中而心尖朝上的繪圖上的錯誤,同時對人體的食道、肝臟、六腑各部都畫得更符合人體的實際。在17世紀便繪製彩色醫學上都是罕見的,為醫學科學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天葬師的職責是處理亡者屍體,這是天葬的中心環節。各地在施行天葬時具體做法有所不同,但程式和過程一般為:念經;煨桑;屍體處理;清理葬地。
天葬時一般都要處理乾淨,不留死者的東西,但有的人家需要死者的天靈蓋骨,以便以後燒成灰做成“擦擦”之用。西藏還有個別地方有天葬後保留骷髏頭的習俗,如藏北的達木天葬台便用天葬台的骷髏砌牆。當生者看到猙獰恐怖的骷髏牆時,無不感到人生的短暫與世事無常,警示人們需積德行善。

從業人群

天葬師是一個像巫師一樣的行業,他是天葬儀軌中的樞紐人物。綜觀整個西藏,擔任天葬師的主要有這樣三類人:
第一種是村落中根子乾淨、作風正派,家境殷實的中青年,被村落公眾認可並派任的業餘天葬師。除了逢上自己的直系親屬,村落中的天葬操作基本固定由他們擔任。他們認為這是積善積德、助人為樂、為自己來世積累善業,有種神聖的使命感,從來任勞任怨,毫不推諉。
第二種是藏傳佛教寧瑪派寺中派任的僧人天葬師。
第三種天葬師是專業天葬師,它主要分布在衛藏
專業天葬師遍布於西藏的城鄉,通稱“熱甲巴”(送屍人)。天葬師在送葬人的簇擁下一氣趕到天葬台,把屍體陳擺在石台上才能歇歇氣。
天葬師是按勞取酬的,但一般不討價還價,如果那樣,人們會認為褻瀆了神靈,也是對死者的極不尊重。因此,天葬師把自己的職業當作一種“善業”、“功德”來對待,而亡人家屬則把天葬師當作為亡人向中陰幫忙的親人,給予的報酬盡其豐富。在天葬台上,還為“熱甲巴”準備了充裕的點心、酥油茶青稞酒

天葬儀式

天葬,就是將死者的屍體餵鷲鷹。鷲鷹食後飛上天空,藏族則認為死者順利升天。天葬在天葬場舉行,各地有固定地點。人死後,停屍數日,請喇嘛念經擇日送葬。出殯一般很早,有專人將屍體送至天葬師首先焚香供神,鷲見煙火而聚集在天葬場周圍。天葬師隨即將屍體衣服剝去,按一定程式肢解屍體,肉骨剝離。骨頭用石頭搗碎,並拌以糌粑,肉切成小塊放置一旁。最後用哨聲呼來鷲,按骨、肉順序別餵食,直到吞食淨盡 。
天葬是藏地古老而獨特的風俗習慣,也是大部分西藏人採用的喪葬方法。
藏族的喪葬形式是經歷了歷史變化的,據藏文史籍記載,在遠古的“七天墀”之時,諸王死時是“握天繩升天”,“如虹散失,無有屍骸”。這種情況同藏族當時的認識有關,當時藏族認為其祖先來自天上,死後歸天。
藏語稱天葬為“杜垂傑哇”意為“關(屍)到葬場”;又稱“恰多”意為“餵鷲鷹”。文中“恰”是一種專門食屍肉禿鷹,謂之“哈桂”。據此可知這種“天葬”亦可謂之“鳥葬”。
天葬習俗始於何時,未見具體而確切的記載,佛教傳入西藏後,對於西藏喪葬習俗的影響很大,在佛教中“布施”是信眾奉行的準則,布施有多種,捨身也是一種布施,據敦煌發現的《要行捨身經》中載,即勸人於死後分割血肉,布施屍陀林(葬屍場)中。在漢地隋以前已有此風俗。這種風俗對於共同信奉佛教的藏族或許是殊途同歸。在佛教故事中也有“屍毗王以身施鴿”及“摩訶薩埵投身飼虎”的佛經故事,宣揚“菩薩布施,不惜生命”等。
藏族較為普遍的一種葬俗,亦稱“鳥葬”。用於一般的農牧民和普通人。藏族佛教信徒們認為,天葬寄託著一種升上“天堂”的願望。每一地區都有天葬場地,即天葬場,有專人(天葬師)從事此業。人死後把屍體捲曲起來,把頭屈於膝部,合成坐的姿勢,用白色藏被包裹,放置於門後右側的土台上,請喇嘛誦超度經。擇吉日由背屍人將屍體背到天葬台,先點“桑”煙引起來禿鷲,喇嘛誦經完畢,由天葬師處理屍體。然後,群鷲應聲飛至,爭相啄食,以食盡最為吉祥,說明死者沒有罪孽,靈魂已安然升天。如未被食淨,要將剩餘部分揀起焚化,同時念經超度。藏族人認為,天葬台周圍山上的禿鷲,除吃人屍體外,不傷害任何小動物,是“神鳥”。天葬儀式一般在清晨舉行。死者家屬在天亮前,要把屍體送到天葬台,太陽徐徐升起,天葬儀式開始。未經允許,最好不要去觀看。
天葬是藏族人民最能接受、也是藏區最普遍的一種葬俗。依據西藏古墓遺址推斷,天葬可能起源於公元7世紀以後,有學者認為,這種喪葬形式是由直貢噶舉所創立的。公元1179年直貢巴仁欽貝在墨竹工卡縣直貢地方建造了直貢替寺,並在當時推行和完善了天葬制度。
關於天葬,藏傳佛教認為,點燃桑煙是鋪上五彩路,恭請空行母到天葬台,屍體作為供品,敬獻諸神,祈禱贖去逝者在世時的罪孽,請諸神把其靈魂帶到天界。天葬台上桑煙引來的鷹鷲,除吃人屍體外,不傷害任何動物,藏人稱之為“神鳥”。據說,如此葬法是效仿釋迦牟尼“捨身飼虎”的行為,所以西藏至今仍流行天葬。
多多卡天葬院中間,有一塊約4平方米大小、用鵝卵石鋪砌而成的葬屍池,池北邊有一塊60厘米高的長方形石塊,是天葬時停放屍體的。在天葬院南門外,還豎立一根約10餘米高的經幡旗桿,上邊有骷髏骨雕塑,頂部懸掛著很多褪了色的經幡。送逝者到多多卡天葬台前,把屍體捲曲起來,頭屈於膝部,使成坐的姿勢,用白色藏被包裹,擇吉日由背屍人將屍體送至天葬台,點燃桑煙引來鷹鷲,再進行屍解。因為鷹鷲喜歡吃肉,不喜歡吃骨頭,所以天葬程式就採用倒敘法,先餵骨頭。

其他習俗

水葬,在雅礱江等大河附近的藏族區縣有水葬習俗。在家念經,剖解,白布包裹,天亮前送到河邊,僧侶念經後由其親人將其拋到河水之中。
土葬,和內地漢人習俗區別不大。

相關新聞

2015年1月22日從西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了解到,西藏十屆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制定《西藏自治區天葬管理條例》的議案,這是西藏有史以來第一次從立法角度管理天葬事物。
據悉,《西藏自治區天葬管理條例》將包括天葬儀式、天葬台管理和周邊環境保護、天葬師的認定等內容。
西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代表人事選舉工作委員會主任桑珠介紹,該條例的議案件將交由自治區人大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委員會審議,再向自治區人大常委會遞交審議結果。
桑珠說:“西藏將首次以立法形式管理天葬事物,這是對天葬這種藏民族擁有上千年歷史的喪葬習俗的尊重和保護。”
在此之前,西藏曾於1985年頒布天葬管理方面的布告。2005年,西藏發布《天葬管理暫行規定》。2013年,西藏自治區兩辦下發《天葬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5年的《規定》指出,天葬是藏族人民的喪葬習俗,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禁止對天葬活動現場進行圍觀、拍照、攝影、錄像;禁止在報刊、雜誌、廣播、影視、網路上刊登、播放與天葬活動有關的文字、圖片、報導等。
據介紹,西藏自治區民政廳籌資近100萬元對西藏使用量較大的天葬台基礎設施進行維修。拉薩市的色拉夏添天葬台得到恢復使用。調查顯示,西藏目前共有1638座在用天葬台、1093位天葬師(兼天葬台管理人員)。
天葬是藏民族特有的具有濃郁宗教色彩的喪葬儀式,已有上千年歷史,絕大多數藏族人遵從天葬的喪葬習俗。人去世之後,由天葬師對屍體處理,供養禿鷲、老鷹等,此舉被認為可以將死者靈魂帶往天堂。
由於天葬所具有的神秘性和宗教色彩,一直被社會各界所關注。不少內地遊客到西藏旅遊,出於獵奇心,希望目睹天葬儀式。但是,藏族百姓認為這一行為是對當地傳統和死者的不尊重。2014年,西藏人大、政協等部門的調研小組深入西藏各地調查,形成了詳實的西藏天葬管理情況的調研報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