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桂(天竺桂)

天竺桂(天竺桂)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天竺桂(學名:Cinnamomum japonicum Sieb.),又名大葉天竺桂、竺香,山肉桂、土肉桂、土桂、山玉桂。樟目樟科植物,常綠喬木,高10-15米,胸徑30-35厘米。枝條細弱,圓柱形,極無毛,紅色或紅褐色,具香氣。葉近對生或在枝條上部者互生,卵圓狀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7-10厘米,寬3-3.5厘米,先端銳尖至漸尖,基部寬楔形或鈍形,革質,上面綠色,光亮,下面灰綠色,晦暗,兩面無毛,離基三出脈。圓錐花序腋生,長3-4.5(10)厘米,總梗長1.5-3厘米,與長5-7毫米的花梗均無毛,末端為3-5花的聚傘花序,花序無毛。花長約4.5毫米。花被筒倒錐形,短小,長1.5毫米,花被裂片6,卵圓形,長約3毫米,寬約2毫米,先端銳尖,外面無毛,內面被柔毛。有很好的藥用價值和觀賞作用。產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及台灣。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天竺桂
  • 拉丁學名:Cinnamomum pedunculatum
  • 別稱:大葉天竺桂、竺香,山肉桂、土肉桂、土桂、山玉桂 
  • 二名法:Cinnamomum pedunculatum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樟目
  • :樟科
  • 亞科:樟亞科
  • :樟族
  • :樟屬
  • :天竺桂
  • 分布區域:中國東南部
  • :肉桂組
形態特徵,生長習性,分布範圍,適應地區,產地分布,繁殖方式,播種繁育,扦插繁殖,栽培技術,苗床準備,扦插條的選擇,扦插後的管理,病蟲防治,天竺桂粉實病,天竺桂葉斑病,莖腐病,蛀梢象鼻蟲,主要價值,經濟價值,園林用途,藥用價值,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10-15米,胸徑30-35厘米。枝條細弱,圓柱形,極無毛,紅色或紅褐色,具香氣。葉近對生或在枝條上部者互生,卵圓狀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7-10厘米,寬3-3.5厘米,先端銳尖至漸尖,基部寬楔形或鈍形,革質,上面綠色,光亮,下面灰綠色,晦暗,兩面無毛,離基三出脈,中脈直貫葉端,在葉片上部有少數支脈,基生側脈自葉基1-1.5厘米處斜向生出,向葉緣一側有少數支脈,有時自葉基處生出一對稍為明顯隆起的附加支脈,中脈及側脈兩面隆起,細脈在上面密集而呈明顯的網結狀但在下面呈細小的網孔;葉柄粗壯,腹凹背凸,紅褐色,無毛。圓錐花序腋生,長3-4.5(10)厘米,總梗長1.5-3厘米,與長5-7毫米的花梗均無毛,末端為3-5花的聚傘花序。花長約4.5毫米。花被筒倒錐形,短小,長1.5毫米,花被裂片6,卵圓形,長約3毫米,寬約2毫米,先端銳尖,外面無毛,內面被柔毛。能育雄蕊9,內藏,花葯長約1毫米,卵圓狀橢圓形,先端鈍,4室,第一、二輪花葯藥室內向,第三輪花葯藥室外向,花絲長約2毫米,被柔毛,第一、二輪花絲無腺體,第三輪花絲近中部有一對圓狀腎形腺體。退化雄蕊3,位於最內輪。子房卵珠形,長約1毫米,略被微柔毛,花柱稍長於子房,柱頭盤狀。果長圓形,長7毫米,寬達5毫米,無毛;果托淺杯狀,頂部極開張,寬達5毫米,邊緣極全緣或具淺圓齒,基部驟然收縮成細長的果梗。花期4-5月,果期7-9月。
天竺桂

生長習性

中性樹種。幼年期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在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上生長最好,中性土壤亦能適應。平原引種應注意幼年期庇蔭和防寒,在排水不良之處不宜種植。移植時必須帶土球,還需適當修剪枝葉。對二氧化硫抗性強。
天竺桂天竺桂

分布範圍

適應地區

中國東南部(中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林區)
主要城市:武漢、沙市黃石宜昌、南昌、景德鎮九江吉安井岡山贛州、上海、長沙、株洲岳陽懷化吉首、常德、湘潭、衡陽、邵陽、桂林、溫州、金華、寧波、重慶、成都、都江堰、綿陽、樂山、自貢、攀枝花、貴陽、遵義、六盤水、安順、昆明、大理等。

產地分布

產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及台灣。生於低山或近海的常綠闊葉林中,海拔300-1000米或以下。朝鮮、日本也有。

繁殖方式

播種繁育

果實成熟時及時採摘,脫去果皮,漂洗乾淨後陰乾,濕沙分層貯藏。早春三月播種,種子發芽率80%至90%。播後1個月出土,苗期需架設蔭棚。當年苗高約15厘米,需移植1年後可出圃種植。果實成熟時及時採摘,脫去果皮,漂洗乾淨後陰乾,濕沙分層貯藏。3月播種,種子發芽率80%至90%。播後1個月出土,苗期需架設陰棚。生長旺盛季節每半月施肥,以氮肥為主,秋季施肥以複合肥為主。當年苗高約15至25厘米,1至2年後可出圃種植。圃地種植期間,病蟲害較少,較其他樟科植物抗性強。幼苗出土後宜蓋蔭棚。由於生長緩慢,宜於密植。選用一年生苗切乾造林時,可先在離地5-10厘米處切斷,保持完整根系、種植時切面應與地平。萌櫱後留苗1株。造林應在陰天小雨時進行。種後應注意幼林撫育,切忌打枝或損傷樹皮,並注意預防獸害。

扦插繁殖

常於春末秋初用當年生的天竺桂枝條進行嫩枝扦插,或在早春時用往年生的枝條進行老枝扦插。 扦插基質:就是用來扦插的營養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家庭扦插限於條件很難弄到理想的扦插基質,建議使用本站提供的已經配製好並且消過毒的扦插基質;用中粗河砂也行,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沖洗幾次。海砂及鹽鹼地區的河砂不要使用,它們不適合花卉植物的生長。

栽培技術

苗床準備

選擇營養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做為苗床土壤,也可購買消過毒的培養土。

扦插條的選擇

天竺桂扦插可在兩個時間段,採用不同的枝條進行。一種是春末秋初,用當年生的天竺桂枝條進行嫩枝扦插:另一種是早春用去年生的枝條進行老枝扦插。
天竺桂進行嫩枝扦插時,在春末至早秋植株生長旺盛時,選用當年生生長旺盛的枝條作為插穗。把枝條剪下後,選取壯實的部位,剪成 5~15 公分長的一段,每段要帶 3 個以上的葉節。剪取插穗時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剪口在最上一個葉節的上方大約 1 公分處平剪,下面的剪口在最下面的葉節下方大約為 0.5 公分處斜剪,上下剪口都要平整。
進行硬枝扦插時,在早春氣溫回升後,選取去年的健壯枝條做插穗。每段插穗通常保留 3~4 個節,剪取的方法同嫩枝扦插。

扦插後的管理

溫度:扦插後,要保證苗床濕度的適宜,濕度過高易導致根莖腐爛。扦插後遇到低溫時,保溫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來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來。
光照、濕度:扦插後要通過噴霧來減少插穗的水分蒸發。在光照強烈的夏季要適當遮蔭,保持通風,並保證土壤足夠的濕度。雨季要注意排水。

病蟲防治

天竺桂粉實病

是天竺桂一種重要的病害,主要為害果實,使果實畸形腫大,嚴重影響採種繁殖。
症狀:天竺桂果實受害後,初生黃色小點,漸擴大並突起成銹黃色,先成痂狀,漸成瘤狀,後全果畸形腫大,呈球形或不規則形。病果內部初呈橄欖綠色,後成褐色並粉末化。
防治方法
(1)冬春季節徹底清除上年殘留在病樹上和脫落在地面的病果,並集中燒毀,以減少侵染來源。
(2)加強肥水管理,尤其注意多施磷、鉀肥,少施氮肥,以增強植株抗病能力。
(3)春季天竺桂孕花期至秋季果實成熟期,每隔15~20天噴1次殺菌劑,殺菌劑用1%等量式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N800~1000倍、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1200倍、波美0.3~0.5度石硫合劑。最好幾種藥物交替使用,以防止病菌產生抗藥性。

天竺桂葉斑病

症狀:主要為害天竺桂葉片。病菌大部分從葉尖或邊緣侵入。感病葉片初期出現赤褐色,周圍有較寬黃色環暈的小點,擴大後為圓形或不規則的病斑,黃褐色,最後中央灰白色,上散生黑色小點。病部與健部交界處有一明顯深褐色的緣帶。一般在高溫高濕的環境條件下易發生,夏、秋季病害發生較重。
防治方法:25%火把可濕性粉劑對天竺桂葉斑病病原菌菌落生長的速率、孢子的萌發率及葉片感染率的抑制作用最大,其次為露易和腈福2種殺菌劑。

莖腐病

發病嚴重時,導致幼苗莖基部變黑腐爛,病株下部葉片發黃葉緣變褐色,隨即枯萎,此病病源為土壤習居性菌,圃地積水土壤過濕或連續高溫,植株生長不良,容易發病,土壤瘠薄,有機質少,也易感病。
防治方法:1.播種前用多菌靈、甲基托布津敵克松,每平方米5-10克,加細土稀釋20-30倍,均勻撒入表土,也可溝施於播種溝內。2.注意排水,降低土壤濕度;高溫時搭蔭棚提高幼苗抗病能力。3.發病初期,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每平方米1.5克噴粉或50%代森鋅500倍液,每平方米澆灌2-3公斤藥水。

蛀梢象鼻蟲

以幼蟲鑽蛀嫩梢危害,使被害梢枯死,嚴重時達69.1%,對高生長及乾形發育有較大影響。1年發生1代,以成蟲越冬,3月普陀樟抽梢時,成蟲產卵於新梢中,卵孵化後,幼蟲在當年新梢中蛀食為害,蛀道長10厘米。幼蟲期為3月底到4月中旬,幼蟲老熟後即在嫩梢基部的蛀道中化蛹,5月中旬成蟲開始羽化,成蟲期很長,直到次年3月份產卵後死亡。
防治方法:1.在3月份成蟲產卵期及5月中下旬成蟲盛發期用621煙劑熏殺成蟲,每畝用藥0.5-1公斤。2.在4月上旬用40%樂果乳劑400-600倍液噴灑新梢,可殺死梢中幼蟲。3.在發現新梢葉片萎蔫時,及時剪除被害新梢,集中燒毀。

主要價值

經濟價值

枝葉及樹皮可提取芳香油,供制各種香精及香料的原料。果核含脂肪,供制肥皂及潤滑油。木材堅硬而耐久,耐水濕,可供建築、造船、橋樑、車輛及家具等用。

園林用途

天竺桂由於其長勢強,樹冠擴展快,並能露地過冬,加上樹姿優美,抗污染,觀賞價值高,病蟲害很少的特點,常被用作行道樹或庭園樹種栽培。同時,也用作造林栽培。

藥用價值

根、樹皮(桂皮)、枝葉:辛,溫。祛寒鎮痛,行氣健胃。用於風濕痛,腹痛及創傷出血。
以樹皮和葉入藥。全年可采,剝下樹皮陰乾;葉隨時可采,鮮用或陰乾。
性味歸經:甘、辛,溫。
功能主治: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用於胃痛,腹痛,風濕關節痛;外用治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根皮或根25~35克;外用適量,樹皮研粉,水調或酒調敷患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