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俑

天王俑

中國古人相信靈魂不死,到冥間還會過同現實一樣的生活,所以常在墓中放置各種各樣的隨葬品供死者使用。同時他們也認為在陰間鬼怪橫行,對死者構成威脅。為了驅邪避崇,震懾鬼怪,保護死者的靈魂不受侵犯,另一方面也為了達到恐嚇盜墓者的目的,古人採取了很多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在墓中放置鎮墓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王俑
  • 外文名:TianWangYong
  • 通高:122厘米
  • 特色陶俑頭戴盔,身著鎧甲
  • 來源:在墓葬中出現
形狀特徵,歷史,起源,發展,隋唐鼎盛時期,唐三彩天王俑,

形狀特徵

甘肅寧縣政平蔡墨墓出土的彩繪天王俑通高122厘米。陶俑頭戴盔,身著鎧甲,腳蹬靴子,右手握拳側舉,左手叉腰,兩臂上的龍頭露齒,雙腿呈箭步,右腿踏在小鬼臂上,左腿踩在小鬼的臀部,一派威武雄壯的模樣。腳下的小鬼骨瘦如柴,一手撐地,口吐長舌,其痛苦掙扎、求救的神態表現得極其生動。工匠通過小鬼的神態來表現武士的力量。俑的面部表情刻劃得很逼真:方面闊額、濃眉上撩,雙目圓睜,高鼻大口,十分兇悍。
源於佛教中統領一方的護法神。佛教自漢代傳人中國後,逐步漢化。佛
法護衛神逐漸失去原來的姿容和身份,成為經過藝術誇張的中國武士形象,其象徵意義已經超越佛教領域,成為凡人世界正義、威猛的象徵。天王俑既能降魔伏妖,守護佛法,也能驅鬼辟邪,保護墓主的安寧。因此天王俑往往被達官貴人奉為死後的保護神。在眾多墓葬考古發掘中,天王俑是出現較多的鎮墓俑。這件天王俑,製造藝術技巧嫻熟,造型既誇張又真實自然。無論面部表情,還是姿態動作,甚至著裝、腰帶、臂上凸起的雕飾,無不和諧一致,體現了武士外表和內在的完整統一,唐代藝術家豐富的藝術想像和高超的雕塑技術也表現得淋漓盡致。這對我們研究唐代的葬俗,藝術雕塑等有著重要的借鑑意義。
天王俑天王俑

歷史

中國古人相信靈魂不死,到冥間還會過同現實一樣的生活,所以常在墓中放置各種各樣的隨葬品供死者使用。同時他們也認為在陰間鬼怪橫行,對死者構成威脅。為了驅邪避崇,震懾鬼怪,保護死者的靈魂不受侵犯,另一方面也為了達到恐嚇盜墓者的目的,古人採取了很多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在墓中放置鎮墓俑。鎮墓俑包括鎮墓獸武士俑和天王俑。
天王俑

起源

在戰國的楚墓中已經發現有木製的鎮墓獸,西晉時期鎮墓獸和鎮墓俑開始在中原墓葬中流行,北魏後期鎮墓俑固定為鎮墓獸和鎮墓武士俑各一對。部分夫婦合葬墓設四件鎮墓獸,四件武士俑。鎮墓獸、武士俑擺設於墓室內或甬道內的墓誌之後,向門而列,武士俑通常放置在鎮墓獸之後。到唐高宗時期出現了天王俑,天王俑與鎮墓獸的配置逐漸取代了武士俑與鎮墓獸的組合。墓中放置的兩件鎮墓獸,兩件武士俑或兩件天王俑,在唐代被稱為“四神”。
最初,天王形象一般出現在佛教的寺廟和石窟中。唐高宗時期,墓葬之中開始出現天王俑。其身份也超越了佛教的護法神,成為墓主的守護者,為墓主降魔伏妖,驅鬼辟邪,保衛墓主的安寧。天王俑被唐人奉為死後的保護神,所以在唐代的許多墓葬中,特別是中原地區的達官貴人墓葬中都發現有天王俑。

發展

佛教自漢代傳入中國後,就逐步被漢化,天王也不例外。墓葬中的天王俑的形象已失去了在古印度佛教中護法神的姿容,且有一個逐漸發展演變的過程。初唐時期的天王俑頭戴盔,盔檐外卷,怒目張嘴,身穿甲冑,長至膝部,腰束帶,雙手握拳彎舉胸前,兩腿分開直立,足下踩一蹲坐的牛或羊,底帶托板。此期的天王俑形體各部分比例還有失協調,給人以僵硬之感。盛唐時期天王俑分兩種:一種頭戴聳頂盔,右手叉腰,左腿彎曲,足下踩一爬伏小鬼;另一種戴風頂盔,盔檐外卷,臉型豐滿,足下踩一蹲坐小鬼,座稍高。這一時期的天王俑製作精美,造型既誇張又真實自然,給人一種和諧飽滿的印象。晚唐時期,天王俑帽檐外卷,衣飾簡化,製作草率,並逐漸在墓葬中消失。

隋唐鼎盛時期

天王俑從唐高宗時期開始在墓葬中出現,並逐漸取代武士俑, 到晚唐時期隨著喪葬習俗的變化又被鐵牛、鐵豬所替代,這是與當時的社會狀況密切相關的。
隋末農民起義,推翻了隋王朝,建立強盛的唐王朝。在這一時期,一些屢立戰功的將領和開國元勛,受到人民的愛戴,從而被神化。另一方面,入唐以後隨著生產力和經濟的空前發展,社會日益呈現蓬勃向上的氣勢,各階層人民生活安定,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帶來了文化藝術的發展與繁榮,出現大量具有新的時代風貌的開創性的作品。這一時期,佛教藝術達到了高峰,作為佛教護法神的天王也被世俗化。墓葬中的天王俑實際上就是被神化了的武士和被世俗化的佛教護法神二者相結合的產物,這一點從出土的天王俑和武士俑的形象對比就可以看出來。
唐代的天王俑和唐代以及唐以前的武士俑有許多相似之處。天王俑的形象和衣飾基本上同武士俑一樣,他們都身著由魏晉南北朝以來的明光鎧演變而來的甲飾。天王俑和武士俑同樣大都面容威猛,神態嚴峻,呈現出力大無窮的姿態。天王俑是在佛教的影響下,以現實生活中武士的形象為依據,加以藝術誇張創作而成的。
晚唐時期,喪葬習俗發生了重大變化。用於守護亡靈,震懾盜墓者鎮墓獸和天王俑被鐵牛和鐵豬所取代。這是因為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戰亂頻仍,社會動盪不安,人們處於惶惶不可終日的環境之中,精神寄託自然由祈求死後的安寧轉為希望現實生活的安定和幸福方面。這一時期,堪輿之術流行,葬式、隨葬明器、墓地的選擇等,大都是根據當時的堪輿家所規定的制度來安排的,並與死者子孫後代的吉凶禍福乃至生死興衰聯繫在一起。原來的喪葬習俗已不受重視,天王俑也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
天王俑作為從初唐至盛唐這一特定歷史時期存在的事物,反映了這一時期的精神風貌和社會習俗,同時也體現了唐代的雕塑藝術水平和陶瓷製作工藝,對於研究當時的社會風尚、文化藝術具有重要的價值,也為唐代墓葬的分期提供了參考資料。

唐三彩天王俑

說明: 高97厘米
天王俑
這件唐三彩天王俑高97厘米,濃眉大眼,眉、眼、鬍鬚具以墨繪。其頭戴
兜鍪,護耳上翻,頂部有一展翅欲飛的朱雀,左手叉腰,右手握拳上揚,身穿明光甲,龍首披膊,腹部有護甲,腰中系帶,腰下垂膝裙,鶻尾,下縛吊腿,右腿直立,左腿微曲,踏在臥牛之上,臥牛下為山形座,通體以綠、褐、白三色釉為主,釉色鮮艷明亮。此俑與長安三年703年)元氏墓出土的天王俑接近,應是同一時期的作品。這類俑一般置放在有身份的人物的墓室內,起鎮墓作用。它們的級別比武士俑要高,本領也大,更受人尊敬,故尊稱為天王俑。天王是佛教中的護法神祇,並非凡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