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古樹

甘肅天水歷史悠久,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蘊深厚,古建築、古民宅比比皆是,古樹名木繁多,據勘察,天水古樹名木約在550株左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水古樹
  • 地位: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 特色:古建築、古民宅
  • 地理位置:渭河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區
天水古樹簡介,天水主要古樹名木,南山古柏,唐槐,龍爪槐,衛矛,辮柏,夫妻槐,伏羲廟古樹,雙玉蘭,中華路古槐,八股槐,仙人崖、石門山古樹,其他古樹名木,

天水古樹簡介

甘肅天水歷史悠久,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蘊深厚,古建築、古民宅比比皆是,古樹名木繁多,天水古樹之多,數量上僅次於江蘇揚州,在全國位居第二。據勘察,天水古樹名木約在550株左右。同時,天水古樹以其均衡的高數齡特徵,將散漫繁雜的光陰.同時,天水古樹以其均衡的高數齡特徵,將散漫繁雜的光陰,濃縮在了一圈圈古樹的生命痕跡中,表現出極其規律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千年以上的古樹就有60多株,為全國之最,三百多年以上的古樹315株,分布之密,在全國城市中都較為罕見,其中柏樹132株,國槐68株,其餘為龍槐、桑樹、皂角、垂柳、黃楊、毛泡桐、毛白楊等。同時,市內的稀有名貴樹種主要有銀杏、青桐、白皮松、三尖杉、水青、杜仲、連香樹、玉蘭、白檀、鐵杉、文冠果、金錢樹、紫荊、麥吊杉等。
南山古柏南山古柏
天水的古樹聞名遐邇,主要分布在渭河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區,秦州區和麥積區現存活百年以上古樹268株,分布於南郭寺玉泉觀伏羲廟等旅遊景點,還有相當一部分散布在街道旁、單位庭院、居民院落的房前屋後。樹因城而增色,城因樹而厚重。最出名的要屬位於南郭寺的南山古柏,又稱“春秋古柏”,生長史為2300年到2500年。

天水主要古樹名木

南山古柏

南山古柏位於南郭寺,又稱春秋柏,“山頭南郭寺,水號北流泉;老樹空庭得,清渠一邑傳;秋花危石底,晚景臥鐘邊;俯仰悲身世,溪風也颯然。”此首詩出自詩聖杜甫之手。杜甫作詩時距今已1247年,詩人亦稱其為“老樹”,足見其壽比南山。經北京林業研究所用C14測定,確認古柏生長史為2300年—2500年。面對與孔夫子、釋伽牟尼同齡的古老生命,唐朝的“老杜”,自然也該敬他為“老”了。據專家考證,陝西黃帝陵傳說中的黃帝“手植柏”,樹齡5000年,屬全國之最,史稱“軒轅柏”。天水南郭寺這一株,當數第二,是名副其實的“春秋柏”。這棵全國罕見的“文物樹”不僅是天水歷史名城的象徵,也是天水古老文化的象徵,更是天水滄桑不老的象徵。該樹分叉中間又長出一株小葉朴樹。小葉朴樹,俗稱“黑蛋樹”,胸徑60厘米,枝繁葉茂,是寄生在古柏朽樹洞中的“樹中樹”,人們戲稱為“爺抱孫”。1987年,專家進行古樹復壯研究時,發現小葉朴的根系已把古柏的根部纏裹起來,不僅對古柏的根部起到固定作用,還能向古柏輸送部分營養和水分。這一奇特現象,按自然規律,兩株樹木生長在一起要互相爭奪營養水分的,而這“樹中樹”不但不爭,而且還有互為“奉獻精神”,實為奇妙。
南山古柏南山古柏

唐槐

位於南郭寺,登上南郭寺山門前的平台,映入眼帘的是兩棵高大挺拔、巍巍屹立的槐樹,樹高30多米,樹圍近7米,胸徑1.8米,是距今已有1300多年生長史的“唐槐”。唐槐為落葉喬木,抗寒,耐風沙,適應性強,壽命極長。由於這兩棵槐樹對稱地生長在山門兩側,個頭相當,樹形相似,並且都生長得枝葉繁茂,濃密如蓋,就像兩位守門將軍,於是人們又稱它們為“將軍樹”。

龍爪槐

位於南郭寺大雄寶殿庭院東北角,高10米,胸圍1.8米,胸徑68厘米。專家測定已有300多年的樹齡,據稱它是這一樹種中生長年代最長的一棵,為全國第一。龍爪槐是槐樹的一個變種植物,特點是樹身不高,樹冠呈傘形,自然彎曲下垂,它遍布全國各地。而南郭寺內的這株龍爪槐卻與眾不同,它軀幹高大,枝條在盤曲中飄逸而上,長成巨龍形,並且一年四季呈現不同的景觀。

衛矛

衛矛俗稱鬼箭羽,位於南郭寺大雄寶殿庭院西北角。據說,是唐時一位高僧從南方千里迢迢瓶里插著帶來天水,專門種在寺內守衛南山古柏的。衛矛屬落葉灌木,葉子橢圓形,下垂成串,秋葉紫紅,初夏開黃色小花,果實呈紫色。衛矛在長江流域屬小灌木,普通常見,而在黃河流域尤其是大西北十分罕見,但在南郭寺卻長成了高大喬木,其高18米,胸徑78厘米,胸圍達2米,本為灌木卻成長為高大喬木,堪稱奇樹,這恐怕也是絕無僅有的。但南方矮小的灌木為什麼在這裡居然長成了高大的喬木呢?古樹專家風趣地說,那是因為天水的土好、水好、氣候好,才滋養培育了這株稀有的奇樹。

辮柏

也稱“側柏”,生長在玉泉觀神仙洞南側崖邊,形態獨特,主幹挺拔,懸根露爪,樹高13米,樹圍2.60米,樹齡800年至1000年,根莖交織,形若女人髮辮,故名“辮柏”。

夫妻槐

又稱“青龍白虎槐”,生長在玉泉觀北斗台西北端,兩株相距6米,分南、北,主幹相對傾伸。北株上端分兩枝向南傾,將南株上端北傾主於攬入“懷中”,形成頂枝交叉,似擁抱之狀,俗稱“夫妻槐”,樹齡約800多年。

伏羲廟古樹

廟內原有古柏64株,是按照伏羲八卦推演的六十四卦方位栽植的。現存37株,存活31株。先天殿月台左側一株古柏胸圍4.5米,主幹傾斜向北,樹冠殘存一枝。右側一株胸圍5.19米,主幹劈裂,蒼勁挺拔,這兩株古柏均已生長千年以上。門內左右原有古槐兩株,現存活一株,胸圍7米餘,直徑2米,上部斷毀,中乾已空。

雙玉蘭

有兩棵玉蘭樹,生長在北道區甘泉鎮的太平寺院內,高約25米,樹圍1.8米,峨冠高大,樹幹挺拔,據專家鑑定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這樣高大古老的雙玉蘭樹,不僅西北高原絕無僅有,在全國也實乃罕見。當年杜甫流落天水時,寓居該寺院曾寫了《太平寺》詩篇。讚美玉蘭樹;國畫大師齊白石先生95歲時親筆題寫了“雙玉蘭堂”的匾額,至今懸掛在大雄寶殿的門額上;1954年鄧寶珊將軍來觀玉蘭樹也親筆題寫了詩句。兩株玉蘭樹相距不到5米,如情侶般形影,相互守望,以洙相濡,相依為命。每當清明前,春風細雨,雙玉蘭樹花朵綴滿枝頭,潔白晶瑩,十分好看。濃濃的花香沁人心脾,吸引著遠遠近近的四方人士來觀賞美麗的花朵和雙玉蘭樹,讓人愛戀不捨。

中華路古槐

區中華路,人稱古樹街,尤以古槐最多,每到夏初,槐花飄香,沁人心脾,長390米,共有300年古槐6棵,古風浩蕩,被國內園林專家譽為“古槐路”。

八股槐

槐,一體三本八枝,位於麥積區東柯杜甫草堂,壽長700餘載,高樹珍禽,上棲鷺鷥,槐陰雪翅,古今一絕,因樹在草堂近崖之上,稱為“子美樹”。

仙人崖、石門山古樹

仙人崖寶蓋峰生長著一株珍貴的鐵杉樹,高約23米,胸圍2.3米,長勢旺盛,形似寶塔,稱為“寶塔樹”。
石門山聚仙橋畔一株高約30米,胸圍2.5米的松樹,與天皇峰等高,故名“等山松”。遼東櫟(俗稱鐵抱子)在石門山滿山遍布,其樹木質堅硬,四季常青。生長在三仙庵旁的一株遼東櫟高約14米,胸圍1.7米,為石門山最大的一株。山下五陽觀原有松樹兩株,現存一株,高約20米,胸圍2.4米。戲樓前有古槐,胸圍3.9米,枝繁葉茂,生長良好。

其他古樹名木

水簾洞口生長著一株膀胱果樹和一株杈葉槭樹,民間傳說為麻線娘娘的火棍(膀胱果)和條刷(叔葉槭),為稀有之樹。甘谷縣覺皇寺的國槐樹齡1000年,劉家墩村的白榆700年,遠近聞名。另外,甘谷大像山有珍貴的白皮松若干株。另外玉陽觀的“粗榧”,太京國小的“灰楸”,鳳凰山的“酸梨”,魏家岔的“旱柳”,劉家墩的“白榆”等都較為出名的古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