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尊地卑

天尊地卑

語出《易傳·繫辭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是古人描述天地自然的秩序,並依此秩序來說明君子德與業的關係。“可久則賢人之,可大則賢人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尊地卑
  • 出處:《易傳·繫辭上》
  • 拼音:tiān zūn dì bēi 
  • 含義君子何種境地都會堅守自己的道德
聶文濤解釋說:“天高地卑,並不是把‘地卑’理解為下賤。這是要君子居於高位則能效法天,居於下位則能效法地。所以《易傳·繫辭上》有‘崇效天,卑法地’之說。《易傳·繫辭上》鼓勵君子要憑藉自己的德性而創立事業,不斷自新。自新,就是改變自己:‘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君子效法天地之道,無論處於何種境地都會堅守自己的道德,並因此獲得應有的地位和尊嚴。
漢代以後,封建君主地位得到加強。天尊地卑被學者曲解成社會地位的不可逾越,以取悅君王。如西漢董仲舒著《春秋繁露》列出“三綱五常”;東漢女學者班昭著《女誡》云:“夫有再娶之義,婦夫二適之父,故曰夫者天也;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違也......故事夫如妻天,與孝子事父、忠臣事君同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