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食姓

大食姓

大食[大食、多食、多氏、大寔、塔什、塔孜、塔茲,讀音作tǎ shí(ㄊㄚˇ ㄕˊ),不可讀作dà shí(ㄉㄚˋ ㄕˊ),阿拉伯語為“التازي”]。大食氏屬於古老的阿拉伯姓氏,歷史悠久,今已不再,皆改稱諧音漢字單姓為大氏、答氏、達氏、史氏、石氏、時氏、塔氏、食氏等,分別融入各氏大家庭,多以塔什庫爾乾為郡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食姓
  • 拼音:tǎ shí
  • 注音:ㄊㄚˇ ㄕˊ
  • 源於:古波斯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大食[大食、多食、多氏、大寔、塔什、塔孜、塔茲,讀音作tǎ shí(ㄊㄚˇ ㄕˊ),不可讀作dà shí(ㄉㄚˋ ㄕˊ),阿拉伯語為“التازي”]

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古波斯,出自唐、宋時期阿拉伯地區大食帝國,屬於以國名漢化為氏。大食,即唐、宋時期所稱之阿拉伯地區諸王朝的統稱,為古波斯語Tazi或Taziks的譯音,最早是漢朝中葉對原古安息國(今伊朗)的部族之稱。自公元七世紀中葉起,唐朝文獻已將阿拉伯地區各族人統稱為大食、多食、多氏、大寔,到公元十世紀中葉以後的宋朝文獻中,多稱作大食。亦有史籍中稱其為塔什、塔孜、塔茲者。隨著公元七世紀阿拉伯哈里發帝國的向東擴張,使伊朗、中亞地區講波斯語的人民逐漸改奉伊斯蘭教,因此,中國對講波斯語的所有穆斯林教徒也視為阿拉伯人,並將一些與之相鄰的民族稱為大食人,因而大食的涵義在南北朝末期至北宋王朝初期隨之擴大。阿拉伯地區的大食帝國與中國的唐王朝大致建立於同一時期,兩國人民都創建了光輝燦爛的文明,從公元七世紀後半葉起,交往日益頻繁。在唐朝的西域地區,唐、吐蕃、突厥與大食國之間,屢次發生錯綜複雜的衝突。
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十年(公元751年),唐朝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對中亞的石國(今烏茲別克斯坦塔什乾)用兵,石國乞援於大食國,大食國的哈里發則派吉雅德·本·薩利赫率軍東來支援。高仙芝輕敵冒進,結果大敗於薩利赫湖地區(Sariqomish)。這次戰役,大食國軍隊擄走了大量的中國唐軍俘虜,其中就有許多具有紡織、金銀、繪畫、建築、造紙等技術工匠,因此中國的多種工藝技術因而西傳,特別是中國的造紙技術,通過那些被俘的工匠而廣泛傳播於西方。俘虜中的杜環旅居大食國十二年,於唐寶應初年(公元762年)乘商船回國,歸國後寫出了著名的《經行記》一書,惜已失傳,唯在杜佑的《通典》中引用了此書,有一千五百餘余字保留至今。
經行記》是中國最早記載伊斯蘭教義和中國工匠在大食國傳播生產技術的古籍,還記錄了亞非若干國家的歷史、地理、物產和風俗人情。這些殘存的文字是記述公元八世紀中葉前後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及西亞、中亞各國情況極為珍貴的原始資料。所記有拔汗那國(今烏茲別克斯坦費爾乾納)、康國(今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師子國(今斯里蘭卡)、拂菻國、摩瞜國(今地未詳)、波斯國(今伊朗)、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石國(今烏茲別克斯坦塔什乾)、大食、朱祿國(末祿國,今土庫曼斯坦馬里)、苫國(今敘利亞)等國,包括今中亞及西亞各地。文中還記載了被俘後流落在大食國都亞俱羅的唐朝工匠中,那些金銀匠、畫匠、綾絹織工、造紙匠等的經歷,真實地反映出中國古代文化、工藝、技術的西傳過程。其對伊斯蘭教的記述至為簡要正確,有關大秦法(古羅馬律法)、尋尋法(襖教法典)等的記載也是十分重要的宗教史資料。從唐朝末期到北宋初期,阿拉伯商旅開始大量聚居於廣州(今廣東廣州)、泉州(今福建泉州)、洪州(今江西南昌)、揚州(今江蘇揚州)等地,多者達數萬人,均以“大食”之名見稱於漢文史籍。大食國商人都是伊斯蘭教徒,隨著他們的經商活動,伊斯蘭教也從大食國傳到了唐朝。今福建泉州就有北宋時期建立的中國最早的伊斯蘭清真寺“清淨寺”,城外有宋、元以來大食國人的墓石群(聖湖)。南宋時期學者周去非所撰的《嶺外代答》中,收錄有關波斯、阿拉伯等地記載多條,進一步增進了中國對大食情況的了解。宋理宗時期,學者趙汝適撰有《諸蕃志》,增補了周去非《嶺外代答》一書之不足。和中國不斷了解大食國的情況一樣,大食國也對中國情況有著日益增進的了解。公元851年,阿拉伯商人蘇萊曼寫下了東來中國的行記,此書被納入阿拉伯學者阿卜·札伊德所撰寫的《中國印度行記》之中。蘇萊曼和阿卜·札伊德對中國的典章制度、工藝製品、風土人情等皆有生動描述。此外,許多阿拉伯地理學家也留下了大食國方面關於中國的珍貴記載。
到大蒙古國蒙哥汗八年(公元1258年),成吉思汗的孫子孛兒只斤·旭烈兀率領蒙古大軍一舉攻陷了阿拔斯王朝的首都巴格達,阿拉伯帝國徹底滅亡。孛兒只斤·旭烈兀率軍返回中原時,掠挾了大批的阿拉伯俘虜作為隨軍奴僕,當時即稱其為“大食奴”,並以“大食”稱呼之,大多安置於窩闊台汗國屬地帕米爾地區,後演變成其姓氏稱謂,稱大食氏。至元朝中葉,大部分大食氏族人分別逐漸融合於漢族、蒙古族、回族之中,多改稱諧音漢字單姓為大氏、答氏、達氏、石氏、時氏、食氏、史氏、塔氏等,世代相傳至今。少部分留居於帕米爾高原地區的大食族人,逐漸演變成為今天新疆地區的少數民族塔吉克民族。

遷徙分布

大食氏屬於古老的阿拉伯姓氏,歷史悠久,今已不再,皆改稱諧音漢字單姓為大氏、答氏、達氏、史氏、石氏、時氏、塔氏、食氏等,分別融入各氏大家庭,多以塔什庫爾乾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塔什庫爾乾:“塔什庫爾乾”,系塔吉克民族語言,意為“石頭城堡”,因城北有古代石砌城堡而得名,位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緣。西靠帕米爾高原,南依喀喇崑崙山脈,與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國交界,為中國重要的邊境縣。塔什庫爾乾麵積為五萬二千四百平方公里,主要民族有塔吉克族、柯爾克孜族、維吾爾族、漢族等。境內地勢險要,群山環抱。東南有海拔86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喬戈里峰,北有海拔7565米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山前有葉爾羌、塔什庫爾乾等河。漢朝時期,塔什庫爾乾為西域蒲犁國屬地,又稱依耐國。北魏至唐朝時期為喝盤陀國,又稱渴盤陀國、烏秺國。唐朝時期為疏勒鎮下的蔥嶺守捉。宋、元時期屬於闐國。明朝時期屬於葉爾羌國。清朝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年),滿請政府設定蒲犁分防廳,隸屬於莎車府。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設立蒲犁縣,隸屬於喀什噶爾道,後改屬喀什行政區、喀什專區。新疆和平解放後,1954年9月17日成立塔什庫爾乾塔吉克自治縣,1978年後屬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專署。到1999年,塔什庫爾乾塔吉克自治縣轄一鎮、十一鄉、兩場,即塔什庫爾乾鎮、塔什庫爾乾鄉、提孜那甫鄉、塔合曼鄉、柯克亞柯爾克孜民族鄉、達布達爾鄉、庫克西力克鄉、班迪爾鄉瓦恰鄉馬爾洋鄉、大同鄉、布侖木沙鄉、麻扎種羊場、巴扎達西提牧林場。

堂號

石頭堂:以望立堂,亦稱于闐堂、莎車堂、蒲犁堂、塔什庫爾乾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