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事件

大阪事件是日本近代史上自由民權運動中一系列事件中的一個。1885年(明治十八年),大井憲太郎、小林樟雄等原自由黨員左派以及舊自由黨“有一館”壯士另闢政治改革蹊徑,計畫協助金玉均朝鮮開化黨人反攻朝鮮,渡海到朝鮮半島舉行暴動,以憲政在朝鮮建立獨立政權。因中心人物之一的磯山清兵衛脫離等使事情敗露,結果參與者139人在大阪長崎被逮捕,31人被判有罪入獄。大井憲太郎等的直接目的是想重興自由民權運動和推動立憲政治,但也反映出其國家主義傾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阪事件
  • 外文名:Osaka incident
背景,經過,影響,

背景

1884年12月4日,日本幫助朝鮮開化黨發動“甲申政變”,企圖以此顛覆守舊派政權,但僅過3天即被袁世凱所率領的清朝駐軍鎮壓,金玉均等開化黨人流亡日本。金玉均等人並不善罷甘休,而是圖謀東山再起。金玉均之前已訪問日本三次,在日本朝野建立了廣泛的人脈關係,他在政變失敗、亡命日本以後,積極利用這些關係展開活動,打算武裝反攻朝鮮。日本一些主張侵略擴張的民間或半官方人士,也希望利用金玉均達到他們的目的。據朝鮮密探張甲福(又名張殷奎)的報告及金玉均隨員白春培的供述,除了金玉均的老師——福澤諭吉以外,與金玉均保持聯繫並提供支持的還有後藤象二郎板垣退助副島種臣樽井藤吉等重要人物。玄洋社的頭目頭山滿曾到神戶拜訪金玉均,給予經濟上的資助,並回其老巢福岡籌集資金,準備協助金玉均反攻朝鮮。原自由黨大井憲太郎、小林樟雄等人亦蠢蠢欲動,終於釀成了大阪事件。

經過

小林樟雄曾任自由黨幹事,留學法國,早已與金玉均朝鮮開化黨人過從甚密。中法戰爭期間,自由黨首腦板垣退助後藤象二郎與法國駐日公使桑克維協商,企圖借款100萬日元支持金玉均等發動政變,就是依靠小林樟雄從中斡旋。金玉均在政變失敗、亡命日本以後,小林樟雄對其甚表同情,策動原自由黨領袖大井憲太郎出面購買武器,製造炸藥,準備舉兵渡海,幫助開化黨反攻朝鮮,奪取政權。他們從1885年5月開始策劃舉事,在籌集資金過程中,企圖唆使有一館的磯山清兵衛等“壯士”(其實是流氓)在神奈川縣大阪府向鄉村公所強搶金錢。受小林的委託,漢學者山本憲起草了“告朝鮮自主檄”。但就在渡海朝鮮的前夕,中心人物之一的磯山清兵衛變節告密而使計畫敗露,1885年11月,大井、小林在大阪,“壯士”們在長崎相繼被逮捕,隨後作為大阪國事嫌疑犯,在大阪名古屋的重罪裁判所開庭審理。結果,大井、小林被重懲,判服役9年,參加計畫的唯一女性景山(福田)英子,以運送爆炸物、外患罪,處以輕刑,監禁一年半,是為大阪事件。

影響

大阪事件是大井憲太郎、小林樟雄等原自由黨員左派單獨策劃的結果,金玉均自由黨首腦板垣退助等人並不表示支持。但是它一度引起了中日朝三國的高度關注,並在朝鮮國內引發恐慌。日本政府不得不對自由民權人士及金玉均等人加以限制,並成為日後流放金玉均的原因之一。
大阪事件是激進 民權論者在國內失去目標,轉而向國外尋求突破口的表現,並包含著向外國伸張國權的傾向,屬於自由民權運動的一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