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關橋

大關橋

大關橋,位於浙江省杭州市市區,東連麗水路,西連和睦路、趙伍路,是京杭大運河杭州段上著名的一座橋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關橋
  • 外文名稱:Daguan Bridge
  • 地理位置:浙江省杭州市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全天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大關橋,蚣蝮(bā xià)
  • 所屬類型:橋,路
大關橋地理位置,名稱由來,新大關橋,

大關橋地理位置


大關橋大關橋
大關橋

名稱由來

永安橋—中興永安橋
北新橋—喻陳橋—大關橋
卻說南宋紹興七年(1137年),距武林門北十餘里有一座危橋叫“永安橋”。它始建於北宋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是杭城北部北關鎮上最大的一座橋樑,對往來商旅和兩岸百姓的生活有著至關重大的意義。然而歷經36載的風吹雨雪侵,日曬人車壓,橋身已經嚴重受損。往來通行的人們面對這座危橋都很害怕,能繞行就繞行,繞不了的,便只好練飛毛腿,無人敢在橋上多停留半秒,唯恐橋會突然垮塌,頃刻間奪去卿卿性命。
那時,北關鎮上有一位叫陳德誠的長者,面對危橋,寢食難安。他不顧年邁,一次又一次對橋進行勘察,思考修複方案。同時,他也很清楚單憑其一己之力斷然無法完成修橋福民的心愿,於是聯契約輩餘慶施、宗宥等人,又找到一位叫梵海的和尚,相約四方募化。在他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知曉此事者亦皆相助。陳德誠為修復永安橋可謂是嘔心瀝血,他不僅充分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還親自監造。紹興八年(1138年)初春,從開工到竣工一年不到,新橋造成,並改名為:中興永安橋
中興永安橋何時何因更名為北新橋,史無詳實。不過,淳熙十四年(1187年),北新橋的叫法已經出現在有關文獻中。最確切的是《淳祐臨安志》卷七中的記載:“北新橋,元名中興永安橋(元,意即原來)。”此後,北新橋之稱,一直沿用到清代。
但在清代,北新橋並非只有一個名字,它同時還有別的叫法,如喻陳橋、大關橋。喻陳橋對於今天的人們而言,比較陌生,或許連許多老杭州人都沒有聽過,與此恰恰相反的,是大眾對大關橋之名的熟悉度。需要說明的是,今日的大關橋並非宋元明清時的北新橋原址。1955年,曾在原北新橋的基礎上重新建造,為單孔圓洞式;到了1995年,由於時代的發展和交通的需要,舊橋被拆除,南移約300米新建大橋——也就是今天的大關橋。
大關橋之名由來,源自明代在杭州設鈔關收稅。19世紀英國人庫克在《中國》一書中言及此地時,就有“‘新關’,又稱大關——既新又大的通關關口”之語。從永安橋到中興永安橋,再到喻陳橋、大關橋,在某種意義上,橋名的變化向我們展開了一幅北新關的“績優股成長圖”,它所據之地的優越性和重要性在歷史上越來越突出。
如今佇立大關橋北望,第一道河灣處東面即為北新關舊址,新造木碼頭旁,仿古旗迎風獵獵。百十年前北新關,不說名揚天下,亦屬一方之雄。而今,會意者又有幾人?

新大關橋

新大關橋為1991年運河整治時,在老大關橋橋上游所建。
大關橋
設計元素中圍繞"關"字運用了宋代兵器、龍、印章、門釘、蒲牢等,色彩以較暗的青灰色為主,營造肅穆、穩定的氛圍。在橋下公共空間,我們用北新關記、北新關四境圖說、北關八詠、大關橋記等點綴,在河中兩個橋墩四面刻了反映大關風貌的對聯。橋下休閒空間採用老石板鋪裝,顯示其古樸莊嚴。
大關橋已建成運行近20年,橋面人行道有部分受損現象,橋台台身有多處裂縫。此次整治包括橋樑的路面瀝青、伸縮縫密封條的更換,架空線路的上改下,路燈、電車桿的二桿合一,還包括更換富有文化底蘊的欄桿、橋墩和橋樑底面的裝飾,橋樑東、西側橋頭堡的矮牆和梯道施工,及橋下空間的開發利用。
相關現代詩
《黃昏又過大關橋》
任軒
落日盛產黑夜,我揀黃昏。
揀北新橋,北新鈔關和老大關橋的黃昏;
也揀明清國庫,腐官朽吏,落魄文人和夜航船的黃昏。
我柔腸萬千,卻給人虎視眈眈的印象。
我身上的石刀槍和橋頭牆是賊寇,
朝代和戰爭的黃昏。白雲中說來就來的憂傷,
像大碗餵豬的紅燒肉。而大兜,
我曾經的貧民窟鄰居,現在是美食街。
每天,漸向黃昏的人們堆滿黃昏後的此地。
我的一世祖約生於公元1132年,叫中興永安橋,
是我揀的第一個黃昏。
作為大運河杭州段家世最為顯赫的橋樑,
我在清風中寫下:
這條大河,因擁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時空跨度,
兼及牽育過無數空氣般的人、物、事,
而比閃電更像閃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