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裙帶菜

大連裙帶菜

大連裙帶菜,遼寧省大連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裙帶菜褐藻門,褐子綱、海帶目翅藻科裙帶菜屬。屬海藻類的植物,葉綠呈羽狀裂片,葉片較海帶薄,外形像大破葵扇,也像裙帶,故取其名。裙帶菜在宋代《本草》上稱菜莙薘,音變成裙帶菜。分淡乾、鹹乾兩種。裙帶菜是褐藻植物海帶科的海草,譽為海中蔬菜。大連裙帶菜自民國時期就開始人工種植,品質優異、色澤純正、口感鮮爽、營養豐富。

2010年09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大連裙帶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連裙帶菜
  • 產地名稱:遼寧省大連市
  • 品質特點:色澤純正、口感鮮爽、營養豐富
  • 地理標誌: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農業部公告第1459號
  • 批准時間:2010年09月13日
產品特點,品質特性,藥用價值,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大連裙帶菜地域優越、品質優異、色澤純正、口感鮮爽、營養豐富。
鹽漬裙帶菜(葉、莖)
(1)外在感官特徵:鹽漬裙帶菜葉一級品外觀:葉面平整,無病蟲蝕葉,無枯葉、暗斑、明顯毛刺、紅葉、花斑(允許帶有剪除花斑孔洞的選修菜);菜體規格:半葉基本完整(包括邊莖長10厘米,裂葉長20厘米以上的選修折斷菜),邊莖寬≤0.2厘米;色澤:均勻綠色;雜質:無明顯泥沙等外來雜質;氣味:具有海藻固有氣味,無異味;葉質:有彈性;選修折斷菜的比例:≤5%。鹽漬裙帶菜葉二級品外觀:無枯葉、紅葉;菜體規格:長度≥2.5厘米,邊莖寬≤0.2厘米;色澤:綠色或綠褐色或黃綠色或三種顏色同時存在;雜質:無明顯泥沙等外來雜質;氣味:無異味;葉質:有彈性。鹽漬裙帶菜莖一級品外觀:莖條整齊,無邊葉、莖葉;菜體規格:長度≥40厘米;色澤:均勻綠色;雜質:無明顯泥沙等外來雜質。氣味:無異味;莖質:脆嫩。鹽漬裙帶菜莖二級品外觀:莖條寬度不限,不允許帶邊葉;菜體規格:長度≥20厘米。色澤:綠色或綠褐色或黃綠色或三種顏色同時存在;雜質:無明顯泥沙等外來雜質;氣味:無異味;莖質:輕脆嫩,無硬纖維質。
(2)內在品質指標:大連鹽漬裙帶菜(葉、莖)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褐藻酸、粗纖維、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經常食用可增強肌體免疫力。其內在物質含量除水分、鹽分外,與乾裙帶菜葉相同(見“乾裙帶菜葉”內在品質指標)。
乾裙帶菜葉
(1)外在感官特徵:一級品外觀無枯葉、暗斑、鹽屑、明顯毛刺,呈墨綠色;二級品外觀無鹽屑,有輕微毛刺、花斑、暗斑、枯葉,綠色、綠褐色或綠黃色或三種顏色同時存在;一級、二級品均無泥沙、鐵屑、塑膠絲、雜藻等外來雜質,具有乾裙帶菜葉固有的氣味。
(2)內在品質指標:大連乾裙帶菜葉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褐藻酸、粗纖維、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經常食用可增強肌體免疫力。其主要內在指標為,每100克乾裙帶菜葉中含蛋白質15—25克、鈣800—1300毫克、鐵6—15毫克、粗纖維5—10克。
大連裙帶菜大連裙帶菜

藥用價值

裙帶菜的藥用價值早為古人認識,《本草綱目》在“海藻”條目中記載:“海藻有兩種:一種是馬尾藻生長於淺水中……;一種是大葉藻生長在深海中及朝鮮半島,葉子大如水藻。海人常以繩系腰,潛入水中採集。[氣味]苦、鹹、寒、無毒。[主治]癭瘤結氣,散頸下硬核痛,腹中上下雷鳴,下十二水腫。”近現代,經人們探索發現裙帶菜富含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食物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和抗癌物質等。

產地環境

大連市地處中國東北遼東半島最南端,東瀕黃海,西臨渤海,南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北依東北平原。海產品資源十分豐富,是聞名全國的海產品重點市,全市擁有海域面積23.6萬公頃,海水平均溫度12.1℃,最高25℃,最低1℃。大連海域潮差1.5—2米(最大4米至4.5米)。鹽度垂直分布一致,平均30—32‰,酸鹼度7.9—8.3。海水富含氨態氮、硝酸氮、亞硝酸氮、和磷酸鹽等營養鹽。屬具有海洋性氣候特點的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0.5℃,年降水量550—950毫米,全年日照總時數2500—2800小時。大連海域受黃海暖流影響,冬季不結冰,幾乎不受颱風侵擾,因此適宜裙帶菜大面積浮筏養殖。
大連裙帶菜大連裙帶菜

歷史淵源

大連裙帶菜來源於朝鮮。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關東州水產試驗場從朝鮮採集裙帶菜投放到大連老虎灘、菱角灣一帶海域試養,獲得成功。翌年,養殖的裙帶菜蔓延到周邊海區,生長十分繁茂。之後,日本殖民當局每年春秋兩季都僱傭朝鮮婦女潛水收割裙帶菜。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收穫鮮菜170多噸,為當時最高年產。
1961年,大連裙帶菜開始人工養殖。
1981年,大連裙帶菜開始大面積人工養殖。
20世紀80年代末期,大連裙帶菜養殖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大連引進日本先進的養殖技術和加工方法,使大連地區裙帶菜產量和質量大幅度提高。
20世紀90年代初,針對大連地區裙帶菜收穫期短、藻體小叢生長毛等問題,大連地區採用引進日本良種和將養殖浮筏向水深流大海區發展等措施,使裙帶菜養殖業出現飛躍,特別是全人工育苗技術的開發和大規模投入生產,從根本上解決了苗種退化問題,並有效控制養殖密度,極大地提高了大連裙帶菜產量、質量和在日本市場競爭力。大連裙帶菜因其蛋白質含量高、色澤綠、菜體厚,深得日本市場歡迎,且出口價格高於其他地區。

生產情況

2008年,養殖面積5696公頃,產量13.5萬噸,加工出口裙帶菜各種產品折合鹽漬品4萬噸,創匯4350萬美元,是大連地區主要出口創匯產品之一。
2010年,大連裙帶菜養殖總面積6000公頃。
大連裙帶菜大連裙帶菜

產品榮譽

2010年09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大連裙帶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大連裙帶菜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為大連市行政區內的甘井子區、金州區、旅順口區、開發區和長海縣。地理坐標為東經120°58′—123°43′,北緯38°43′—40°12′。

質量技術要求

1、裙帶菜養殖技術養殖區環境:海流速度在0.17米/秒—1.0米/秒,以0.6米/秒—0.8米/秒為好。透明度應在3米以上,水溫在2℃—20℃為適宜,水深10米—40米,其中25米-35米深的海區是高產區。養殖筏結構:單式筏筏身材料為聚乙烯等化學纖維繩纜,一般直徑為22毫米—30毫米,筏身長度60米—120米;橛纜材料規格與浮綆同,長度隨水深而異一般是水深的2倍(橛纜:水深=2:1);木橛採用刺槐、榆木等硬質木材,水淺流緩海區用直徑100毫米—150毫米,長度0.7米—1.2米的木橛(根據海區底質狀況,或用水泥砣子和沙袋);水深流急海區用直徑150毫米—200毫米,長度1.0米—1.8米的木橛;浮子分塑膠和玻璃浮子兩種,塑膠浮子直徑28厘米—30厘米,重量1.6千克左右,浮力12.5千克;玻璃浮子直徑30厘米-32厘米,重量2.0千克左右,浮力15千克;吊繩和綁浮子繩材料為聚乙烯繩,直徑3毫米—6毫米。單筏設定:單筏長60米—120米,行間距8米,水深小於20米的海區每排筏掛苗30-60吊,水深大於20米的海區每排掛苗40—80吊;單筏間距8米,每小區設單筏50台—100台,筏區之間留出航道40米—50米。根據海流的流向和流速確定方向。若流速不快則順流設筏;若流速快,則橫流設筏。確定筏身方向和長度後,根據海區底質在筏身兩端打木橛或下砣子固定筏身;養成管理:平掛苗繩,當水溫降到21.5℃以下,即9月上中旬,將垂掛苗繩拆開雙掛或單掛到浮筏上,吊距1米,初次平掛水層1.5米;養成方法:採取延繩式養殖和水平式養殖相結合的形式;養成密度:每根苗繩300—350棵苗;養成水層調節:初掛水層1.5米,隨著裙帶菜的生長分兩次提起。第一次在11月上旬,第二次在12月上旬,各上提0.5米;間、補苗:當苗繩上的苗密度過大時,應採取刮苗的方法間苗。當苗繩上出苗不好或有苗脫落時,應補苗;浮筏管理:筏子要做到勤管理,保持筏距、排距整齊、浮子均勻,及時調整絞纏苗繩,隨時清除大型貝藻;養成期的病害與防治:裙帶菜養成期的病害有“綠爛病”,病因是密度大、營養差、光照差,病狀為先於葉頂端出現綠爛,逐漸擴大到中肋。中肋潰爛後,整個葉片爛,並蔓延至生長部。通過降低密度,增加施肥量,淺水層養殖防治。還有“孔爛病”,病因是細菌等感染,病狀為先從藻體的裂葉尖端出現一些小孔洞。隨著病情的發展,孔洞增大,數量增多,藻體變軟、褪色,形成軟腐性病爛,最後使全藻體腐爛流失。沒有好的防治方法,只能通過降低密度的方法預防;收穫:收穫標準為菜體長80厘米以上,棵重0.2千克以上,莖寬2.5厘米以上。收穫時間1月上旬開始,4月上中旬結束。收穫採取間收的方法,擺洗,切去老化梢,應做到邊收邊管。
2、鹽漬裙帶菜加工技術原料菜清洗:用洗菜機將菜體附著的泥沙洗淨;漂燙:數量8—10噸/小時,水溫90℃;冷卻脫水:用自然海水冷卻後,用脫水機脫水;鹽漬:將脫水菜投入鹽池鹽漬,鹽量為菜量的35%—38%,時間不少於36小時;出池漂洗脫水:將鹽漬菜出池漂洗後,裝編織袋上垛脫水;精選包裝:脫水後的菜需經選別,挑出不合格菜,由檢質員檢驗合格後方能包裝,每箱淨重15千克,使用內徑546×270×147毫米的白色紙箱,內襯一層聚乙烯袋;封箱出庫冷藏:箱面上下蓋口用免水膠帶封閉。出口菜須經質檢部門檢驗簽發合格證後,方可出庫。冷藏溫度為-5—-15℃。
3、乾裙帶菜加工技術原料菜選擇:原料菜既鹽漬裙帶菜。將褐綠色原料菜平放在工作檯上,去掉雜質和黃菜葉、梗;脫鹽:將原料菜按200—230千克/鍋次或450—500千克/鍋次均勻投入脫鹽機,漂洗脫水:先用3%—7%濃度的鹽水人工手洗,再機械漂洗後用投入脫水機脫水;切斷:梳理展開裙帶菜均勻地向切斷機送菜,切斷量為400—500千克/小時;烘乾:將切斷的裙帶菜葉在乾燥機上烘乾,溫度控制在100—120℃,烘乾水分應小於13%;冷卻:在室溫下,置於不鏽鋼接菜槽內自然冷卻;精選: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在選別台上目視選別,第二次在傳送帶上目視選擇,將乾燥裙帶菜中的雜藻、異物挑選出來;質檢:對當日需包裝的成品全部進行質檢,包括是否有異物、成品規格及裝箱情況;稱重包裝:稱重後方可包裝,每袋淨重50克,±2克,紙箱底部、上部和內襯聚乙烯塑膠袋須用防水膠帶嚴密封貼。紙箱分大小兩種規格,小箱大箱都分五層排放,小箱每層20袋,大箱每層40袋,都正面朝上,排列平整,數量準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