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參(大連刺參)

刺參(傘形目川續斷科植物)

大連刺參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刺參(學名:Oplopanax elatus Nakai)是川續斷科刺續斷屬植物。多年生草本;莖單1或2-3分枝,高(10-)20-50厘米,上部疏被縱列柔毛。基生葉線狀披針形,長10-20厘米,寬0.5-1.2厘米。花莖從基生葉旁生出。假頭狀花序頂生。果柱形,長4-6毫米,藍褐色,被短毛,具皺紋,頂端斜截形。花期6-8月,果期7-9月。

分布於朝鮮、俄羅斯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吉林(長白山)。生長於海拔1400-1550米得落葉闊葉林下。

該種根、莖為強壯劑及興奮劑,它的興奮作用與人參相同,故有東北刺人參之稱。全植株均可入藥,主治神經衰弱、抑鬱症、老年痴呆、精神分裂、糖尿病、低血壓等。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栽培技術,主要價值,保護級別,保護現狀,瀕危原因,保護措施,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莖單1或2-3分枝,高(10-)20-50厘米,上部疏被縱列柔毛。基生葉線狀披針形,長10-20厘米,寬0.5-1.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成鞘狀抱莖,邊緣有疏刺毛,兩面光滑,葉脈明顯;莖生葉對生,2-4對,長圓狀卵形至披針形,向上漸小,邊緣具刺毛。
花莖從基生葉旁生出。假頭狀花序頂生,徑3-5厘米,含10花以上,有時達20花,枝下部近頂處的葉腋中間有少數花存在;總苞苞片4-6對,堅硬,長卵形至卵圓形,漸尖,向上漸小,邊緣具多數黃色硬刺,基部更多;小總苞鐘形,無柄,長8-10毫米,脈明顯,頂端平截,被長柔毛,並具長短不一的齒刺15條以上;花萼筒狀,下部綠色,上部邊緣紫色,或全部紫色,長7-9毫米,裂口甚大,達花萼的一半,邊緣具長柔毛及齒刺,齒刺數目一般為5,有時可達10枚以上,排列不規則;花冠紅色或紫色,徑7-9毫米,不整齊,稍近左右對稱,花冠管徑約3毫米,長2-2.5毫米,外彎,被長柔毛,裂片5,倒心形,長3-4毫米,先端凹陷;雄蕊4,二強,花絲較短,著生於花冠喉部;花柱高出雄蕊,柱頭頭狀。果柱形,長4-6毫米,藍褐色,被短毛,具皺紋,頂端斜截形。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400-1550米得落葉闊葉林下。喜生長於空氣濕度80%、鬱閉度0.5以上的林緣;喜排水良好,生長於具有一定坡度或懸崖峭壁的石縫中;土壤為暗棕色森林腐殖土,土層深厚肥沃。分布地帶靠近渤海和日本海,夏季受海洋季風影響,雨量充沛,氣溫與濕度適宜;冬季受大陸氣團控制,氣候寒冷,積雪深厚,結冰期長.該地帶年平均氣溫約為-2.9℃,最冷1月份平均氣溫約為-20.9℃,最熱7月份平均氣溫約為13.7℃,無霜凍期約為90天。
刺參伴生喬木主要有紅松、魚鱗雲杉、臭冷杉、長白落葉松、紅皮雲杉、東北紅豆杉、偃松、楓樺、岳樺、花楸、花楷槭、青楷槭等;伴生藤本植物有狗棗獼猴桃、東北雷公藤等;伴生灌木有西伯利亞刺柏、牛皮杜鵑、毛氈杜鵑、篤斯越橘、大葉小檗、瘤枝衛矛、光萼溲疏、東北山梅花、刺薔薇、長白薔薇、藍靛果忍冬、刺五加、東北茶藨、庫葉懸鉤子等;伴生草本有舞鶴草、山酢漿草、石松、北重樓、藍果七筋菇、嗩吶草、翼果唐松草、長白金蓮花、白山罌粟、杉蔓石松、星葉蟹甲草、北野豌豆、大葉章、小葉章等。

分布範圍

分布於朝鮮、俄羅斯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吉林(長白山)。北起烏蘇里江以東的錫霍特山南部,南至長白山脈,形成東北、西南走向的狹長分布帶。
刺參刺參

繁殖方法

無性繁殖:刺參的無性繁殖是可行的,但離開其適生的自然生態環境不易成活。刺參是淺根性樹種,無性繁殖時根莖不易埋的太深,最深不能超過3厘米,在濕潤土壤上2厘米即可,無性繁殖的最佳段是老齡段。刺參切乾移栽成活率較高,移栽一般不受苗齡影響,埋乾、扦插都能活,激素對扦插成活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以頂枝扦插成活率較高。

栽培技術

在採收方面可採收長滿細密毛刺的根莖部位,可於夏、秋季採收。
挖根:每年挖樹的兩個側面根。斷根處應距主根20厘米以外,選擇根徑1厘米以上的側根採挖,挖出的根洗淨後剝皮曬乾。加工成20厘米左右小段,曬乾後捆成小捆供藥用。也可採收後切成5厘米左右的小段,曬乾裝袋保存。
采葉:可在8月份,葉片展平而又鮮嫩時採摘,及時風乾。
割莖:在頭年秋落葉後,依據需要離地面5-10厘米割莖,按收購部門的要求加工即可。第二年春天可萌發新株。割莖時要適當的保留母樹。
采果:在7-8月,當果實變成黑紅色表示種子成熟,即可採收。採下的果實曬乾後去除枝梗、雜質,裝布袋或麻袋保存。如果留作種子,果實採下後應放在水中浸泡3天,再將種子搓出來,用水洗法清除果皮、雜質,洗淨種子,然後撈出置於曬架上晾乾備用。禁止用火炕或烘乾箱烘烤,以免種子烘熟,影響發芽率。

主要價值

該種根、莖為強壯劑及興奮劑,它的興奮作用與人參相同,故有東北刺人參之稱。全植株均可入藥,性味辛、苦、溫。可主治神經衰弱、抑鬱症、老年痴呆、精神分裂、糖尿病、低血壓等。

保護級別

保護現狀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第二批》(討論稿)——Ⅱ級。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易危。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植物部分)2004年——易危。列入《中國植物紅皮書》(第一冊)1991年9月——易危。列入中國吉林省一級保護植物。

瀕危原因

由於刺參藥用價值高,受經濟利益驅動,林區居民只顧眼前利益,長期過度採挖,不給種群復壯的機會,致使刺參種群資源受到嚴重破壞。另外,由於刺參的天然生長地域狹窄,自然更新時經常出現落蕾、落果等情況,導致種子結籽少或發育不良,加速了種群衰退。分布區域逐漸萎縮,種群數量不斷減小,影響到刺參種群的自然恢復,從而形成經濟瀕危物種。

保護措施

  • 調整林區產業結構及加強保護管理
以“天然林保護工程”和吉林省建設“中藥材基地省”為契機,加強產業結構調整,通過林下種植、仿生栽培等方式對刺參進行適度開發利用,可為珍稀瀕危野生藥用植物種群復壯提供良好的生態條件。
在刺參生長地直接建立小型保護區,可由省級林業主管部門統一協調管理,由當地森工企業負責保護刺參天然分布區域;將長白山自然保護區內野生刺參資源列入專項保護項目,通過修建圍欄,人員定點看護等強制措施,禁止任何人挖掘,杜絕人為破壞;未在自然保護區內及森工企業內生長的野生刺參,由所在地政府林業主管部門進行保護。通過這些措施,可有效地保護長白山區的野生刺參資源。
  • 開展科學研究,合理開發利用
關於刺參的研究報導很多,涉及了組織培養、有性繁殖、無性繁殖、醫藥等多個領域。用刺參新發嫩葉和頂芽對組培快繁培養基進行篩選,以刺參無根組培苗為試材,套用“促成休眠”法促使刺參無根組培苗在試管內落葉進入休眠狀態。在常溫自然光條件下,利用該法在試管內保存刺參種子資源達37個月;以刺參帶葉柄的葉片為外植體,對愈傷組織誘導、增殖、分化、生根及種質保存的最適培養基進行了篩選;對刺參進行了有性、無性、仿生栽培方面的研究,並取得了較好結果。醫療領域對刺參的研究廣泛,開發的片劑、針劑、中藥組方也較多,這些科研成果對於開展刺參的人工栽培、開發利用及種質資源保護起到了積極作用,可以有效地化解保護與開發的矛盾。由此可見,加強刺參的科研工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合理開發利用刺參資源是實現刺參資源保護的有效措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