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胞囊線蟲病

大豆胞囊線蟲病

大豆胞囊線蟲病是大豆種植期常見的線蟲病害。氣溫土壤條件等多種條件都可以導致這種病害的發生。這種病害可以導致大豆大面積減產,而且在中國各大豆類種植區都有發生。該病害可以通過噴灑農藥或者改善種植環境等方式防治。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大豆胞囊線蟲病
  • 別稱:月夜病、萎黃線蟲病及“火龍秧子”
  • 分布區域:中國各地均有發生
  • 英文病名:Soybean cyst nematode
  • 病原拉丁文名: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
  • 病原類別:線蟲
  • 危害對象:豆科植物,其次為玄參科植物
  • 危害部位:主要為害根部
病原形態特徵,生理生化特徵,侵染循環,發病條件,與溫濕度關係,與土壤類型的關係,栽培條件,危害症狀,防治方法,

病原形態特徵

胞囊線蟲的雌雄蟲形態不同,老熟雄蟲體細長線條狀,毛部多向腹側彎曲,體長1.33mm;老熟雌蟲體呈檸檬形,0.85×0.51mm,初白色後變為黃白色。
胞囊鴨梨狀,淺黃色至褐色,長0.6mm,表面有班紋。
卵長橢圓形,0.175×0.043mm,藏於胞囊或卵囊里。幼蟲分四期。
第一期幼蟲在卵殼內發育脫皮一次為仔蟲期;第二期幼蟲圓筒形,雌雄形態相似為侵染期;第三期幼蟲圓筒形,雌雄可辨;第四期雌蟲體形檸檬狀,雄蟲體形線條狀。

生理生化特徵

胞囊線蟲是喜溫、好氧動物。胞囊具有抗旱、抗寒、耐鹼、耐濕及抗微生物侵染的作用,一般胞囊在土壤中可存活3-4年,最長可達10年以上。土壤pH8.0的條件下,對胞囊線蟲並不影響。胞囊線蟲主要分布地0-20厘米耕層土壤中,20-30厘米土層中很少,30厘米以下耕層中極少。大豆胞囊線蟲有生理分化現象,截至1996年全國共發現7個生理小種,並認為4號小種致病力最強,3號小種致病力較弱,東北地區主要為1、3號小種。

侵染循環

此病系土壤傳播為主的少循環病害。大豆胞囊線蟲以卵在胞囊內於土壤中越冬。春季溫度在16°以上,卵發育孵化出2齡雌性幼蟲,從寄主幼蟲根毛侵入,在幼蟲根皮層內營寄生生活,經4次脫皮發育為雌成蟲。雌成蟲身體膨大後突破寄主根部的表皮,蟲體大部分露出體外,僅用口器吸著在大豆根上,即根上所見小米粒大小的白色球狀物。發育成熟並露出體外的雌蟲與土壤中的雄蟲進行交尾,完成1代的發育過程。
當遇到秋季環境不適合時包被卵的卵囊外膜變硬即線蟲胞囊。線蟲在土壤中僅能作短距離的移動,活動範圍很小。
線蟲的傳播,在田間主要是農業機械作業,如耕翻播種、中耕培土、收割等將病區土壤傳入無病區。其次是灌、排水以及大風對土壤風蝕引起沙、塵飛揚等。此外,黏附在種子上的胞囊(泥花臉豆)或種子中混有含線蟲胞囊的土粒、土塊,可作遠距離傳播。近些年中國開展的跨鄉、跨縣、跨省(自治區)遠距離機械作業(種、管、收)也是遠距離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

發病條件

胞囊線蟲病發生與土壤類型、土壤溫度以及耕作、栽培等諸多因子有關。

與溫濕度關係

氣溫在18-25℃之間發育最好,最適濕度為60-80%,過濕,氧氣不足,易使線蟲死亡。

與土壤類型的關係

過於粘重,通氣不良的土壤,不利於線蟲的存活。需要通氣良好的土壤,如沖積土、輕壤土、砂壤土、草甸棕壤土等粗結構的土壤和瘠薄少崗地等土壤中胞囊密度大,線蟲病發生早而重,減產幅度大。此外,在偏鹼性的土壤內,發生也重。

栽培條件

多年連種大豆的地塊,土壤內經蟲數量便逐年增多,為害也逐年加重,大豆產量也越來越低。

危害症狀

在大豆整個生育期均可為害。主要為害根部,被害植株生育不良,矮小,莖和葉變淡黃色,莢和種子萎縮癟小,基至不結莢。田間常見成片植株變黃萎縮,拔出病株見根系不發達,支根減少,細根增多,根上附有白色的球狀物(雌蟲-胞囊),也是鑑別胞囊線蟲病的重要特徵。

防治方法

1、選用適合當地的抗病品種。
2、與禾本科植物實行輪作,可基本消滅這一病害。
3、對於無病田,應嚴禁經蟲的傳入。通過種子檢驗,嚴防與杜絕機械作業等傳播線蟲。
4、加強營養,提高抗病性。施足基肥和種肥,早施追肥與葉面肥。
5、化學藥劑防治:
①種衣劑拌種,一般含有呋喃丹成分。
②土壤施藥,3%呋喃丹顆粒處理土壤。一般每公頃呋喃丹顆粒劑150-180千克。
6、生物防治
大豆保根菌劑每公頃所需大豆種子用液1500-2250ml拌種,以高劑量防效更好。也可每公頃1050千克與種肥混施。另外用豆豐1號生防顆粒劑,每公頃75-150千克,與種肥混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