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莊村(雲南大理州大理市下關鎮下轄村)

大莊村(雲南大理州大理市下關鎮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莊村,該行政村隸屬大理市下關鎮,地處下關鎮北邊,距下關鎮政府所在地13公里,到鎮政府道路為城市道路,交通方便,距市區13公里。東鄰洱海,西鄰劉官廠村委會,北鄰大理鎮;轄星莊自然村、北羅久邑自然村、南羅久邑自然村、大莊自然村、下末北自然村、下末南自然村、大村自然村、葭蓬自然村8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218戶,有鄉村人口5018人,其中農業人口5018人,勞動力286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999人。蔬菜種植是該村的主要產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莊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雲南大理州大理市下關鎮
  • 地理位置:地處下關鎮北邊
  • 面積:3.88平方公里
  • 人口:5018人
  • 海拔:1976米
概況,自然資源,農村經濟,基礎設施,人口衛生,特色產業,村務公開,文化教育,基層組織,新農村建設,發展重點,地圖信息,

概況

全村國土面積3.88平方公里,海拔1976米,年平均氣溫15.7℃,年降水量695.3毫米,適合種植蔬菜、糧食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892畝,人均耕地0.58畝,林地2900畝。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大莊村委會位於大8市下關鎮北部,全境呈長方形,村莊沿洱海湖畔由北至南依次分布。地勢西高東低,南高北低,相對平坦。蒼山18溪的黑龍溪、清碧溪、莫殘溪由西向東經大莊村委會流入洱海。人口密集,勞動力資源充裕;光、熱、水、條件較好,科學技術普及,土地利用率較高,是大理市蔬菜生產基地。
大莊村委會海拔1976米,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892畝,(其中水田2892畝)人均耕地0.58畝;擁有林地2900畝。年平均氣溫15.7攝氏度,年降雨量695.3毫米,無霜期較長,降雪極少。土質以沙質粘土為多,沙土次之,土壤偏酸性較多,中性次之,微鹼少數。年平均日照達50%,年平均相對濕度66%,氣候溫和,自然條件優越,適合種植蔬菜、糧食等農作物。
大莊村委會主要從事農業、建築業、交通運輸、批零售貿易、加工業及其他一些非農產業,經濟較為活躍。
大莊村委會所轄8個自然村都以白族人口為主,民風淳樸,具有濃厚的民族氣息,傳承了大本曲,白族洞經古樂等白族的文化。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312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442萬元,占總收入的18.6%;畜牧業收入644萬元,占總收入的4.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6224頭,肉牛126頭);漁業收入119萬元,占總收入的0.9%;第二、三產業收入9725萬元,占總收入的74.1%;工資性收入192萬元,占總收入的1.5%。農民人均純收入5323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9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06人(占勞動力的3.7%),在省內務工249人,到省外務工71人。

基礎設施

截止2011年底,該村已實現能電、通水、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全村有481戶通自來水,有737戶飲用井水。有737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60.5%)。有1218戶通電,有118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21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96.8%、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15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58戶(分別占總數的95%和37.6%)。
該村到鎮道路為城市道路;進村道路為柏油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65輛,拖拉機136輛,機車232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2892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892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積0.58畝。
到2011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8戶;裝有太陽能農戶78戶。全村有8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有8個自然村已通路;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5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61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339戶,鄉村人口5305人,其中男性2638人,女性2667人。其中農業人口5305人,勞動力3197人。該村以白族為主,其中白族5129人,漢族164人,其他民族12人。到2011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650人,占人口總數的5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5303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4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278平方米,有鄉村醫生5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13公里。該村建有公廁3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施場地14個。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往省內。2011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0451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8%。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蔬菜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無公害蔬產業。擁有專業合作組織1個,其中,已民登記註冊1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農戶數104戶。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1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14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997.68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 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有固定資產57.1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方式公開。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3236平方米,擁有教師24人,在校學生404人,距離下關鎮中學0.5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771人,其中小學生404人,中學生367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8個,圖書室8個、業餘文藝宣傳隊8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全村有8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有8個自然村已通路;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5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61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總支部1個,下設8個黨支部,共有黨員153人。其中少數民族黨員15人。黨員總數中男黨員124人、女黨員29人。村委會由總支書記杜陸林、村主任楊澤雄、副主任張炳松,委員楊旭鳳、趙雄鷹、楊壽組成,下設8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8個,共青團員130人。

新農村建設

2011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 700萬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

發展重點

加大培訓力度,加強農戶的種植水平,創造出自己的的生態品牌。到2011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8戶;裝有太陽能農戶78戶。全村有8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有8個自然村已通路;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5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61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

地圖信息

地址:環海西路與046鄉道交叉口東100米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