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茸毒蛾

大茸毒蛾

大茸毒蛾,Dasychira thwaitesi Mooer,為鱗翅目毒蛾科茸毒蛾屬的一種昆蟲。分布於在廣西、廣東、雲南等省區都有分布;寄主植物有龍眼、荔枝、芒果、人面果、台灣相思等多種,幼蟲咬食寄主植物的葉片。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大茸毒蛾
  • 拉丁學名:Dasychira thwaitesi Mooer
  • 別稱:苹葉縱紋毒蛾、苹毒蛾、苹紅尾毒蛾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亞門:六足亞門
  • :昆蟲綱 insecta
  • 亞綱:有翅亞綱
  • :鱗翅目
  • :毒蛾科
  • 亞科:古毒蛾亞科
  • :茸毒蛾屬
  • :大茸毒蛾
  • 分布區域:廣西、廣東、雲南等省
形態特徵,成蟲,幼蟲,蛹,生活習性,防治方法,農業防治,人工防治,藥劑防治,

形態特徵

成蟲

雌蟲體長21-26毫米,翅展70-75毫米。觸角雙櫛狀,櫛齒棕黃色。足脛節和跗節有黑褐色斑,其餘為灰白色。腹部灰白色。前翅灰白色上稀有黑褐色小鱗點;亞基線黑色不甚清晰;內線黑色向內斜至A1脈折角外彎;橫脈紋新月形,灰白色,但不甚明顯,黑邊;外線黑色,端線和亞端線黑褐色;緣毛白色。後翅白色,翅脈淡黃色,橫脈灰黑色。

幼蟲

末齡幼蟲體長45-48毫米,胸寬8-9毫米。頭部和足黃白色,身灰白或灰綠色。體被灰黃白、檸檬黃或黃黑色混雜的茸毛,茸毛長短不一,小刺狀。第1-4腹節背面中央各有一橫置的背刺;第1、2腹節背面節間有一深黑色大斑;第8腹節背面中央有一束帶小刺長毛斜指後方,檸檬黃色。

雌蛹體長約19毫米,胸寬8毫米左右;雄蛹體長14-15毫米,胸寬5。4-6毫米。初蛹為淡白色,後漸變成黃褐色;頭、胸背面和中胸小盾片上的剛毛較濃密,深黃褐色;翅芽末端不伸至第4腹節後緣;腹部第4-7節的腹面為淡黃色,第8-10節為黃褐色。
大茸毒蛾幼蟲圖大茸毒蛾幼蟲圖

生活習性

廣西南寧地區一年於3-12月均有幼蟲取食活動。幼蟲3齡前喜群居生活,3齡後分散活動和取食轉綠後的葉片;老熟幼蟲在寄主植物上吐絲粘連葉片和茸毛,結成一個長60-65毫米、寬30-50毫米的鬆散蛹繭,在其中化蛹。為害範圍:在廣西、廣東、雲南等省區都有分布;寄主植物在龍眼、荔枝、芒果、人面果、台灣相思等多種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注意果園清潔,剷除園中雜草,惡化其生活環境條件,以減輕為害。

人工防治

結合中耕除草和冬季清園,適當翻鬆園土,殺死部分蟲蛹;也可結合疏梢、疏花,捕殺幼蟲。

藥劑防治

對蟲口密度較大的果園,在果樹開花前、後,酌情噴灑90%晶體敵百蟲或80%敵敵畏乳油800-1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或10%氯氰菊脂乳油2500-3000倍液,或1558817或30%雙神乳油2500-3000倍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