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結豆

大結豆

大結豆(學名:Macrotyloma axillare (E.Mey.) Verdc.)是豆科硬皮豆屬植物,多年生草本。主根明顯,側根發達,根瘤極多。莖具茸毛,莖蔓性或匍匐。三出複葉,葉片大,綠色或暗綠色。總狀花序,在葉腋的短花梗上有3朵花,花略顯綠色至黃色。莢果較長,有茸毛,稍有彎曲,長3-5厘米,寬6毫米,內有種子2-5粒。種子卵圓形,褐色,千粒重7.5-8.5克,每千克種子有11-13萬粒。

原產於非洲、亞洲、大洋洲、印度洋和中東。中國1974年從澳大利亞引入,在廣東,廣西等省、區栽培。大結豆性喜溫暖多濕的氣候條件,適於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而又全年無霜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生長。

大結豆既可以作飼草,又能保冷水土,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世界,中國,繁殖方法,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主根明顯,側根發達,根瘤極多。莖具茸毛,莖蔓性或匍匐,長達2-3米,能纏繞它物生長。三出複葉,葉片大,綠色或暗綠色,中葉片稍大,卵圓形,長3-5厘米,寬3厘米,葉上被有少量有光澤短柔毛。總狀花序,在葉腋的短花梗上有3朵花,花略顯綠色至黃色,長1.2-1.5厘米,花小。莢果較長,有茸毛,稍有彎曲,長3-5厘米,寬6毫米,內有種子2-5粒。種子卵圓形,褐色,千粒重7.5-8.5克,每千克種子有11-13萬粒。

生長環境

大結豆性喜溫暖多濕的氣候條件,適於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而又全年無霜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生長。根系發達,較為耐旱,即使乾旱也生長良好。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土質肥厚,排水良好的壤土和砂壤土為最好。過於潮濕或地表積水生長不良,嚴重寸根部發育不良或腐爛。

分布範圍

世界

非洲:安哥拉、波札那、蒲隆地、喀麥隆、衣索比亞、加納、幾內亞、肯亞、馬拉威、莫三比克、納米比亞、奈及利亞、盧安達、塞內加爾、獅子山、索馬里、南非、史瓦濟蘭、坦尚尼亞、多哥、烏干達、薩伊、尚比亞、辛巴威。
亞洲:斯里蘭卡。
大洋洲:澳大利亞、巴布亞紐幾內亞。
印度洋:葛摩群島、馬達加斯加、模里西斯、留尼旺島。
中東:沙烏地阿拉伯、葉門。

中國

中國1974年從澳大利亞引入,在廣東,廣西等省、區栽培。

繁殖方法

大結豆以春季點播為宜。行距40-50厘米,穴距40厘米,每穴下種3-5粒,播深2-3厘米。播種量每畝0.25-0.3千克。與禾草混播建立人工草地時,每畝禾草種子0.5千克,大結豆種子0.2-0.25千克,二者混合後再與5千克細沙或乾綱上混合播種。撤播或條播。
大結豆大結豆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大結豆雖耐貧瘠土壤,但為提高產量,要選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種植。植前,要犁翻和耕耙,耕深達到18-20厘米。翻地前每畝施堆、廄肥1000-1500千克和過磷酸鈣15-20千克作基肥。平畦種植。畦寬2米,畦與畦之間保留一條25厘米寬的走道,以便於操作和管理。
播種管理:播後7-10天,全面檢查苗情,如果發生缺苗,或出苗稀少,每平方米不足5株時要及早補播。如果補播地面已經乾硬,要用齒耙耙松後再播種。在播後的30-40天,如果發現小苗黃淡、生長緩慢,多是土壤缺肥所致。特別是未施基肥,地勢較高和土壤乾旱貧疥,及早追肥尤為重要。每畝追施尿素5-7千克(最好趁下小雨施下),促進幼苗健壯,迅速颶高覆蓋度,增強競爭能力。最好每收割1-2次後,就追施氮肥和磷肥一次,追肥後隨即灌水,是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品質的重要措施。

主要價值

大結豆適應性廣,與雜草競爭力強,病蟲害少,再生產力也強,既可以作飼草,又能保冷水土,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大結豆產量較高,每畝可產鮮草1000-1500千克。營養價值也很高,鮮的乾物質含量為18-20%。乾物質中粗蛋白質15.4-18.5%,粗脂肪2.5-2.8%,粗纖維25-27.5%,無氮浸出物47.5-49.2%,粗灰分7.2-7.7%。大結豆為纏繞植物,可與非洲狗尾草,青綠黍、大黍等禾草混播,供建立割草場或放牧地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