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賊

大眼賊

大眼賊,民間對黃鼠類的俗稱。因眼大而突出,偷食農作物,故有“大眼賊”之稱。穴居在疏鬆的土壤中,吃農作物和野生植物,會傳染鼠疫。

基本介紹

  • 分類:屬齧齒目,松鼠科,黃鼠屬。
  • 形態特徵:身體細長,毛灰黃色,眼大而突出
  • 居住環境:穴居在疏鬆的土壤中
  • 食物:農作物和野生植物
  • 類別:哺乳動物
簡介,形態特徵,生活環境,分布範圍,生活習性,繁殖,危害,防治,大眼賊,

簡介

陸生哺乳動物, 眼大而突出,因偷食農作物,故有“大眼賊”之稱。包括黃鼠達烏爾黃鼠、蒙古黃鼠、草原黃鼠、豆鼠子、禾鼠等。屬哺乳動物。身體細長,毛灰黃色,鼻尖淡紅色,上下唇和眼圈白色,眼大而突出。穴居在疏鬆的土壤中,吃農作物和野生植物,會傳染鼠疫。另,魚友對普通河蝦的暱稱。因眼大而且生有兩隻強有力的鉗子,而被冠以該稱號。雜食性,能吃掉小型魚類和其它類型的小河蝦。
大眼賊大眼賊

形態特徵

黃鼠體型中等,略似家鼠,但眼大而突出;外耳退化,僅留殘跡;四肢均衡,前爪銳利,中指尤其發達,是挖洞穴的有利工具。 中等黃鼠的體長一般200—250mm,體重200—450g,尾長為體長的1/5—1/3,頭大,雌體具乳頭5對。背毛深黃色,雜有黑褐色毛,腹部、體側及前肢外側為沙黃色。尾末端間有黑白色環。眼眶四周具白圈,耳殼黃色。顱骨橢圓形,吻端略尖,眶上峪基部的前端有缺口,無人字嵴。門齒狹扁,後無切跡。牙端整齊。
大眼賊大眼賊
本屬種間體型差異較大,最大者為北美大黃鼠,體長43~54厘米,尾長17.4~26.3厘米;最小者為北美小黃鼠,體長16.7~23.8厘米,尾長3.2~6.1厘米。毛色差異亦甚顯著,尤其在北美洲,不少種類具有明顯的斑點或條紋。

生活環境

主要棲息於荒漠、半荒漠草原、農田附近、墳地和溝谷堤岸。少數種類如長尾黃鼠可生活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區。

分布範圍

分布於伊朗、阿富汗、蘇聯。黃鼠屬約30種,分布於北美洲、歐亞大陸。一般所說黃鼠多指黃鼠屬中的動物。 黃鼠屬在中國分布有6種,其中達斡爾黃鼠廣布於中國東北、華北及西北部分地區,。

生活習性

白天活動,喜溫暖而避炎熱。出洞後善直立眺望。活動範圍一般不超過100米。除發情交配期外,喜單獨棲居,洞穴構造複雜。分常住洞和臨時輔洞,臨時洞內無窩巢,且多達幾至十幾個。常住洞通常只有一個洞口,洞口光滑完整,直徑7—8cm,洞口前有土丘和足跡,周圍無糞便,洞道長2.9—4.3m,洞深1.1—1.4m,無倉庫,不貯糧。雄巢球狀,雌巢盆狀。一年中半年活動,半年休眠,即冬眠。活動範圍300—500m。黃鼠挖掘力強,遇敵害時,能迅速地“打牆”逃避。視覺、嗅覺、聽覺靈敏,記憶力強,警惕性高。黃鼠不喝水,以草本植物的綠色部分為食,亦吃農作物的幼苗,有時吃草根和某些昆蟲的幼蟲。

繁殖

每年繁殖1次,春季發情交配,妊娠期約28天,每產6~8仔。

危害

黃鼠危害農作物,破壞牧業草場,喜食植物的多汁液幼嫩部分,常使作物的管心被成片抽掉;秋季食灌漿乳熟期的種子,使禾苗大量枯死。又是鼠疫菌的主要攜帶和傳播者,為重點殺滅對象之一。

防治

(1)精耕細作,平整土地,經常剷除地頭、路旁等處雜草,輪作倒茬,機耕深翻地。
大眼賊大眼賊
(2)灌水法:對於沙土中的黃鼠洞,在水中摻些粘土灌,效果較好。
(3)4月份,黃鼠已全部出蟄並進入繁殖盛期,且此時食料缺乏,採用毒餌法效果最好。
(4)6—7月植物生長茂盛的夏季,黃鼠食物充足,此時最好選用熏蒸法效果好。具體做法同黑線姬鼠
(5)有條件的地區可採用LB型滅鼠管,效果好。

大眼賊

大眼賊肥碩,皮光毛亮,它們俗稱“大眼賊”,通常生活在草原下的黃土洞裡,在林中乾燥之處也偶爾能見到,體形比野鼠肥胖得多。
在草原上的大眼賊在草原上的大眼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