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霜霉病

大白菜霜霉病

大白菜霜霉病是由寄生霜霉引起的、發生在大白菜的病害。以葉片發病為主,其次是莖、花梗和種莢。感病以後葉正面產生水漬狀褪綠斑,後發展為黃褐色,由於病斑擴大常受葉脈限制而呈多角形斑。天氣潮濕時,葉背面產生白色稀疏的霉層,病斑連片時,常造成大白菜葉片變黃枯死。

大白菜霜霉病是大白菜的主要病害,在中國各地均有發生,其中在西北地區大白菜霜霉病發生最為嚴重,在病害流行年份損失可達40-50%。大白菜霜霉病的發生與氣候條件、品種抗性、栽培措施等均有關,其中的氣候條件影響最大。

針對大白菜霜霉病的發病規律和條件,在防治上應採取加強栽培管理為主,選栽抗病品種、化學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措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白菜霜霉病
  • 外文名:Chinese cabbage downy mildew
  • 別名:白黴病、霜葉病、龍頭病
  • 病原:寄生霜霉
  • 為害部位:葉片、莖、花梗、種莢
  • 為害作物:大白菜
病原特徵,為害症狀,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農業防治,化學防治,

病原特徵

大白菜霜霉病病原為寄生霜霉(學名:Peronospora parasitica (Pers.) Fr.),屬鞭毛菌亞門、霜霉科、霜霉屬。菌絲無色、無隔。菌絲上長出的孢囊梗從氣孔伸出,重複的二叉分枝。孢子囊長圓形或卵圓形。卵孢子球形。
病菌喜溫暖潮濕的環境,適宜發病的溫度範圍7-28℃;最適發病環境為日平均溫度14-20℃,相對濕度90%以上;最適感病生育期蓮座期至採收期,發病潛育期3-10天。菌絲體發育最適溫度為20-24℃,而孢子囊形成和萌發的最適溫度為7-16℃,侵入適溫16℃。在黑暗條件下產孢數量多且快,光照對孢子囊的萌發有促進作用。孢子囊和卵孢子的萌發均需高濕條件。

為害症狀

大白菜在生長的每個階段均會發生大白菜霜霉病,植株各部位均會受害,但以葉片受害最為嚴重,其次是莖、花梗和種莢。幼苗期發病葉片背面出現白色霜霉狀物,正面無明顯症狀,嚴重時葉片、幼莖變黃枯死。成株期一般先從外部葉片開始發病,最初葉片正面出現淡綠色或黃綠色斑點,發病中期病斑逐漸擴大,色澤也轉為淡黃或淺褐色,病斑擴展受葉脈限制而呈多角形或不規則形。發病後期病斑變成黃色或黃褐色。進入包心期,若環境條件適宜,病情發展很快,病斑迅速增加,葉片自外向內逐漸變黃乾枯,最後只剩一個葉球,有風吹或行人在地里走動時會起“白煙”。留種株莖部、花梗染病時病部肥腫彎曲畸形,俗稱“龍頭拐”,種莢受害時果實結籽少或不結籽。病部均會長出白色霜霉狀物。

侵染循環

在中國北方,病菌以卵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越夏或菌絲在種株體內越冬。雨天或灌溉時通過水飛濺傳到植株上,萌發後生出芽管,從氣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寄主組織,引起初侵染。隨之發展成為菌絲,在細胞間隙擴散,引起寄主組織病變,從病變部位產生孢囊梗和孢子囊,孢子囊通過氣流傳播,引起再次侵染,導致病害蔓延。種株體內越冬的菌絲體在翌年春天也可從內部長出孢囊梗和孢子囊,引起再次侵染。

流行規律

大白菜霜霉病的發生與氣候條件、品種抗性、栽培措施等均有關,其中的氣候條件影響最大。
  • 天氣因素:大白菜霜霉病的發生流行與溫濕度關係最為密切,病害發生和流行平均氣溫16℃左右,相對濕度在85%以上,16-20℃時擴展最快。一般雨水多,日照不足,多霧,重露,或忽冷忽熱,晝夜溫差大,田間濕度大,病害易流行。
  • 管理條件:土壤黏重、低洼積水,早播,過密、通風不良,大水漫灌,連作,包心期缺肥、生長勢弱以及生長前期病毒病較重的地塊往往病害發生嚴重。一般大白菜連座期至包心期發病重。田間感染病毒病的植株,容易發生大白菜霜霉病,病毒病流行的年份,大白菜霜霉病也容易大發生。
  • 品種因素:白幫型品種、包心型品種抗病性差。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 選用抗病品種:這一點很重要,有時將兩類品種種植在同一塊菜田裡,感病品種一片狼藉,而抗病品種卻並無大礙。生產上推廣的夏冬青、熱抗白北京106號、中白、雙冠、青慶、豫白1號、北京4號、北京26號、北京88號、北京100號、青愧169、雙青156、城陽青、天津青麻葉、開原白菜、躍進1號,青麻葉品系816-812等較抗 大白菜霜霉病。
  • 適期播種:實踐證明,早播比晚播發病重,但晚播往往影響包心,使產量降低。所以,要根據當地氣候做到適期播種。比如北京市郊播種適期為8月3日至7日。
  • 改革種植方式:在中國,南方一般採用深溝高畦栽培,而北方一般採用帶狀等行距種植;北京郊區進行改革,採用寬窄行種植方式,留打藥行,收到良好的效果。留打藥行還便於大白菜封壟後噴藥防治病害和通風透光,好處多。可採用“六留一”或“四留一”的寬窄行,不僅防病效果好,而且可避免打藥操作過程中造成大白菜損傷。
  • 加強水肥管理:要施足底肥,增施磷、鉀肥。早間苗,晚定苗,適度蹲苗。小水勤灌,雨後及時排水。蓮座期採取以促生長為主,及時澆水,滿足其生長所需水分,包心前、中期,可噴施植保素6000-9000倍液或糖尿液(紅糖:尿素:水=1:4:100,早上噴,噴在葉片背面),可提高植株抗病力。同時加強澆水追肥,使大白菜提早結球包心,又可防止早衰。
  • 清潔田園:苗期發病了,在間苗、定苗時應清除病苗,拉秧後也要把病葉、病株清除出田外深埋或燒毀,並深翻土壤,可減少病菌在田間傳播。

化學防治

  • 藥劑拌種:用種子重量0.4%的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或0.3%種子重量的阿普隆(瑞毒霉)35%拌種劑拌種。
  • 噴藥防治:發病初期開始噴藥。綠亨二號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每畝每次50千克; 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畝每次50千克;70%代森錳鋅500倍液,每畝每次50千克。當大白菜病害混合發生時,可採用混合用藥,起到一噴多效的作用。當大白菜霜霉病與大白菜黑斑病混合發生時,每畝選用綠亨二號可濕性粉劑40克加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00克混合加水40-50千克噴霧,5-7天噴一次,連噴2-3次;當大白菜軟腐病或大白菜黑腐病與大白菜霜霉病混發時,每畝選用綠亨6號可濕性粉劑40克加農用鏈黴素可溶性粉劑30克加水40-50千克,噴霧5-7天一次,連噴2-3次;當與大白菜軟腐病、大白菜黑腐病與大白菜黑斑病混發時,每畝選用綠亨6號可濕性粉劑40克加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克加農用鏈黴素可溶性粉劑30克混合加水40-50千克噴霧,5-7天一次,輪換施藥效果更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