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

《大理州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是由該政府部門在大會上所作出的政府工作的年度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理州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
  • 報告主體:大理州人民政府
  • 性質:文案
  • 內容:2009年 目標實現2010年 十大工程
報告內容,亮點工程,

報告內容

全年完成生產總值406.8億元,增長12.3%,其中一產、二產、三產分別增長6%、15%和13.8%。財政總收入完成67.6億元,增長12.6%,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1.6億元,增長14.4%;一般預算支出首次突破百億元,達到102.1億元,增長36.1%。
加大重點項目建設力度 固定資產投資強勁增長
抓住擴大內需機遇,爭取到中央和省擴大內需項目380項、資金14.2億元,千方百計籌措項目配套資金5.2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17.3億元,增長33%。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重大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大麗鐵路建成通車,大瑞鐵路建設加快推進。關巍公路進入路面鋪築,雞足山旅遊公路、上關至北五里橋公路建設步伐加快,大麗高速公路、祥姚公路、躍龍公路開工建設。實施了902公里29個鄉鎮通鄉油路、1234公里141項鄉村公路通達工程建設。
夯實農業基礎 農村經濟平穩發展
全州農業總產值預計實現177億元,增長13%。糧食總產量達139.2萬噸,增長3%,連續五年實現穩定增長。改造中低產田地24萬畝。建成農村供水工程264件,解決12.7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實施1139個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獎補項目。全面完成1.4萬戶農村居民地震安全和農村危房改造任務。農村勞動力培訓力度加大,轉移富餘勞動力7.4萬人。解決了6萬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
發揮骨幹產業優勢 工業經濟企穩向好
抓好結構調整和重點企業幫扶,工業經濟在全省率先止跌回升。完成工業總產值374.3億元,增長13.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增22戶達178戶,實現增加值91億元,增長16.2%。力帆駿馬、祥雲飛龍位居全省百強民營企業前列。
努力培育內需市場 消費旅遊持續升溫
建成標準農家店350個。城鄉消費市場繁榮活躍,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0.4億元,增長16.3%。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1.1%。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25.5億元,增長24.9%。商品房竣工71.7萬平方米,增長144.4%;銷售97.8萬平方米,增長134%。家電、汽車、機車下鄉銷售6.7億元,兌付補貼6783萬元。
旅遊二次創業步伐加快,蒼洱片區旅遊產業發展和改革綜合試點工作全面啟動。旅遊重點項目建設穩步推進,環球嘉年華等高星級酒店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喜洲古鎮、雙廊古漁村開發加快,蒼山大索道、《希夷之大理》實景演出項目啟動建設。全年接待國內外旅遊者超過千萬人次,實現旅遊社會總收入92.3億元。
創新體制機制 發展活力不斷增強
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全面完成,配套改革順利展開。完成州、縣市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編制上報工作。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行政機關和參公管理事業單位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改革、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改革有序推進。
對外開放和合作水平逐步提升。招商引資工作成效顯著,引進州外實際到位資金74億元,增長47.7%。招商引資工作名列全省第三名。
不斷創新融資方式,拓寬融資渠道,金融支持力度加大。金融機構年末存款餘額為470億元,增長23.6%;貸款餘額為317.6億元,比年初增加68.9億元,增長27.7%。
推進城鎮發展 “兩保護兩開發”步伐加快
城鎮規劃建設得到加強。滇西中心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基本完成,物流、教育、醫療、交通、旅遊5個專項規劃編制同步展開。完成115平方公里縣城以上城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啟動了10個鄉鎮和184個村莊規劃編制。實施城鎮基礎設施建設112項,完成投資4.7億元。全州新增建成區面積6平方公里,城鎮綠化覆蓋率為23%,城鎮化率達31%。
“兩保護兩開發”取得新進展。洱海流域36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全面啟動。上關、喜洲、雙廊等重點集鎮污水處理工程開工建設。啟動實施鄉村清潔工程,新建30個村落污水處理系統和7378戶庭院污水處理設施,建成10座中溫沼氣站。恢復建設2100畝濕地。國家水專項洱海項目順利啟動。海西“百村整治”首批41個村、三塔景觀核心區整治和“空心村”改造試點進展順利。鳳儀工業園區、物流園區建設穩步推進,力帆駿馬年產2萬輛重卡等一批重大工業項目投產,5戶大型倉儲企業入駐園區。
加強環境資源保護 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明顯
“七彩雲南保護”大理行動穩步推進,生態州建設規劃編制完成,滇西北生物多樣性保護6縣市生態建設規劃編制順利進行。洱海保護治理力度加大,洱源生態文明試點縣建設步伐加快,洱海水質總體保持穩定。雲龍沘江污染治理取得進展。洱源西湖被命名為國家濕地公園。
加快社會事業發展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中國小辦學條件明顯改善,新建校舍22萬平方米,排除D級危房17.9萬平方米。全面落實城鄉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新建10個鄉鎮文化站和142個農家書屋。廣播和電視覆蓋率分別達95%和98%。醫療保障覆蓋面不斷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3.3%,年人均籌資標準達100元。
認真實施“貸免扶補”政策,新增城鎮就業2.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2%。發放城鎮、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2億元和1.7億元,分別增長19%和64%。
城鄉居民收入穩步提高,人民生活不斷改善。開工建設廉租住房37.3萬平方米,竣工21.6萬平方米,解決了4320戶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實施國有林區棚戶區改造647戶。
重視民主法制建設 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依法治州工作得到加強。“五五”普法紮實推進。完成旅遊條例起草工作。嚴格依法行政,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事項61項。全面落實責任政府、陽光政府四項制度。
文明大理示範工程建設啟動實施,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廣泛開展。
2010年 政府工作更加注重民生
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四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八屆八次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省委建設綠色經濟強省、民族文化強省和面向西南開放的橋頭堡的目標,按照“爭當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州、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旅遊二次創業生力軍、滇西城鎮化進程領跑者”的要求,堅持生態優先、農業穩州、工業強州、文化立州、旅遊興州、和諧安州的發展思路,加大軟環境建設力度,鞏固回升好勢頭,大力調整經濟結構,著力提高發展質量,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努力推動全州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的各項目標任務。
目標鼓舞人心
全州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建議為:生產總值增長10%以上;財政總收入、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分別增長10%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以上;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以上,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8%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4%以上。
“五堅持”構建人民滿意政府
一是善用法治手段組織經濟運行,管理社會事務。二是運用民族區域自治權力,加強地方性法規和政策的起草制定工作。三是改進行政執法方式,突出以人為本,實現文明執法。四是規範行政行為,充分保障公民依法享有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五是拓寬行政爭議解決渠道,高度重視和解、調解、複議、訴訟等各項工作,有效化解行政糾紛。六是增強接受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的自覺性,切實加強政府內部的監察、法制、審計等專項監督。
堅持權責統一 建設責任政府
一是對公民反映的各項訴求,嚴格實行首問責任。二是對上級安排部署的工作和對社會、公民作出的服務承諾,堅決落實,不打折扣。三是進一步簡化辦事程式,實行限時辦結,提高辦事效率。四是對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行為,嚴格行政問責。
堅持信息公開 建設陽光政府
一是嚴格執行重大決策聽證制度,規範決策行為,提高決策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二是實施重要事項公示制度,廣泛接受人民民眾的監督。三是推行重點工作通報制度,及時採納合理意見,推動工作落實。四是強化政務信息查詢工作。
堅持改革精神 建設創新政府
一是樹立創新理念。二是把握創新重點。充分發揮廣大民眾的主體作用,調動社會各界參與加快經濟發展和完善社會管理的積極性、創造性。積極探索村民自治和社區自治的有效途徑。
堅持從嚴施政 建設效能政府
一是推行行政績效管理制度。建立政府績效評估體系和評價機制,開展重點建設項目專項督查和審計,加強對民生專項資金的監督管理,強化重點工作效能評價。二是推行行政成本控制制度。堅持厲行節約,實現出國(境)、公務用車購置經費零增長,會議、慶典、論壇和外出考察經費壓縮20%。三是推行行政行為監督制度。強化關鍵崗位和重點環節管理,完善重要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制度,加快推進項目代建、代理。完善政務網路電子監察系統,提高監督效能。加強廉政建設,有效預防腐敗行為發生。四是推行行政能力提升制度。強化目標管理,提升服務水平,搭建服務平台,提高政務效率。

亮點工程

2010年十大亮點工程
著力推進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項目建設
建立健全項目實施責任制,全力保障項目建設用地,拓寬項目融資渠道,加快項目實施進度,確保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60億元以上。
加快推進一批在建項目。配合推進大麗高速公路、大瑞鐵路等國家重點項目建設。完成關巍公路、上關至北五里橋公路、蒼山大索道、大理滇西技師學院一期項目建設。加快環洱海生態公路、雞足山旅遊公路、躍龍公路、祥姚公路、彌渡果河公路建設。
啟動實施一批新建項目。開工建設麗江機場至鶴慶縣城一級公路。實施6個項目171公里通鄉油路建設、152個項目1200公里通達工程建設。
儲備爭取一批基礎項目。配合做好大理至普洱、大理至永勝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做好滇西國際機場、城際軌道交通、引水濟洱、滇西北生物多樣性保護繁育(大理)中心等重大項目的前期工作。
著力推進農村經濟持續發展
完成21萬畝中低產田地改造任務。加大山區“五小”水利建設和乾支渠防滲處理力度,提高有效灌溉能力。認真實施水利血防、農村安全飲水工程,解決12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加強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全年培訓農村勞動力8萬人,轉移就業6萬人。
切實抓好糧食生產。抓緊制定出台糧食中長期增產計畫綱要。實施糧食高產創建示範40萬畝,扶持冷涼山區種植地膜包穀35萬畝,推廣間套種120萬畝、水稻精確栽培示範10萬畝。力爭糧食總產增長2%以上。
加大對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扶持力度,促進優勢農業產業化基地建設。種植菸葉39萬畝,完成114萬擔菸葉收購任務。種植無公害蔬菜50萬畝、特色水果50萬畝、薯類25萬畝,改造低產桑園3萬畝。推進地理標識產品保護和地理標識認證商標的申報、管理工作,提高農產品競爭力。力爭全年出欄生豬352萬頭、肉牛47萬頭、肉羊129萬隻,存欄奶牛13.8萬頭。
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實施好102個貧困村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圓滿完成扶貧開發五年行動計畫。加大對山區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的扶持力度。扶持12個民族團結示範村發展。
著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
大力實施工業強州戰略,推進發展方式轉變,努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水平,力爭全年工業總產值增長15%以上。
推進重點工業項目實施。加快大理捲菸廠50萬標箱技改、雲南白藥大理製造中心等23個在建項目建設進度,儘快開工建設鶴慶三德水泥擴建、祥雲紅蜘蛛礦業技改等43項重大工業發展項目。
加強工業園區建設。強化規劃引導,最佳化產業布局,建設特色園區,做強、做大、做優重點工業園區,促進優勢特色工業產業集聚發展。
積極支持科技創新。認真實施重點產業創新、企業重大技術改造和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等工程。對新認定的省以上技術中心或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新獲得省以上名牌產品、馳名商標的企業給予獎勵。
加快工業結構調整。鼓勵支持生物醫藥、乳業、機械製造等重點骨幹企業引進戰略合作夥伴,增強競爭力。推進“礦電結合”,加強資源整合和區域合作,提高資源保障度。積極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
扶持中小企業和非公經濟發展。健全中小企業創業輔導、公共信息、融資擔保、技術創新、維權減負等服務平台,重點扶持小企業加快發展。
著力推進以旅遊業為重點的服務業發展
加快旅遊二次創業步伐。儘快完成蒼洱片區旅遊產業發展和改革綜合試點規劃編制,啟動實施一批重點建設項目,增強蒼洱景區核心競爭力。完成《希夷之大理》實景演出項目建設。加快環球嘉年華、大理古城提升及喜洲古鎮、雙廊古漁村開發等重大項目建設。開工建設大理王宮博物院。做好蒼山世界地質公園申報工作。力爭全年接待國內外旅遊者增長8%以上,旅遊社會總收入突破100億元。
積極培育會展創意產業。辦好三月街民族節、國際蘭花茶花博覽會、洱海開海節、大理國際影會、漾濞核桃節等節慶活動。積極爭取省級、國家級專業性會展和國際國內有影響的常設性論壇落戶大理,努力把大理打造成為重要會展基地。
發展壯大商貿物流業。完成滇西建材物流配送中心、大理物流園區貨運樞紐站、滇西成品油儲備庫等項目前期工作,啟動實施雲南物流集團產業開發、昆鋼物流商貿城等一批建設項目。繼續實施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成350個標準農家店,完善農村商業網路。
著力推進以滇西中心城市建設為重點的城鎮發展
抓好規劃編制。完成滇西中心城市總體規劃和交通、物流、教育、醫療、旅遊5個專項規劃的上報審批。完成大理市、巍山縣、漾濞縣城市總體規劃修改和海東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加快村莊規劃建設管理條例的起草工作。啟動100箇中心村、重點自然村建設與整治的規劃編制。
加快城鎮建設。做強1+6城市群,做優南澗、永平、雲龍、劍川、鶴慶5個門戶縣城。切實抓好海西整治,加大海東開發力度。
加強城市管理。創新城市管理手段,推進城市綜合管理。重視規劃宣傳,推進規劃實施,強化規劃執法,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抓好大理市國家級園林城市創建和各縣省級園林縣城創建活動,建設一批各具特色的宜居城鎮。
著力推進以洱海保護治理為重點的生態文明建設
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完成《中國大理洱海流域低碳經濟試驗區戰略規劃》編制,爭取將洱海流域列為國家和省低碳經濟試驗區。創建一批循環經濟企業和生態產業園區。實施好重點節能減排項目和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控制能耗總量。新建戶用沼氣池8000戶,節柴改灶9000戶。
堅定不移保護洱海。抓好洱海流域面源污染防治和主要集鎮污水收集處理項目實施,加強糞便資源化利用和農戶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實施好入湖河道治理、洱海東區湖濱帶生態修復、新一輪“三退三還”工程。加快上關至北五里橋綜合管網、下和至觀音閣截污乾渠建設。加強洱源生態文明試點縣建設,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旅遊業和清潔能源產業。
積極發展森林生態產業。編制完成全州中低產林改造規劃。新植核桃156萬畝、紅豆杉2萬畝。
加強環境資源保護。實施好“七彩雲南保護”大理行動計畫,加快生態州及滇西北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縣市創建工作。加強水環境污染防治,抓好洱源西湖國家濕地公園和劍川劍湖、鶴慶草海等濕地建設,加大雲龍沘江污染治理力度。
著力推進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
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積極穩妥推進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鞏固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成果,全面推進配套改革。深化農村金融改革,推進農村擔保方式創新,健全農業風險保障機制。全面完成州、縣市政府機構改革。
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抓住雲南實施面向西南開放橋頭堡戰略的歷史機遇,認真研究潛在優勢,爭取布局一批重要交通、物流項目和新興產業。不斷開拓新的出口市場,力爭全年進出口總額增長10%以上。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把握國家產業調整機遇,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切實抓好招商項目儲備和推介,創新招商方式,引進一批有資金實力、有核心技術、有管理優勢的戰略投資者和產業項目。確保引進實際到位資金增長20%以上,力爭全年招商引資突破100億元。
著力推進財政金融保障能力建設
提升財政保障能力。加大財源培植力度,推動新項目投產達效,培育新興財源和後續財源。嚴格預算管理,壓縮一般性支出,確保擴大內需、重大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項目建設以及保障民生的資金需求。
積極爭取金融支持。深化銀政、銀企合作,引導州內金融機構最佳化信貸結構,加大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力度,力爭新增貸款80億元以上。
著力推進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認真落實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鞏固“兩基”成果。完成25.1萬平方米中國小校舍安全工程建設,推進校點布局調整,改善農村和貧困地區辦學條件。深化高中階段教育改革,推動職業教育發展,抓好大理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籌建工作。
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加強醫療急救指揮和基層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培養引進高素質人才,提升醫療衛生機構服務水平。健全完善城鎮職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貧困人群醫療救助體系。鞏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成果,人均籌資標準提高到140元。向城鄉居民提供年人均15元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繁榮文化體育事業。加強民族民間文化研究和文物保護,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挖掘和整理工作。加快實施鄉鎮綜合文化站和基層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加強勞動技能培訓,鼓勵自主創業,擴大就業和再就業,新增城鎮就業2.1萬人。重視失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啟動實施6個縣級敬老院建設。
加強人才、科技和人口計生工作。強化各類人才隊伍建設。認真實施科技創新八大工程。重獎有突出貢獻的科技創新人才。
加大惠民工作力度。認真實施好扶貧開發、愛心圓夢、廉租住房、農村危房改造、校舍安全、農村安全飲水、35萬畝地膜包穀、醫療衛生服務、農機下鄉、節能惠民等10項惠民工程。
著力推進和諧社會建設
推進民主法制建設。主動接受州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主動接受州政協和社會各界的民主監督。廣泛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意見、建議。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組織的橋樑紐帶作用。加強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切實做好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
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深入開展文明大理創建活動,實施好十大創建工程,傾情打造“人文大理、幸福家園”。
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加強安全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健全監管防控體系,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隱患排查整改,切實抓好道路交通、消防、煤炭生產、尾礦庫運行、危險化學品、特種設備、食品藥品加工等重點領域的安全生產。
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重視社會管理創新,深入開展平安創建活動,依法防範和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增強人民民眾安全感。打好新一輪禁毒防艾人民戰爭。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加大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力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