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光緒皇帝宣戰諭旨

大清光緒皇帝宣戰諭旨光緒二十年(農曆甲午年,公元1894年)大清德宗皇帝發布的宣戰詔書,中日甲午戰爭日本語:日清戦爭/にっしんせんそう)正式拉開序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清光緒皇帝宣戰諭旨
  • 年代:清朝
簡介,詔書(原文),意義,

簡介

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公曆7月25日,日本背信棄義,在朝鮮附近公海突襲中國軍艦和運兵商輪,不宣而戰,爆發了“豐島海戰”, 並於7月30日占領朝鮮牙山。清政府被迫對日作戰。8月1日(農曆甲午七月初一),清政府光緒皇帝頒布上諭對日宣戰。

詔書(原文)

詔書全文如下:
宣戰諭旨宣戰諭旨
光緒二十年七月初一日內閣奉上諭:朝鮮為我大清藩屬二百餘年,歲修職貢,為中外所共知。近十數年來,該國時多內亂;朝廷字小為懷,疊次派兵前往勘定,並派員駐紮該國都城,隨時保護。本年四月間,朝鮮又有土匪變亂,該國王請兵援剿,情詞迫切;當即諭令李鴻章撥兵赴援,甫抵牙山,匪徒星散。乃倭人無故派兵突入漢城,嗣又增兵萬餘,迫令朝鮮更改國政,種種要挾,難以理喻。我朝撫綏藩服,其國內政事向令自理;日本與朝鮮立約,系屬與國,更無以重兵欺壓,擅令革政之理。各國公論,皆以日本師出無名,不合情理,勸令撤兵,和平商辦;乃竟悍然不顧,迄無成說,反更陸續添兵。朝鮮百姓及中國商民日加驚擾,是以添兵前往保護。詎行至中途,突有倭船多隻,乘我不備,在牙山口外海面開炮轟擊,傷我運船。變詐情形,殊非意料所及!該國不遵條約,不守公法,任意鴟張,專行詭計,釁開自彼,公論昭然。用特布告天下,俾曉然於朝廷辦理此事,實已仁至義盡;而倭人渝盟肇釁,無理已極,勢難再予姑容。
著李鴻章嚴飭派出各軍,迅速進剿,厚集雄師,陸續進發,以拯韓民於塗炭;並著沿江、沿海各將軍督撫及統兵大臣,整飭戎行,遇有倭人輪船駛入各口,即行迎頭痛擊,悉數殲除,毋得稍有退縮,致於罪戾。
將此通諭知之。
欽此。

意義

宣戰“上諭”指出,日本“無故添兵,突入漢城”,繼而在“牙山口外海面,開炮轟擊,傷我運船”。“該國不遵條約,不守公法,任意鴟張,專行詭計,釁開自彼,公論昭然”。 “上諭”揭露了日本侵略的罪行,有理有據,說明這場戰爭的罪責全在日本帝國主義一方。
同時,光緒帝命北洋大臣李鴻章:"著李鴻章嚴飭派出各軍,迅速進剿"。
同日,日本明治天皇也下詔書對中國宣戰,甲午戰爭正式開始。中日宣戰後,歐美各主要國家,除俄國外,皆先後通過報刊、記者招待會等形式聲明局外中立。
大清光緒皇帝宣戰諭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