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果萍柴

大果萍柴

喬木,高5—10(—20)米,胸徑達45厘米;小枝灰或褐色,幼時密被星狀鱗片,老漸脫落。幼葉兩面無毛,葉革質,橢圓狀卵圓形至卵圓狀長圓形,先端銳尖至漸尖(稀鈍而內四),基部銳尖至鈍,長3—7厘米,寬1.5—3厘米,全緣或近先端具1—3個硬尖鋸齒,無毛。產於西疇、麻栗坡、廣南、富寧700—1500米的石山灌叢或常綠林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大果萍柴
  • :植物界
  • :雙子葉植物綱
  • :雙子葉植物綱
  • :雙子葉植物綱
  • 金縷梅科
  • 蚊母樹屬
  • 所屬卷:Distylium Sieb. et Zucc.
  • 花期:4—5月
  • :6—7月成熟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文獻資料,

形態特徵

幼葉兩面無毛,葉革質,橢圓狀卵圓形至卵圓狀長圓形,先端銳尖至漸尖(稀鈍而內四),基部銳尖至鈍,長3—7厘米,寬1.5—3厘米,全緣或近先端具1—3個硬尖鋸齒,無毛,表面亮綠色,背面較淡,乾時轉褐色,中肋表面下陷,背面隆起,側脈約5對,表面微下陷或不顯,背面相當細但隆起,邊緣略網結,細網脈不顯;葉柄長5—10毫米,密被星狀絨毛或鱗片。穗狀花序腋生,長1—2厘米,果時長達3厘米,具1—2果,序軸疏生星狀鱗片;苞片及小苞片多變,長約3毫米,密被銹色星狀毛或無毛;雄蕊少數,花絲極短;花葯橢圓形,長達3毫米,先端有尖突;子房長約1.5—2毫米,密被銹色絨毛;花柱花達5毫米,疏被星狀毛。蒴果橢圓狀卵圓形,長約1.5厘米,密被污黃色星狀鱗片或絨毛。開裂時尖端叉開,有長約2毫米的尖突。

生長環境

700—1500米的石山灌叢或常綠林中

分布範圍

產於西疇、麻栗坡、廣南、富寧。

主要價值

與原種的區別為幼葉兩面無毛,成熟時葉較狹小,通常全緣,蒴果通常較大,長約1.5厘米。萍柴(原種)產我國浙江、安徽、福建、廣東、廣西。根治手腳浮腫。果和樹皮可提栲膠。

文獻資料

中文名:大果萍柴
文獻來源:Distylium myricoides Hemsl. in Hook. f. (1907) et in Fedde (1908); Guill. (1914), Chien (1927), Walk. (1944).
var. macrocarpum C. Y. Wu, var. nov.
A typo recedit foliis juvenilibus utrinque glabris, maturitate angustioribus mino -ribusque, semper integris, capsulis semper maioribus, c. 1.5 cm longis.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