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東門清真寺

大東門清真寺

大東門清真寺是雲南的清真古寺之一,始建於始建於民國十九年(1930年)盤溪鎮。大東門清真寺總面積為1732多平方米,整體建築為典型的伊斯蘭教建築風格。寺中有禮拜殿,石鼓等景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東門清真寺
  • 地址:雲南省華寧縣盤溪鎮
  • 郵編:652801
  • 現任教長:馬培堯
歷史沿革,規模建制,建築特點,風格特點,主要建築,交流合作,經文學校,經堂教育,地理交通,

歷史沿革

大東門清真寺前身為始建於民國十九年(1930年)的東門清真寺。改革開放後,由於信教民眾增加,原來的東門清真寺無法容納和滿足穆斯林民眾宗教活動需要,1985年經坊內信教民眾申請,由華寧縣政府批准,將東升街原盤溪鎮靴鞋廠房劃出,作為大東門清真寺的新禮拜殿。1995年,坊內信教民眾自籌資金,將臨街五間土木瓦房拆除,在原址興建了三層磚混結構的綜合樓。1998年,由坊內信教民眾自籌資金,拆除舊禮拜殿,原址擴建禮拜殿,於1998年動工,1999年竣工。2002年,經華寧縣委統戰部、民宗局和盤溪鎮政府支持以及民眾自籌資金,購買毗鄰清真寺的原盤溪糖菸酒公司舊廠房。

規模建制

禮拜殿為三樓一底框架結構,總建築面積1226平方米,除二樓、三樓為禮拜殿外,還包括了餐廳和沐浴室。現清真寺占地面積1732平方米,建築面積3292平方米,環境幽靜,設施齊全。

建築特點

風格特點

以莊嚴、神聖、肅穆、幽靜為總的審美特徵。由禮拜大殿、講經堂、宣禮樓、學房和沐浴室幾大部分組成,禮拜大殿為其主體建築。。
用白、藍、綠等冷色布置大殿,體現了穆斯林喜歡的審美心態。在重點裝飾的天棚聖龕飾以彩畫和金色花卉等圖案,還嵌磚雕、掛金匾。在大殿以外的地方,或精雕細刻、或雕樑畫棟、或置以香爐、屏風,使寺院充滿富麗堂皇的氣氛。還採用博古圖案、梅竹圖案、吉祥動物圖案或阿拉伯文字作裝飾,使寺院既富麗堂皇,又具有莊嚴神聖的宗教氣氛。

主要建築

禮拜堂木雕:這是大東門清真寺精華建築裝飾藝術的主要體現形式之一,除此之外還有磚雕和石雕。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木雕內容豐富,有山水樹木、花草鳥魚、珍禽異獸、樓台亭閣、人物故事、伊斯蘭經文等。其中最大的看點是這些木雕還濃縮了中國傳統的民間典故,比如從右至左依次為“書香門弟”“雙龍騰雲”“鯉魚抱蓮”“喜鵲鬧梅”“香繞臥榻”裡邊還有“五福拜壽”“二龍戲珠”“鴛鴦荷花”“一步三孔橋”“群獅舞繡球”“鯉魚跳龍門”“古剎鐘聲”“鹿鶴同春”等象徵吉祥幸福的圖案。都是人們喜聞樂見的傳統故事,這些木雕是用整塊木頭雕刻而成的。它的絕妙之處不僅在於這些圖案,而在於它是雙面透雕,如果是浮雕並不希奇,稀奇的是這個“透”字是兩面都雕透,露出“空”來,更難的是兩面雕刻的故事圖案不同,既要空,又要找準兩面的粘著點,其難度之大顯而易見,據前來考察的專家表示,像這樣的透木雕刻非常罕見,他們還沒有發現國內清真寺有和這相同的木雕飾物,所以十分珍貴。這些圖案雕刻手法細膩逼真,立體動感、栩栩如生。這是古代勞動人民用形象的畫面表征抽象的理想、意願和情感的一種獨特的藝術手法,用刀和鑿塑造出各式各樣的直觀動感的藝術形象,達到了雅俗共賞的美妙境界,也說明了吉祥平安、趨利避害,棄惡揚善是包括穆斯林在內的中華民族亘古永恆的追求和願望,是時代精神,民族精神的一種體現,蘊藏著十分寶貴的史學價值和美學價值。

交流合作

經文學校

2010年9月22日在盤溪大東門清真寺舉行掛牌儀式。大東門清真寺經文學校負責人、清真寺管委會主任王瑞麗主持掛牌儀式,管委會成員、阿訇、當地告姆以及外地客人參加了揭牌。
發展民族文化是安定和諧的黏合劑,通過加強民族文化發展,
大東門清真寺
促進了雲南對外文化交流與合作,加深了各族人民的相互了解,達到了增進友誼、擴大共識、增強互信的目的,有利於為雲南省橋頭堡建設營造安定和諧的邊疆文化環境。
大東門清真寺經文學校的成立,對盤溪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是盤溪民族聚集區的需要,也是盤溪各民族的迫切願望,更是玉溪民族團結進步的需要,通過盤溪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帶動全市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發展。

經堂教育

清真寺在原雲南省民委主任王連芳的關心下,於1990年開辦了經堂教育,1998年教學、宿舍樓建成後,開始招收全日制經文班學生,並先後有9位老師在清真寺經文班任教。多年來還開辦中老年班、中國小寒暑假學習班,在信教民眾中普及和提高伊斯蘭文化知識。在雲南省統戰部、雲南省宗教事務局的關心和支持下,經雲南省玉溪市宗教事務局批准,2010年9月大東門清真寺經文學校掛牌成立。大東門清真寺經文學校的成立,是伊斯蘭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重要舉措,對提高盤溪當地穆斯林民眾素質,增強政策和法律意識,維繫正常宗教活動,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起到了積極作用。
在1998年開展創建模範清真寺活動中,被華寧縣委統戰部評為縣級“五好清真寺”。截至2010年,清真寺穆斯林教親前往沙特麥加朝覲者共14人,其中男哈吉8人,女哈吉6人。現清真寺由本坊馬培堯任教長,管委會成員由本坊全體穆斯林教親民主選舉產生。清真寺管委會始終把發揚中國穆斯林愛國愛教優良傳統,加強與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維護社會穩定作為工作的重點。清真寺一直堅持伊斯蘭教遜尼派哲赫忍耶學派傳統行持,堅守伊斯蘭教傳統,堅持履行伊斯蘭教“念、禮、齋、課、朝”五大功修,舉行每年伊斯蘭教的重大節日活動。在做好清真寺工作的同時,還積極開展與各穆斯林國家的友好往來,先後接待了埃及、敘利亞、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沙烏地阿拉伯等多個穆斯林國家交流團,樹立了新中國穆斯林對外的嶄新形象。
撫今思昔,清真寺全體坊民將堅定不移地繼承和發揚伊斯蘭優良傳統,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新的貢獻。

地理交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