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御製玄教樂章

大明御製玄教樂章

大明御製玄教樂章是明成祖朱棣所作的道教經韻樂章,採用傳統的工尺記譜法記譜,全曲分為三個樂章,共載有道曲十四首。該樂章無論詞章的章法結構,還是音樂的旋律形態、風格乃至唱誦形式,均套用了宮廷祭祀雅樂,可說是別具道樂特色的宮廷祭祀樂章,使武當山成為“皇室家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明御製玄教樂章
  • 樂音譜寫:採用傳統的工尺記譜法記譜
  • 樂譜章節:全曲分為三個樂章
  • 樂譜共載:共載有道曲十四首
  • 章法結構:還是音樂的旋律形態
  • 樂章祭雅:別具道樂特色的宮廷祭祀樂章
樂章簡介,樂章淵源,

樂章簡介

宋代由於皇室重視和保護道教,因此在繼承隋唐舊樂的基礎上,又對道教音樂進行了規範,便出現了道教音樂(聲樂)譜集《玉音法事》,金全真派創立後,逐步形成了具有全真派特色的各種法事音樂。明代在進一步吸取民間音樂基礎上又制新的道教樂章《大明御製玄教樂章》,清代全真派出現了道士演唱的統一的經韻《全真正韻》,並流傳至今。當今泰山道觀仍在演唱具有地方特色的全真派經韻“十方韻”。
大明御製玄教樂章
根據明代道教音樂譜集《大明御製玄教樂章》(採用工尺譜記譜,共收道曲14曲)、《大明玄教立成齋醮儀》《大明御製玄教樂章》及《聖母孔雀明王經》等有關道教音樂的記載,明代道教音樂既有承襲唐宋元三代之舊樂,又吸收了南北曲音樂的新制道曲,甚至把《清江引》《一定金》《採茶歌》等皆吸收入曲中。

樂章淵源

明清時代,隨著中國社會意識形態的變化,儒、佛、道,三教合流的趨勢日漸上風。反映到音樂上,民間寺院道觀在日常生活中採用的儀式音樂,佛、道、俗三者已經不加區別。根據明代道教音樂譜集《大明御製玄教樂章》 把民間小令皆吸收入道曲中。
這種現象在佛教音樂中也是一樣。如上所述,自梁武帝蕭衍起,佛教就開始用清商樂形式演奏佛曲,唐宋之後,則大量吸收南北曲音樂。例如現在保存最早的寺院手抄譜本棗北京智化寺“音樂腔譜”。在中國北京,有一座十分著名的寺院“智化寺”,它初建於明代正統十一年(1446年)。這座寺院的主人王振,是明代宮廷中最有權勢的閹官之一,智化寺就是他的家廟。寺院中豢養著一批演奏笙管樂藝僧,他們師徒相傳,一代又一代,到1953年音樂學家們對該廟採訪時,按廟裡的輩分排定,寺院裡的和尚們已傳至第二十七代。寺院的藏經閣中保留著一本抄於1694年的樂譜。這些曲譜所用的譜字保持著非常古老的寫法,最為重要的是,寺院裡的藝僧們仍然可以演奏這些樂曲,並可以韻唱全部的樂譜。這說明,這些音樂作品已經至少流傳了三百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