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抬桿

大抬桿

大抬桿,dà tái gǎn,一種比火槍大的土槍。《中國民間故事選·義和團戰落垡》:“財主都有保家護院的大抬桿。這大抬桿比洋槍凶得多。” 張希平 《雁翎隊》:“他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拿起打野禽的大抬桿(大型土槍),駕著槍排(打水禽用的一種小船)和漁船,組成了一支水上游擊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抬桿
  • 拼音:dà tái gǎn
  • 定義:一種比火槍大的土槍
  • 注音:ㄉㄚˋ ㄊㄞˊ ㄍㄢˇ 
基本資料,歌謠,白洋淀,

基本資料

如今,在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裡,就有兩座架在小船上的“大抬桿”。只見它黑紅色槍筒,兩米來長。在它的旁邊,立著一塊說明牌,上面寫著:“大抬桿,鐵製品,烤爐鍛打盤槍筒,根粗直徑5-8厘米,槍口直徑3-5厘米,槍體全長2.5-3米。裝火藥2-4兩,填鐵砂或棗核釘1-3斤。用粗黑香在信口點火.雙桿並用,信口相對,接連發射。殺傷距離100-150米,扇面20-30米,擊中掌面5-10粒,50米近處可穿透人體或船板。日寇稱掃帚炮。”
大抬桿
雁翎隊打擊日軍的"大抬桿"槍
雁翎隊使用的"大抬桿"槍
這把"大抬桿"槍本來雁翎隊使用的"大抬桿"槍
這把"大抬桿"槍本來是冀中白洋淀水鄉人民打獵用的土造火槍。槍身全長為2.4米,口徑約20毫米,槍管長為2.2米。它的構造極其簡單,由槍管和槍托兩部分組成。兩道鐵箍把槍管與槍托結合在一起。槍舌的尾端處有一個火門,射擊時用火繩點火引發。抗日戰爭時期,白洋淀水上游擊隊--雁翎隊使用"大抬桿"槍打擊日本侵略軍,發揮了很大威力。
大抬桿

歌謠

當時在白洋淀流傳著歌誦雁翎隊的歌謠:
雁翎隊,是神兵。
來無影,去無蹤。
葦塘裡邊拉戰線,
打得鬼子叫祖宗。
雁翎隊,是神兵。
端崗樓像拔大蔥。
過去火槍打大雁,
現在專打鬼子兵。

白洋淀

白洋淀位於京、津、保(定)三角地帶的南端,河北省中部。它是方圓幾百平方公里的一片淺水湖泊,連線著大清河與海河,是保定與天津之間的一條重要水上通道。淀內蘆葦叢叢,盛產蓮藕,是北方著名的魚米之鄉。在抗日戰爭時期,白洋淀成為冀中平原抗日游擊隊的活動區域。
1938年,日本侵略軍占領了白洋淀,在白洋淀周圍到處修築炮樓,設立據點,使白洋淀的廣大人民民眾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然而,白洋淀的廣大人民民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拿起大刀、長矛、"大抬桿"槍等土造原始武器,奮起抗擊日本侵略者,組織成立了白洋淀水上游擊隊。因為游擊隊在勝利返航時,常把幾十條小船排成一字或人字形,宛如大雁在高空飛行時的隊形,所以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雁翎隊。他們利用白洋淀的河湖港灣,葦地荷塘,展開了神出鬼沒的水上游擊戰。"大抬桿"槍成為打擊日本侵略者的有力武器。
雁翎隊在水上游擊戰中曾經創造了利用"大抬桿"槍擊毀日軍汽船的輝煌戰例。
1941年7月的一天,雁翎隊得到情報,盤踞在趙北口的日軍要用汽船給新安縣(今安新縣)據點的敵人運送物資。雁翎隊決定打一個伏擊戰。他們分成兩個班,埋伏在日軍汽船必經之路。一班埋伏在河西南面的蘆葦地里,二班埋伏在河東北面的蘆葦地里。當日軍從新安縣返回進入雁翎隊的伏擊圈時,游擊隊員按預先分工,趙老群的"大抬桿"槍打敵人汽船上的機槍手,姜禿子的"大抬桿"槍打敵人掌舵的,李柱點火喊號。一班首先打響後,敵汽船挨打後迅速向東北方逃跑。這時埋伏在河東北蘆葦地里的二班,9支"大抬桿"槍同時點火,向敵汽船射擊,當場將敵汽船擊毀,擊斃日、偽軍18名,這一仗乾淨利索地將日、偽軍全部消滅。
1942年4月,雁翎隊又在大張莊、東王家寨地區打了一場漂亮的伏擊戰。事前做了準備,用5條船綁上架子,把全隊的50多支"大抬桿"槍架在船上,裝足火藥,只留兩個人點火,待日軍汽船進入雁翎隊伏擊圈後,50多支"大抬桿"槍一齊點火,向敵船射擊,當即擊毀敵汽船2艘,斃敵30餘名,傷敵15名,其餘在日軍增援部隊趕到時才得以逃脫。
雁翎隊使用的"大抬桿"槍,在白洋淀打擊日本侵略軍中發揮了威力。因此,作為歷史文物,陳列在抗日戰爭館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