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廠村(山東省萊蕪市雪野鎮)

大廠村隸屬雪野旅遊區雪野鎮,位於萊城西北40公里、鎮政府駐地北5公里處。地處山區,北面隔齊長城與章丘市接壤,東面與娘娘廟村相鄰,村南是遠近聞名的“黃巢”山,村西是北峪村。耕地面積1229畝,446戶,1256口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廠村
  • 電話區號:0634
簡介,歷程,故事,建設,榮譽,發展,

簡介

據村碑記載,明朝洪武年間,王姓由淄川遷此,此地林木茂密,早有人居住,村民以燒木炭為生,曾名大木廠,後簡化為大廠。

歷程

抗日戰爭初期,大廠村隸屬萊蕪縣第七區管轄;1941年,萊蕪劃為萊北、萊東、新甫三縣,劃大區為小區,以區轄村,大廠村屬萊北雪野區;1945年10月,三縣合併,復稱萊蕪縣;1951年3月,萊蕪縣改地名區為數字區,雪野區為十二區,大廠村隸屬十二區:1955年10月,萊蕪縣又恢復地名區,大廠村隸屬雪野區;1958年3月,撤區劃鄉,大廠村屬上游鄉;同年10月上遊人民公社成立,大廠村劃歸上游公社;1984年4月,上游公社改為上游辦事處,大廠村隸屬大廠鄉;1985年11月,上游辦事處分為上游、雪野、鹿野三個鄉(鎮),大廠村隸屬上游鎮;2001年,撤鄉並鎮後,上游鎮、雪野鄉、鹿野鄉合併為雪野鎮,大石廠村隸屬雪野鎮。

故事

大廠村過去是遠近聞名的窮山村,1982年前還是縣裡有名的“三靠村”,花錢靠救濟,吃糧靠統銷,吃水靠外村。特別是水,在那漫長的歷史歲月里,大廠人年年盼水,望眼欲穿。為了解決水的問題在大山中生存、發展,祖祖輩輩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清同治九年經過17年的艱辛勞動,在村外打出了40餘米深的一眼井,晝夜出水僅20-30擔,井台上被井繩磨出了40餘條深溝,最深的達5厘米,刻下了大廠人的血淚史。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大旱後,大廠村人離鄉背井,徒步要飯去東北的就有100餘戶。到了20世紀50年代村裡的青年小伙子和姑娘們組成了互助組、專業隊打井,結果一口井也沒打出來。姑娘們忍受不了乾渴的煎熬,含淚遠嫁他方,小伙子也紛紛到外地闖蕩走了,只留下一個個“愚公移山”的動人故事。莊稼需要水、人畜需要水,水成了山里人的金豆子,命根子。過去誰到這村要飯,能有人施捨乾糧,但卻沒有人舀給一口水,不是大廠人小氣,是這裡的水比金子還貴。至今還流傳著一個連大廠村人都不願提起的故事:大廠村缺水,只能靠冬天積雪化水,夏天備盆接水。有一天,烏雲密布,一陣涼風引來幾聲雷鳴,村裡有個張老漢,他喜不自禁,忙把盛水盆剩下的一瓢水舀來將磨盤刷了一遍,只等下雨接水了,誰知道雷聲遁去,太陽從雲縫裡溜了出來。唉,水沒接著反搭上了一瓢水,於是在人們笑料堆里又多了一個歇後語“張老漢刷磨——賠了本”。

建設

1982年,經過反覆勘察,在村南6華里的大山溝里確定了開井位,在國家的支援下,打了井,開挖了6里長的水道,埋上了水泥管,將泉水、井水引至村南的蓄水池內,再用鐵管送到村。當年10月1日,民眾吃上了自來水。為此,村里連續放電影兩晚上,以表慶祝,並刻石碑紀念:“千年盼水眼欲穿,如今清水流門前,新舊對比兩重天,銘記黨恩永向前”。1993年冬,在村西又打深井一眼,井深297米,水量32立方/小時。1994年春完成配套工程,總投資20萬元,徹底解決了全村人畜用水問題。
大廠村在治山、治水、修路的同時,為了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走工業興村的路子。1986年初,經多方聯繫,考察,村里決定建鞭炮廠,採用集、幫、湊的辦法籌措資金,即:黨員幹部帶頭集一點,不到10天,全村集資13000多元;市扶貧工作組、鎮黨委、鄉鎮企業局幫一點;“借橋過河”湊一點。經過一個多月的籌建,6月份鞭炮廠破土動工,投資15萬元,奮戰120天,當年創產值10萬元,實現利潤2.5萬元。1987年又進行了擴建,廠房達72間,安排剩餘勞動力140名。該廠生產的齊魯“長城”牌鞭炮,帶著它那特有的芳香在泰安、新泰、泗水、萊城等地爆響,1987年產值達到52萬元,實現利潤15萬元。到2002年,大廠鞭炮廠建廠17年來,一直注重產品質量,嚴抓安全生產,未發生過一次事故,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榮譽

大廠村人傑地靈,這裡的山水養育了一批又一批人才。其中有團中央“五四”獎章獲得者王德利,他在擔任大廠村團支部書記期間,帶領廣大青年團員治山治水,受到廣大村民的稱讚。此外,還培養出了副縣級以上領導幹部。

發展

大廠村山青水秀,風景優美。蒼松翠柏、刺槐、花椒栽滿了山前山後。1997年硬化東西街2公里,街兩側民房氣派,店鋪林立,顧客盈門,路面平坦,整潔美觀。安裝的12盞路燈,更是錦上添花,給大廠這一山野小村增添了幾分情致。2000年9月至2001年10月,歷時2年,村投資數萬元,在村東建國小教學樓一座,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建築面積800平方米。設五個教學班,容納學生200餘人,內部配套齊全,屬區級規範化學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