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計算機基礎(Windows 7+Office 2010)(第3版)(2016年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大學計算機基礎(Windows 7+Office 2010)(第3版)(2016年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學計算機基礎(Windows 7+Office 2010)(第3版)》是由李作主、莫海芳主編,2016年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計算機系列規劃教材。該教材可作為高等院校本科生的計算機基礎教材,也可作為參加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考試和計算機二級考試“MS Office高級套用”的參考書,同時還可作為計算機基本技能的自學教材。

全書共分8章,主要介紹計算機基礎知識、微型計算機系統的組成、Windows 7作業系統、文字處理軟體Word 2010、電子表格製作軟體Excel 2010、演示文稿製作軟體PowerPoint 2010、計算機網路基礎知識、計算機公共基礎知識等內容。

基本介紹

  • 書名:大學計算機基礎(Windows 7+Office 2010)(第3版)
  • 作者:李作主、莫海芳
  • ISBN:9787121296529
  • 類別:普通高等教育計算機系列規劃教材
  • 頁數:312頁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8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字數:499千字
  • CIP核字號:2016187476
成書過程,修訂過程,出版工作,內容簡介,教材目錄,教學資源,教材特色,作者簡介,

成書過程

修訂過程

該教材由中南民族大學的教師組織編寫,由李作主、莫海芳擔任主編並統稿,由張慧麗、項巧蓮、徐薇擔任副主編。參加編寫該教材的還有吳謀碩、王莉、馬衛、任愷、彭川、謝茂濤、費麗娟、項巧蓮、謝瑾、李芸、趙丹青和熊偉等。同時,編者參閱了參考資料,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

出版工作

2016年8月,該教材由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
出版社工作人員
策劃編輯責任編輯
徐建軍
郝黎明

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8章,主要介紹計算機基礎知識、微型計算機系統的組成、Windows 7作業系統、文字處理軟體Word 2010、電子表格製作軟體Excel 2010、演示文稿製作軟體PowerPoint 2010、計算機網路基礎知識、計算機公共基礎知識等內容。

教材目錄

第1章 計算機基礎知識 (1)1.1 電子計算機的誕生和發展 (1)
1.2 現代計算機的體系結構 (4)
1.2.1 馮·諾伊曼體系結構的提出 (4)
1.2.2 基於馮·諾依曼理論的計算機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5)
1.2.3 計算機中的二進制 (6)
1.2.4 原碼、反碼和補碼 (11)
1.2.5 字元在計算機中的表示 (13)
1.2.6 電子計算機的發展 (13)
1.2.7 現代計算機的分類 (15)
1.2.8 電子計算機的套用 (16)
1.3 計算思維相關知識 (18)
1.3.1 計算思維的形成 (18)
1.3.2 計算思維的相關內容——概念、原理及影響 (18)
1.3.3 計算思維與各學科的關係 (19)
1.4 本章小結 (20)
1.5 思考與練習 (20)
第2章 微型計算機系統的組成 (22)
2.1 計算機系統的組成 (22)
2.2 微型計算機的硬體系統 (23)
2.2.1 主機系統 (23)
2.2.2 外存儲器及其工作原理 (27)
2.2.3 輸入/ 輸出設備 (32)
2.2.4 PC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38)
2.3 微型計算機的軟體系統 (39)
2.3.1 系統軟體 (40)
2.3.2 套用軟體 (42)
2.4 本章小結 (42)
2.5 思考與練習 (42)
第3章 Windows 7作業系統 (44)
3.1 Windows 7作業系統簡介 (44)
3.1.1 Windows 7概述 (44)
3.1.2 Windows 7的特點 (45)
3.1.3 Windows 7的安裝和卸載 (45)
3.1.4 安裝驅動程式 (46)
3.1.5 Windows 7的啟動與關閉 (47)
3.1.6 Windows 7的常用快捷鍵 (48)
3.2 Windows 7的基本操作 (48)
3.2.1 桌面及其操作 (48)
3.2.2 圖示及其操作 (50)
3.2.3 系統列及其操作 (51)
3.2.4 “開始”選單及其操作 (54)
3.2.5 視窗及其操作 (56)
3.2.6 桌面小工具的設定 (57)
3.3 Windows 7的檔案管理 (58)
3.3.1 檔案和資料夾 (59)
3.3.2 資源管理器 (60)
3.3.3 檔案和資料夾的操作 (61)
3.3.4 磁碟管理 (68)
3.4 Windows 7的控制臺 (70)
3.4.1 印表機和傳真設定 (70)
3.4.2 滑鼠設定 (71)
3.4.3 程式和功能 (73)
3.4.4 日期和時間設定 (75)
3.4.5 區域和語言 (75)
3.4.6 用戶賬戶管理 (76)
3.5 Windows 7的附屬檔案 (77)
3.5.1 畫圖 (77)
3.5.2 命令提示符 (78)
3.5.3 寫字板 (78)
3.5.4 計算器 (79)
3.5.5 錄音機 (80)
3.6 本章小結 (81)
3.7 思考與練習 (81)
第4章 文字處理軟體Word 2010 (82)
4.1 Word 2010概述 (82)
4.1.1 Word 2010的啟動 (82)
4.1.2 Word 2010的視窗組成 (82)
4.1.4 Word的設定 (83)
4.1.5 Word 2010的退出 (84)
4.2 文檔的基本操作 (84)
4.2.1 創建新文檔 (84)
4.2.2 保存文檔 (85)
4.2.3 打開文檔 (87)
4.2.4 關閉文檔 (87)
4.2.5 保護文檔 (87)
4.3 文本的編輯 (88)
4.3.1 輸入文本 (88)
4.3.2 刪除文本 (89)
4.3.3 選擇文本 (89)
4.3.4 移動與複製文本 (89)
4.3.5 插入與改寫文本 (91)
4.3.6 查找與替換文本 (91)
4.3.7 文檔編輯中的撤銷與恢復操作 (94)
4.4 文檔的排版 (94)
4.4.1 設定字型格式 (94)
4.4.2 設定段落格式 (95)
4.4.3 項目符號、編號和多級列表 (97)
4.4.4 文檔分欄 (98)
4.4.5 利用格式刷複製格式 (99)
4.4.6 框線和底紋 (99)
4.4.7 頁眉和頁腳 (100)
4.4.8 頁面設定 (101)
4.5 圖文混排 (103)
4.5.1 插入圖片 (103)
4.5.2 設定圖片格式 (103)
4.5.3 插入剪貼畫 (104)
4.5.4 插入形狀 (105)
4.5.5 插入SmartArt圖形 (105)
4.5.6 插入圖表 (107)
4.5.7 插入文本框 (108)
4.5.8 插入藝術字 (109)
4.5.9 首字下沉 (110)
4.5.10 插入公式 (110)
4.5.11 插入符號 (111)
4.5.12 插入編號 (112)
4.5.13 各種圖形和圖片的組合 (112)
4.6 表格 (112)
4.6.1 創建表格 (112)
4.6.2 編輯表格 (114)
4.6.3 設定表格格式 (116)
4.6.4 管理表格數據 (119)
4.6.5 表格的套用——郵件合併 (121)
4.7 文檔的列印 (122)
4.7.1 列印預覽 (122)
4.7.2 列印設定與輸出 (123)
4.8 長文檔的編輯 (123)
4.8.1 樣式 (123)
4.8.2 插入分節符 (126)
4.8.3 腳註和章節附注 (127)
4.8.4 超連結 (127)
4.8.5 插入目錄 (129)
4.8.6 創建索引 (130)
4.8.7 使用批註和修訂 (131)
4.9 綜合實例 (132)
4.9.1 實例一 (132)
4.9.2 實例二 (145)
4.10 本章小結 (152)
4.11 思考與練習 (152)
第5章 電子表格軟體Excel 2010 (154)
5.1 Excel 2010概述 (154)
5.1.1 Excel 2010界面的組成 (154)
5.1.2 工作簿的建立、打開和保存 (156)
5.2 數據輸入及類型設定 (157)
5.2.1 輸入各種類型的數據 (157)
5.2.2 快速填充數據 (157)
5.2.3 設定單元格數據類型 (159)
5.3 單元格的基本操作 (161)
5.3.1 選擇單元格或單元格區域 (161)
5.3.2 調整行高和列寬 (162)
5.3.3 插入行、列或單元格 (162)
5.3.4 刪除行、列或單元格 (163)
5.3.5 複製或移動單元格 (163)
5.3.6 單元格的合併與拆分 (165)
5.3.7 設定框線線 (166)
5.3.8 套用表格格式 (167)
5.3.9 條件格式的設定與清除 (168)
5.3.10 輸入批註 (169)
5.4 工作表的基本操作 (170)
5.4.1 工作表的更名 (170)
5.4.2 工作表的選取 (170)
5.4.3 工作表的插入與刪除 (170)
5.4.4 工作表的移動和複製 (171)
5.4.5 工作表的隱藏與顯示 (171)
5.4.6 工作表的拆分與凍結 (171)
5.4.7 工作表的保護 (172)
5.5 公式與函式 (173)
5.5.1 公式的使用 (173)
5.5.2 單元格和區域引用 (174)
5.5.3 函式的使用 (176)
5.5.4 常用函式 (177)
5.5.5 使用名稱 (179)
5.5.6 函式嵌套 (181)
5.5.7 公式求值 (182)
5.5.8 使用數組公式 (183)
5.5.9 數學與三角函式 (184)
5.5.10 日期函式 (185)
5.5.11 邏輯函式 (186)
5.5.12 查找函式 (186)
5.5.13 文本函式 (187)
5.5.14 統計函式 (188)
5.6 數據管理與統計 (190)
5.6.1 數據篩選 (190)
5.6.2 數據排序 (194)
5.6.3 分類匯總 (194)
5.6.4 數據透視表 (195)
5.7 圖表的製作 (197)
5.7.1 創建常用圖表 (198)
5.7.2 圖表的編輯 (198)
5.8 列印工作表 (200)
5.8.1 設定列印頁面 (200)
5.8.2 列印預覽與列印 (201)
5.9 本章小結 (202)
5.10 思考與練習 (202)
第6章 演示文稿軟體PowerPoint2010 (204)
6.1 PowerPoint 2010 概述 (204)
6.1.1 PowerPoint 2010的視窗組成 (204)
6.1.2 視圖方式 (206)
6.2 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207)
6.2.1 創建演示文稿 (207)
6.2.2 幻燈片文本的編輯 (210)
6.2.3 幻燈片外觀的設計 (211)
6.2.4 幻燈片的操作 (214)
6.2.5 幻燈片母版的製作 (215)
6.3 在幻燈片中插入基本對象 (216)
6.3.1 插入頁眉和頁腳 (216)
6.3.2 插入圖像 (217)
6.3.3 插入圖表 (217)
6.3.4 插入媒體類內容 (218)
6.3.5 插入超連結 (219)
6.3.6 插入動作按鈕 (220)
6.4 動畫與放映 (220)
6.4.1 設定動畫效果 (220)
6.4.2 設定切換效果 (222)
6.4.3 控制幻燈片的放映 (223)
6.5 案例分析 (226)
6.5.1 總結報告 (226)
6.5.2 宣傳展示 (228)
6.5.3 模板製作 (231)
6.6 本章小結 (232)
6.7 思考與練習 (232)
第7章 計算機網路基礎知識 (235)
7.1 計算機網路概述 (235)
7.1.1 計算機網路的形成與發展 (235)
7.1.2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趨勢 (238)
7.1.3 計算機網路的組成 (239)
7.1.4 計算機網路的拓撲結構 (240)
7.1.5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243)
7.1.6 計算機網路的體系結構 (245)
7.2 Internet基礎 (246)
7.2.1 Internet簡介 (246)
7.2.2 Internet的分層結構 (247)
7.2.3 IP位址與域名 (249)
7.2.4 接入Internet (252)
7.2.5 常用網路診斷命令 (260)
7.3 上網操作 (262)
7.3.1 IE瀏覽器的使用 (262)
7.3.2 信息檢索 (264)
7.3.3 檔案傳輸及下載 (268)
7.3.4 Internet的其他套用 (268)
7.4 電子郵件 (270)
7.4.1 申請信箱 (270)
7.4.2 Outlook Express的使用 (271)
7.5 計算機與信息的安全 (272)
7.5.1 計算機安全設定 (272)
7.5.2 計算機病毒及防範 (273)
7.5.3 網路及信息安全 (274)
7.6 本章小結 (275)
7.7 思考與練習 (275)
第8章 計算機公共基礎知識 (277)
8.1 算法與數據結構 (277)
8.1.1 算法 (277)
8.1.2 數據結構的基本概念 (278)
8.1.3 線性表 (279)
8.1.4 棧和佇列 (280)
8.1.5 樹與二叉樹 (280)
8.1.6 排序 (282)
8.1.7 查找 (283)
8.2 程式設計基礎 (283)
8.2.1 程式設計風格 (283)
8.2.2 結構化程式設計 (284)
8.2.3 面向對象程式設計 (285)
8.3 軟體工程基礎 (286)
8.3.1 軟體工程基本概念 (286)
8.3.2 結構化分析方法 (288)
8.3.3 軟體設計 (288)
8.3.4 軟體測試 (291)
8.3.5 軟體的調試 (292)
8.4 資料庫基礎 (293)
8.4.1 資料庫基礎知識 (293)
8.4.2 數據模型 (296)
8.4.3 關係運算 (299)
8.4.4 資料庫設計方法與管理 (300)
8.5 本章小結 (301)
8.6 思考與練習 (301
(註:目錄排版順序為從左列至右列

教學資源

  • 配套教材
該教材有配套教材——《大學計算機基礎實驗指導(Windows 7+Office 2010)(第3版)》。
書名書號出版社出版時間作者
《機大學計算機基礎實驗指導(Windows 7+Office 2010)(第3版)》
9787121296505
電子工業出版社
2016-08
張慧麗、莫海芳
  • 課程資源
該教材配有電子教學課件及相關資源。

教材特色

該教材內容覆蓋全國計算機一級考試大綱,並結合計算機二級考試“MS Office高級套用”的考試大綱。
該教材內容既注重基礎理論,又反映信息技術的成果和發展趨勢。書中各章的編寫內容結合了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計算機套用基礎課程的特點,側重引導讀者在學習過程中掌握規律。
該教材在編寫時考慮了大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學習特點,教學內容重點突出,提供了實例。書中選擇的實例典型,還有操作方法和操作步驟的介紹。每一章節的教學內容能確保基礎與提高兼顧。

作者簡介

李作主,男,碩士,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套用專業,中南民族大學計算機學院基礎教研室主任,主要從事於計算機基礎教育工作。
莫海芳,1974年生,女,壯族,博士,中南民族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智慧型計算、圖像處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