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壓力等級

大學生心理壓力等級是以SCL-90量表、SAS、SDS等臨床心理諮詢大量使用且有國際標準的評測量表為基礎制定的針對我國在校大學生心理壓力等級標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學生心理壓力等級
根據國衛疾控發〔2016〕77號檔案第四點第八條“全面加強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學前教育機構應當關注和滿足兒童心理發展需要,保持兒童積極的情緒狀態,讓兒童感受到尊重和接納。特殊教育機構要針對學生身心特點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養學生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心理品質。中國小校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身心可持續發展。高等院校要積極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重視提升大學生的心理調適能力,保持良好的適應能力,重視自殺預防,開展心理危機干預。共青團等組織要與學校、家庭、社會攜手,開展“培育積極的心理品質,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心理健康促進活動,提高學生自我情緒調適能力,尤其要關心留守兒童、流動兒童心理健康,為遭受學生欺凌和校園暴力、家庭暴力、性侵犯等兒童青少年提供及時的心理創傷干預。(教育部牽頭,民政部、共青團中央、中國殘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
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12年12月31日發布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內容,制定了基於SCL-90、SAS、SDS等國際臨床諮詢通用量表為基礎的大學生心理壓力分級制度。以此作為評測在校大學生心理壓力的綜合標準。
壓力標準共分為6個層級,從1級到6級壓力依次遞增,以SCL-90量表為主要參照的9個因子分作為評測維度。劃定3級以下為心理壓力健康水平,3級以上分別為對應量表中度、偏重、嚴重三個等級。
大學生心理壓力評測對於社會和個人來說都有重大意義,長期以來,我國學校教育中只重視智力因素的培養,而忽視了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中國社會調查所的調查顯示,26%的受訪大學生有過自殺的想法。僅在2009年的上半年,北京市共發生了14例大學生自殺身亡案件。有關數據表明,自殺已經取代突發疾病和交通意外,成為大學生意外死亡的第一大原因。而抑鬱、悲觀、自卑、成功焦慮是大學生自殺、他殺的幾個重要原因。因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對當代大學生尤為重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