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字

大字

“大字”,既毛筆字。多大的字為大字呢?康有為說:“以二寸、一寸為度,不得過大也。”寫大字,要臨摹字型。蘇軾、黃庭堅蔡襄的大字楷書,都是極好的大字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字
  • 別名:毛筆字
  • 注音:dà/dài/tài zì
  • 釋義:“寫毛筆字”稱為“寫大字”
詞語概念,基本信息,引證解釋,毛筆使用,柔毫,硬毫,兼毫,其他,相關作品,《大字陰符經》,《瘞鶴銘》,

詞語概念

基本信息

詞目:大字
注音:dà/dài/tài zì
釋義:一般將“寫毛筆字”稱為“寫大字”,胡彥斌的《筆墨登場》便是根據毛筆字來寫的歌詞。

引證解釋

形體較大的字。一般指徑寸以上之字
衛恆《四體書勢》:“ 鵠 (梁鵠)宜為大字,邯鄲淳宜為小字。”《宋書·劉穆之傳》:“但縱筆為大字,一字徑尺。”康有為《廣藝舟雙楫·榜書》:“數寸大字,莫如鄭道昭《太基仙壇》及《觀海島詩》。”

毛筆使用

一般的大字用什麼筆,一個看寫什麼書體,行書、尤其是草書,用兼毫狼毫就適合;而楷書還是羊毫的白雲好。另一個看書家習慣。有的喜歡筆毛柔軟一些,有的喜歡堅挺一些,不能一概而論。
沙孟海大字沙孟海大字
至於寫榜書,則羊毫就軟的用不上勁了,尤其是方米以上的大字,往往用馬尾之類的鬃毛。

柔毫

是選取彈性較弱、硬度較小而顯得柔軟的動物毛為原料製作的。如用羊毛製作而成的“羊毫”,用雞毛製作而成的“雞毫”。其中最為常見的是羊毫。它的特點是毫端柔軟,容易攝墨,筆毫便於展開。柔毫中,最大的叫“楂筆”(又稱抓筆),其次為“斗筆”、“提筆”、“聯筆”及“屏筆”,再次為一般常用的各類楷書字筆。
蒙漢良大字蒙漢良大字

硬毫

是用一種彈性較強、硬度較大的動物毛如山兔毛或黃鼠狼毛、山馬毛等製作而成的。因其毛之不同而名稱有異,紫色兔毛製成的稱為“紫毫”,黃鼠狼尾毛製成的稱“狼毫”,鼠須製成的稱“鼠毫”等。硬毫的特點是銳利堅挺,富於彈性,筆畫鋒芒易為顯露。唐代詩人白居易曾特作《紫毫筆》詩:“紫毫筆,尖如錐兮利如刀: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飲泉生紫毫;宣城工人採為筆,千萬毛中擇一毫。”

兼毫

是用兩種或兩種以上彈性不同的動物毛,按一定比例配製而成的。它是一種介乎柔毫和硬毫之間的中性筆,其特點是軟硬適中,剛柔相濟。如,以三成兔毫和七成羊毫配製而成的“三紫七羊毫”,其它如“九紫一羊”、“七紫三羊”、“五紫五羊”、“二紫八羊”等,還有“狼羊毫”、“紫狼毫”、“雞狼毫”各種兼毫,偏硬或偏柔,各因其材,各成其筆,而書寫者各有所好,各得其宜

其他

用動物毛製做成的筆,還有鹿毫、麝毫、虎毫、以及鴨毛、鵝毛等,這些筆由於選料極精,造價較貴。其中有些筆管系用象牙、青玉、犀角、紫檀、琉璃等珍貴材料製成、配以非常考究的裝潢和精美的字畫雕繪,這些稀有之屬,已不切合實用,而只能作為工藝品以供陳列欣賞了。
諸毫中,按其筆型大小和用途來區分,則大致可分為大毫筆、中毫筆、小毫筆(或稱大楷筆、中楷筆、小楷筆)。寫小字用筆如小楷狼毫、小楷羊毫、七紫三羊、五紫五羊、小白雲等;寫中字用筆如中楷狼毫、中楷羊毫、中白雲等;寫大字用筆如大楷羊毫、紫狼毫大楷、大白雲等。寫大草狂草則用雞毫;寫屏條則用長毫屏筆;題寫匾額則用豬鬃做成的提筆;書寫特大號字的稱為“斗筆”。如果按筆的毫鋒長短,則一般分為“長鋒”、“中鋒”、“短鋒”。

相關作品

《大字陰符經》

大字墨跡,傳為褚遂良書。紙本,楷書96行,共461字。
褚遂良《大字陰符經》褚遂良《大字陰符經》
傳為褚遂良所書的《大字陰符經》尚有小楷和行書兩種刻本流傳於世,字跡皆很小,難窺廬山面目。此帖大盈寸,末題:“起居郎臣褚遂良奉敕書”。很有可能是唐代學褚書的偽作。即便如此,《大字陰符經》也不失為書法精品。此帖不但具備了褚體楷書的特點,還與“唐人寫經”極其相似,行筆起落多參以寫經筆法,寫得自然古樸。元楊無咎云:“草書之法千變萬化,妙理無窮。今於褚中令楷書見之,或評之雲,筆力雄瞻,氣勢古淡,皆言中其一。”

《瘞鶴銘》

瘞鶴銘》發現以後,得到歷代書家的高度評價。如黃庭堅認其為“大字之祖”,作詩說:“大字無過《瘞鶴銘》。”《東洲草堂金石跋》云:“自來書律,意合篆分,派兼南北,未有如貞白《瘞鶴銘》者。” 其書法意態雍容,格調高雅,堪稱逸品,是藝術性術高,影響極大的著名碑刻。《瘞鶴銘》在中國書法史上具有坐標意義,被譽為“大字之祖”,其藝術影響力綿長悠久、遠及海外。素稱“書法之山”的鎮江焦山,歷代書法家的碑刻甚多,其中不少是珍品,最著者為寶墨軒碑林中被譽為“碑中之王”的《瘞鶴銘》 ,署名為“華陽真逸撰,上皇山樵正書。”這裡一篇哀悼家鶴的紀念文章,內容雖不足道,而其書法藝術誠然可貴。
《瘞鶴銘》被譽為“大字之祖”。《瘞鶴銘》原刻於鎮江焦山西側臨 陸游踏雪觀瘞鶴銘摩崖——摩崖石刻江崖壁之上,大約在唐代後期或稍晚墜落江中,破裂殘損。自宋代《瘞鶴銘》殘石被發現以來,歷代書法家均給予其高度評價,對它的時代、作者、思想藝術性等方面的研究、探討一直沒有停止過,且至今未有定論,成為千古之謎。清代康熙52年,閒居鎮江的蘇州知府陳鵬年曾募工打撈出5方《瘞鶴銘》殘石,共93字。經歷代專家考證,《瘞鶴銘》原文應在160字左右,尚有很多缺失。自此,《瘞鶴銘》殘石的打撈成為縈繞在學術界的一種“情結”。1997年,鎮江博物館和焦山碑刻博物館聯合對“瘞鶴銘”殘石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考古、打撈,發現了“欠”和“無”二字,但仍殘缺很多。
大字之祖《瘞鶴銘》大字之祖《瘞鶴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