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嘴鷺

大嘴鷺

大嘴鷺(學名:Ardea sumatrana)是一種大型涉禽,身高115厘米,體重1300-2600克。嘴長而粗,壯碩有力。翅大而長,腳和趾均細長,脛部部分裸露,腳三趾在前一趾在後,中趾的爪上具梳狀櫛緣。雌雄同色。體形呈紡錘形,體羽疏鬆,具有絲狀蓑羽,胸前有飾羽,頭頂有的有冠羽,腿部被羽。棲息在海岸地區,如島嶼、珊瑚礁、紅樹林及河流,有時也會在淺水池出沒。以水中生物為食,包括魚、蝦、蛙及昆蟲等。分布於東南亞至巴布亞紐幾內亞及澳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大嘴鷺
  • 拉丁學名:Ardea sumatrana
  • 別稱:烏灰鷺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鸛形目
  • 鷺科
  • 鷺屬
  • :大嘴鷺
  • 亞種:2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Raffles, 1822
  • 英文名稱:Great-billed Heron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布,種群現狀,保護等級,

外形特徵

大嘴鷺與草鷺比較,它更大一些,羽色更暗更深。嘴長而粗,壯碩有力。前額灰白色,枕部有深灰色短冠羽,其餘頭和頸棕色。從嘴裂處開始有一藍色縱紋,向後經頰延伸至後枕部,並於枕部會合形成一條寬闊的黑色縱紋沿後頸向下延伸至後頸基部,頸側亦有一條同樣顏色的縱紋沿頸側延伸至前胸。背、腰和尾上覆羽灰褐色。兩肩和下背被有矛狀長羽,羽端分散如絲、顏色為灰白色或灰褐色;尾暗褐色,具藍綠色金屬光澤。初級飛羽和初級覆羽深暗褐色,亦具金屬光澤。次級飛羽及翅上大覆羽灰褐色;小覆羽和中覆羽亦為灰褐色。頦、喉白色,前頸基部有銀灰色或白色長的矛狀飾羽。胸和上腹中央基部棕色,脅灰色,尾下覆羽基部白色,羽端灰黑色,腋羽棕色,翅下大覆羽灰色,中和小覆羽以及腿覆羽棕色。虹膜黃色,嘴灰褐色,腳灰褐色。

棲息環境

大嘴鷺的棲所主要是沿海例如海島,珊瑚礁,美洲紅樹,大河。 偶爾也可以在內陸的淺池塘發現其蹤跡。特別是生長有大片蘆葦和水生植物的水域最為喜歡。常成小群棲息於稠密的蘆葦沼澤地上或水域附近灌叢中。

生活習性

大嘴鷺是遷徙種類。活動時彼此分散開單獨或成對活動和覓食。休息時則多聚集在一起。行動遲緩,常慢步在水邊淺水處低頭覓食,有時亦長時間的站立不動,或收起一腿.僅用一腳站立於水邊,靜靜的觀察和等候魚群和其他動物到來。飛行時頸向後縮成“z”字形,頭縮至兩肩之間,兩翅鼓動緩慢、腳向後直伸,遠遠突出於尾外。飛行慢而從容。嗚聲響亮而有些嘶啞。大嘴鷺好爭鬥,常常因為爭搶食物,兩隻鷺會走到一起,將身體和頸部向下,彎腰駝背,頸部的羽毛豎起起來,其中一人咬住對方頭上的羽毛或兩個鳥喙咬在一起,有時甚至很激烈,直到一方認敗為止。
覓食活動在白天,尤以早晨和黃昏覓食活動最為頻繁。覓食時常分散在水邊淺水處邊走邊覓食,也常常靜靜的守候在水邊不動,長時間的等候過往魚類和其他動物食物白晝或展昏活動,完全食肉性,主要包括魚類和海洋物種如螃蟹和軟體動物。常站在水邊或淺水中,用嘴飛快地攫食。

分布範圍

分布於澳洲、汶萊、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緬甸、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東帝汶、越南。產地不確定:高棉。
大嘴鷺分布圖大嘴鷺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多為群居,在澳大利亞,繁殖發生在7-11月或2-4月,再往北在5-6月或在季風中斷期間。巢坐落在紅樹林,離水面大約1.2米以上,在側枝上用枝條築造淺巢,內置有粗樹枝,巢測量大約直徑1米。每巢產卵3-6枚,卵呈藍色、白色或皮黃色,略帶光澤,有細小的暗斑點。卵的大小約50-70 毫米,澳大利亞和鳥卵稍大,是一個正常卵的大小的2倍。雌雄共同孵卵。雛鳥為晚成性。

亞種分布

大嘴鷺(2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
1
大嘴鷺澳洲亞種
Ardea sumatrana mathewsa
2
大嘴鷺指名亞種
Ardea sumatrana sumatrana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