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人

大商人

《大商人》是2008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傅國涌。

大商人》是歷史學者傅國涌的著作,作者以歷史觀察者和記錄者的角度,用平實的語言詳細記錄了明清開始、經歷民國時期直至中國建國的一段時期內,中國本土的企業家的成長及興衰。

基本介紹

  • 書名:大商人
  • 作者:傅國涌
  • ISBN:9787508612614
  • 頁數:311頁
  • 定價:45.00 元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
  • 開本:16
  • 版次:1版
  • 內容:明清到建國中國企業家的成長興衰
內容簡介,書中人物,民營企業家,作者簡介,關注,主要著作,編輯推薦,目錄,序言,後記,

內容簡介

作者以歷史觀察者和記錄者的角度,用平實的語言詳細記錄了明清開始、經歷民國時期直至中國建國的一段時期內,中國本土的企業家的成長及興衰。
大商人

書中人物

書中用6個清末民初最為著名的實業家的事跡,來追尋近代中國本土企業家的商業傳統,其中包括了張謇、榮氏兄弟、范旭東、穆藕初、劉鴻生、盧作孚。作者對每個人物的描寫史料翔實、內容細緻,不但有對各企業家生平的記錄,更是對中國近代企業的一次系統梳理,通過人物的命運來展現中國近代商業發展、商業智慧、商業教訓。

民營企業家

中國現代工商業真正的本土源頭那些開創了各種新式工業的民營企業家身上,張謇、榮氏兄弟、穆藕初、范旭東、盧作孚和劉鴻生,正是他們代表了近代商業的方向。
在現今歷史題材比較熱的時候,從工商業的角度來重新梳理當年的歷史,從中可以發現,在那個混亂的歷史年代,中國的工商業竟然曾經發展到如此進步的一個程度,中國的工商業界,竟然出現過如此科學和民族的管理方式,竟然會有如此遠大的抱負和眼光……學習並了解歷史,並以史為鑑,從中學到適用的工商業之道,將是讓讀者意想不到的一大收穫。

作者簡介

傅國涌,歷史學者,獨立撰稿人,1967年1月生於浙江樂清,現在杭州家中讀書寫作。

關注

主要關注百年中國言論史、知識分子命運史、近代中國社會轉型和近代企業傳統等。

主要著作

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文人的底氣》(雲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歷史深處的誤會》(東方出版社2006年10月)《筆底波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過去的中學》(長江文藝出版社2006年4月)《主角與配角——近代中國大轉型的台前幕後》(長江文藝出版社2005年7月)《1949年:中國知識分子的私人記錄》(長江文藝出版社2005年1月)《葉公超傳》(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追尋失去的傳統》(湖南文藝出版社2004年10月)《金庸傳》(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3年7月)

編輯推薦

中國現代工同業真正的本土源頭在那些開創了各種新式工業的民營企業家身上,張謇、榮氏兄弟、范旭東、穆藕初、劉鴻生和盧作孚,正是他們代表了近代工商業的方向。
商之大者,為國為民,一群以實業報國為終生理想的大商人,鑄就了現代工商業的傳統和靈魂。
掀開歷史的一層層帷幕,這些曾叱吒風雲大半生的企業家們,給我們留下的是一個個極富個性特徵的傳統。張謇創造的“南通模式”,造廠力求其快的“榮宗敬速度”,小魚吃大魚的“盧作孚神話”,“永久黃”的團隊精神,穆藕初引入的科學管理法,劉鴻生用西方諺語概括的感悟式格言……這一切都是中國企業史上積累起來的寶貴經驗,具有獨特的價值和永久的魅力,是後世企業家值得珍視的遺產。
現代工商業真正的本土源頭不在“紅頂商人”胡雪岩身上,不在曾經輝煌一時的晉商徽商身上,他們都只懸傳統農業文明的產物,身上還沒有籠罩近代的曙光。這個根也不在洋務運動後期崛起,曾在晚清中國盛名顯赫的盛宣懷、唐廷樞等人身上,他價或是官商,或懸買辦,最終未能超越身份的限制,踏入現代的門檻。這個根在那些開倒了各種新式工業的民營企業家身上,張謇、榮氏兄弟、穆藕初、范旭東、盧作孚和劉鴻生,正是他們代表了近代工商業的方向。
“他(張謇)盡畢生精力搞起來的通州工業今日之發達,足以證明他是中國有力的實業家,再加上他的才學和聲望,他今後將會活躍在中國的政界或實業界的。”
“榮宗敬興辦實業,歷數十年,功效昭著,民生利賴。是次日軍侵入淞滬,復能不受誘迫,避地遠引,志節凜然,尤堪嘉尚……”
“我們(范旭東)辦實業的人,要具有世界的眼光和為人類服務的精神,我們為救國家的危亡而辦實業,在環境許可之下,不問事業的大小,努力地往前乾去。”
“以外貌言,無有知其(穆藕初)為中國之棉業大王者。君為人和藹,交友以信,舉止正大,見識宏遠,中西人士無不樂於相處。噫!如君之才高德備,誠可謂中國第一人物矣。”
“我(劉鴻生)的全部理想,只是為了發展民族工業。我總希望把我的企業從一個變成二個、三個,越多越好。”
“盧先生(盧作孚)是中國一位大事業家,一手經營北碚,艱苦締創並主持民生公司。盧先生簡單、樸素、刻苦、篤實,不鋪張,不誇大,充分表現了中國事業家的風度,其氣魄已先聲奪人。

目錄

我的追尋之旅
近代企業家的五個來源
外在因素:制度的不可抗力
內部因素:企業家精神
重溫企業家的本土傳統
第一章《天地之大德曰生》——張謇與大生集團
世界地圖上的“唐家閘”
“機樞之發動乎天地”
大生成功的五大原因
大生元老和張三、張四兄弟
第一次大生股東會
江北“小上海”
壟斷:大生二廠、三廠和副廠
“儒者本分”:通海墾牧公司
“父教育”和“母實業”
“得尺則尺,得寸則寸”:從立憲到共和
“中國有力的實業家”
名副其實“張南通”
“一花一謝皆關心”
“伶工學社”:五線譜上的毛筆和鋼筆
“南通模式”和王牌“千生”
黃金時代的消逝
大生失敗原因:“二無二差”
“即此粗完一生事”
第二章衣食上擁有半箇中國——榮氏兄弟和茂新、福新、申新集團
申新擱淺:榮氏企業大危機
實業部乘人之危:“可憐大王幾被一班小鬼扛到麥田裡去”
四台石磨起家:從麵粉開始
“麵粉大王”:“兵船”走向世界
“紡織大王”:“從衣食上講,我擁有半箇中國”
榮宗敬的四項原則
雪上加霜:申新七廠拍賣風波
落井下石:宋子文的如意算盤
“勞工自治區”和“大無錫”之夢
“愛國之心,未敢後人”
“一生知已是梅花”
“雄才創業”和“老成持守”
“大迷”和“二迷”
“有力量要貢獻社會”
“三足鼎立”
綁架事件:寧可犧牲個人保全事業
“我是事業家,不是資本家”
第三章書生之見VS發財之念——范旭東和《永久黃》團體
久大精鹽公司
軍閥綁票勒索
永利鹼廠
純鹼價格戰:MBA教材的經典案例
“永利是高明的燈塔”
“當了褲子也要辦黃海”
亞洲第一大廠
“新塘沽”
“誰人肯向死前休”
三條自我約束原則
社會的中流砥柱
“三位一體”中的“李老太爺”
“三位一體”中的“國寶”侯德榜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瑤”
盛著塘沽沙的搪瓷杯
第四章一擲萬金穆藕初
“中國第一人物”
從德大、厚生到豫豐:“佩六國相印”
紗布交易所:沒有股份的理事長
世界不問你是何人,只問你能做何事
“手散黃金培國士”
畢生最得意之教育事業:中華職業學校和位育國小
情系崑曲
倡斗黃頭鳥
從政非志趣所在
“新興商人派”代表
延安統戰對象
蘇州城外“穆家墳”
第五章《從一個變成兩個、三個,越多越好》——劉鴻生和他的企業集團
“O.S.的股票,如今不如草紙了!”
“想利用口袋中的現鈔做點事”
“火柴大王”
“象”、“馬”、“龍”之爭
“煤業大王”
“我並沒有讓我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筐子裡”
“企業大王”
六個保鏢和七隻生雞蛋
點金石:經營之道與用人之道
“在日常工作中發揮個人的才能”
“在上海我是大老闆,到重慶變成小夥計了”
日落西山
“我總希望把我的企業從一個變成兩個、三個,越多越好”
第六章誰創造了《中國實業上的敦刻爾克》?——盧作孚和民生公司
宜昌大撤退
藥王廟創世紀
小魚吃大魚的“盧作孚神話”
大制度和小細節
“公司魂”:民生精神
朝會和《新世界》
影響和幫助盧作孚的人
“你的跟班比你穿得漂亮”
沒有私產的總經理
讀書和看戲
“我從來不想過官癮”
“選盧作孚做行政院長吧”
“這東西不男不女”
“民生公司的股票交給國家”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序言

追尋企業家的本土傳統
我的追尋之旅
長期以來,中國是個典型的農業社會,以農為本,重農抑商。士農工商,商居末位,直到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古老封閉的大陸才開始長出近代工商業的嫩芽,而真正深刻的變化還要等到十九世紀末震動整個天朝大國的甲午戰爭之後。《馬關條約》容許日本人在中國的通商口岸任意設廠,給當時具有憂患意識的中國人巨大的刺激,清政府也從那時開始允許民間辦廠。“實業救國”、“兵戰不如商戰”,就是那個時代走在前面的中國人發出的沉痛呼聲。
在讀史過程中,我漸漸感到,以往我們幾乎完全忽略了企業家對社會的貢獻,他們的情懷和追求以及他們在歷史中應有的位置,因此萌生出一個念頭--追尋企業家的本土傳統。我試圖找回中國企業家真正的根,現代工商業真正的本土源頭。如果從洋務運動算起,中國的企業史已接近150年,就是從1895年算起,也有110多年了。中國企業家的根到底在哪裡?
據說,“當官要讀曾國藩,經商要讀胡雪岩”是現在辦企業的人中很流行的一句話。胡雪岩為什麼如此走紅?因為他在經營中有這樣幾個特徵,“利用官府資源的能力、和社會各層面斡旋的能力、資本運營的能力。

後記

讀史兩年,尋訪一年,日曆從2005年翻到了2008年,這個冬天杭州經常大雪飛揚,積雪成災,多年未見雪的欣喜早已被雪災沖淡並且沖走了。面對大雪紛飛修改書稿的日子有一種別樣的滋味,春天的腳步漸近,從開始著手這本書,將近三年的時光從我的窗前和步履中匆匆流走,我和書中的人物同歡喜、共憂慮,他們企業的興衰成敗、人生的悲欣痛歡不僅牽動著我的心,也讓我進一步深入思考中國這個大陸型國家存在的問題,近代企業家的處境,他們的命運沉浮背後都和民族命運和制度變遷有著骨肉般不可分離的內在關係,企業家群體從其產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不可能在鋪滿玫瑰花的坦道上順利前行,而是在曲折迂迴中艱難爬行,每一個腳窩都留有血淚的印記。
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塊承載了太多苦難、悲劇的大地上,求新變革、自我超越的不易,每前進一步所需要的代價。有時好不容易進了一步,瞬間又退後十步乃至五十步,大起大落,仿佛就是老大民族的宿命,歷史的一個浪頭過來,把什麼都捲走了,巨大的落差要讓整個民族慢慢承受。
我是一個普通的讀書人,與書為伴是我今生的選擇,也是上天的安排,但我注定不是書齋中人、學問中人,只能是問題中人。在讀史閱世的同時,我無時不在關心腳下這塊土地以及與我同樣的億萬普通人的命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