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

大同,山西省省轄市,是中國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首批13個較大的市之一、中國九大古都之一、國家新能源示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性交通樞紐城市、中國雕塑之都、中國十佳運動休閒城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同市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
  • 地方大同市
  • 類型:工作報告
  • 時間:2014年
一、2013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面對煤炭工業運行困難、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社會穩定矛盾突出的嚴峻形勢,我們緊緊圍繞“轉型發展、綠色崛起”戰略,按照“一三四十”總體部署,全力推進十大工程,直面矛盾,埋頭苦幹,爭先進位,負重趕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在全省綜合進位0.75,空氣品質前進4位,國際太陽能競賽成功舉辦,國家園林城市成功創建,國家新能源示範城市成功入圍,十件實事圓滿完成,各項工作穩中有進,穩中有為,穩中向好。

一年來,我們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多措並舉穩增長。制定和落實“同煤同用”、煤電互保、銀企對接等措施,加強產銷銜接服務,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地方煤炭生產逆勢增長57.8%,工業產品銷售率提高1.6個百分點,增幅全省第一。金融機構貸款增加180億元,增幅全省第一,存貸比提高3.85個百分點。“六位一體”推進重點工程建設,完成投資1185億元。出台促進民營經濟發展30條,民間投資增長50.3%。土地、資金等關鍵要素指標向縣域經濟傾斜,分配土地指標5811畝,增長180%;財政補助資金7.45億元,增長31.28%,7縣經濟總量占全市比重提高0.6個百分點,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比重提高1.52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比重提高6.1個百分點。糧食生產克服多重自然災害影響,實現“四連增”,突破20億斤。一系列舉措保障了經濟穩步增長,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4.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7.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1%,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8%。除地區生產總值和工業增加值外,五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好於全省平均水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控制在2.7%,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8%;市區二級以上良好天數全省第二,PM2.5年均濃度值全省最低,萬元GDP綜合能耗降幅全省第一,污染物排放實現控制目標,安全生產死亡人數低於省控目標。

我們堅持把綜改作為工作統領,多點突破增活力。出台三年實施方案和年度行動計畫。“五規合一”完成用地分類標準、技術規程、數據底板“三統一”。取消、下放審批事項32項,市級投資審批權全部下放各縣區。嚴格實行“兩集中、兩到位”,審批、服務事項全部納入電子監察系統。出台戶籍制度改革意見和實施細則。適時調整車用燃氣價格、計程車運營價格,實行了階梯式水價。積極推動靈丘尾礦庫用地管理、陽高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渾源林權質押等試點工作。建立政府性債務防控化解制度和風險預警機制。成立市金融工作機構,發揮市場作用,拓寬融資渠道,歸還銀行貸款本息36.2億元,做到了政府工程有序還欠、按進度付款、不拖欠農民工工資,兌現了“五個凡是”的承諾,維護了全市大局和建設隊伍穩定。

不斷擴大開放。我市被列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實現航空口岸臨時開放,新增恢復9條航線,大同至香港通航,機場旅客吞吐量增長27%,增幅全省第一。接待國內外遊客2355萬人次,旅遊總收入增長23%。成功舉辦世界養生大會、雲岡文化旅遊節等重大文化活動,大同的美譽度和開放度不斷提升。

我們堅持把轉型作為主攻方向,多業並重調結構。以煤為基、多元發展,大力實施百企強市、百園立農工程。同煤集團躋身世界500強。全市新增火電裝機66萬千瓦、風電40萬千瓦、光電20萬千瓦,總裝機達到870萬千瓦,保持全省第一。煤炭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同煤60萬噸甲醇試生產、10萬噸活性炭主體完工,同車10萬噸活性炭開工建設。新成新材料成為全省唯一在新三板掛牌企業。新增山西名牌產品7件、山西著名商標14件。成功申報“恆山黃芪”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大同縣黃花”為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建成重點農業園區69個,新增設施農業3.64萬畝,發展膜下滴灌2.45萬畝,實現脫貧4.6萬人。陽高縣成為國家養生(養老)示範基地,靈丘空中草原和陽高大嘴窯杏園入選中國美麗田園景觀。萬昌物流園區列入交通部重點扶持項目,42萬平方米雲中商貿物流園投入運營,40萬平方米新發地物流園局部試運營。第三產業占比首超二產,經濟結構更趨合理。

我們堅持把民生作為保障重點,多方努力促和諧。全市財政民生支出192.8億元,增長25.3%,占公共財政預算支出達到82.4%。百校興教工程深入推進,新增3個集團校,實行全市義務教育階段新生同一天電腦編班,體育中考全部實行機考。大同一中南北校區、五中、十二中等5所市直學校投入使用。城鄉安居工程統籌推進,開工城鎮保障房2.06萬套,完成農村危房改造2.08萬戶,完成農村住房抗震改建4000戶。投資1.32億元,安裝農村路燈2.3萬盞,120萬農民告別了摸黑走路的歷史。面對汛期強降雨的嚴峻形勢,及時轉移安置農村受災民眾8452戶,緊急搬遷安置古城危房1832戶。恆安新區、魏都新城等小區治安管理和物業服務逐步加強。收入倍增工程有序推進,城鎮新增就業5.67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3萬人。增加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90元/月,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10元/月。分別提高城鄉低保標準30元/月、24元/月。解決16家涉拆自收自支事業單位1833名職工的工資待遇、養老保障問題。平安創建工程紮實推進,設立500萬元安全生產有獎舉報專項資金。改革警務運行機制,探索綜合警務執法,設立111個警務工作站,開展嚴打整治專項行動,遏制刑事案件高發勢頭,人民民眾安全感明顯增強。全運會金牌、獎牌、總分位居全省第一。

我們堅持把城鎮化作為發展引擎,多元籌資搞建設。大力實施名城復興工程。古城內環路全線貫通,和陽街、清遠街改造完成,四牌樓、魁星樓、純陽宮廣場修復完工,代王府修復一期工程主體完成,南城牆徵收拆遷全面完成,景觀工程基本建成。新區建設持續推進,太陽宮建成投運,為國際太陽能競賽提供了有力保障。博物館開始陳列布展。圖書館、大劇院、體育中心外裝修基本完成。大力實施城鎮提質工程。城區列入住建部智慧城市(區)試點。建成城市道路62條97公里。開通渾源—廣靈、王莊堡—大營2條高速公路90公里,實現了高速公路縣縣通。實施房屋徵收1.6萬戶,拆除建築150萬平方米。渾源列為全省大縣城建設試點。推廣廣靈縣城建設經驗,全市大縣城建設完成投資148億元,圓滿完成“五個一”建設年度任務。城鎮化率達到59.03%。大力實施生態建設工程。完成營造林32萬畝,新增城市綠化面積177萬平方米,新增集中供熱面積800萬平方米,實施供熱計量改造140萬平方米。御東污水處理廠達標驗收,東、西郊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投入運行。渾源神溪濕地列入國家濕地公園建設試點。嚴格環保執法,對三戶央企在同項目採取停產整頓措施,收到了企業受益、民眾滿意和環境改善的效果。將一名偷排污染物責任人移送司法機關,成為我市環境違法入刑第一例。大力實施城鄉清潔工程。嚴格月考核、月通報制度,問責22人。市縣兩級投入3.5億元,行政村全部配齊清掃保潔員、垃圾收集車,增加城鄉環衛保潔人員1萬人,為環衛工人發放早餐補助6元/天。清運積存垃圾90萬噸,建設垃圾壓縮站32座,垃圾焚燒發電廠日均新增處理量200噸,渾源、陽高垃圾處理場建成使用,城鄉面貌大為改觀。

我們堅持把依法行政作為基本準則,多管齊下抓落實。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111件、政協提案284件,辦復率均為100%;提請審議地方性法規草案2件,制定政府規章1件。出台市政府工作1個規則、10個制度。嚴格工程建設管理制度,堅持政府項目依法合規。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推行政務公開,接受民眾監督,服務質量和發展環境逐步最佳化。把抓落實作為對幹部品格、能力、作風、效能的考驗,增強了幹部的執行力,推動了各項工作的圓滿完成。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人大和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團結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駐同解放軍、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和駐同單位,向各民主黨派和人民團體,向所有關心支持參與大同改革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仍然存在一些差距和問題。突出表現在:經濟總量不大、發展速度不快,GDP、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低於全省平均水平;一些重要指標在全省排位靠後,作為經濟先導性指標的工業用電量增幅倒數第三,土地單位面積投資額倒數第一,建築施工死亡人數超過省控目標;好項目數量少,大項目推進慢,雁同灌區等項目未能實施;城市低保人口和農村貧困人口占比高,居民收入增加難度大,民眾生活改善任務重;行政效率不高,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問題仍然突出,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對於這些差距和問題,我們不迴避、不容忍,要牢記責任使命,敢於擔當,毫不懈怠,抓緊追趕,抓緊整改,決不辜負全市人民期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