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像閣

大像閣

大像閣,是指罩護大佛的樓閣,我國有兩處大像閣比較著名,一處是四川樂山大佛大像閣,另一處是重慶潼南大佛寺大像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像閣
  • 地理位置:重慶潼南縣城西
  • 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氣候
  • 著名景點:八丈金仙等
  • 定義:罩護大佛的樓閣
  • 建立時間:唐鹹通年間(860-873年
樂山大佛大像閣,相關記載,歷史面貌,歷史考證,潼南大佛大像閣,位置,概況,

樂山大佛大像閣

相關記載

大像閣亦稱凌雲閣、天寧閣,曾是罩護樂山大佛的樓閣,木質結構。
有關大像閣的記載,始見於唐代代理嘉州知事薛能於鹹通年間(公元860—874年)寫的《題凌雲寺》:“像閣與山齊,何人置石梯。”這詩句距大佛竣工時間公元803年已過了數十年。北宋蘇軾在《送呂昌明知嘉州》詩中,有“臥看古佛凌雲閣”的描繪。大佛在凌雲山,“凌雲閣”自該是大像閣的別稱。南宋陸游《謁凌雲大像》也有“不辭疾步登重閣”句,這“重閣”也是指大像閣。
1991年,樂山市文物部門對大佛進行現場勘察時,在佛身、腳、胯襠、肩部發現保存完整的柱礎,左右手臂、胯襠部兩柱礎直徑達1.25米。柱礎部位與兩壁相應的抬梁孔洞,排列在一條軸線上。像窟兩側梁架孔洞也對應在同一水平高度,屋檐痕跡在兩壁上亦清晰可辨。顯然,這些柱礎和梁架孔洞,是大像閣的遺蹟。現場還發現了一些土灰色和彩釉色的筒瓦、板瓦等,可以肯定這些都是大佛閣的遺物,它們證實了大佛閣的曾經存在。
樂山大佛大像閣合成圖樂山大佛大像閣合成圖
專家推測,大像閣應該是第三任修建者韋皋修建的,大約毀於宋元之戰。
樂山大佛大像閣合成圖片樂山大佛大像閣合成圖片

歷史面貌

大像閣真實面貌現在不得而知,目前只能從零星的史料中恢復記憶。南宋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四川制置使、成都知府范成大親眼見到過大像閣。他在《吳船錄》中記載:“凌雲寺,寺有天寧閣,即大像所在,為樓十三層,自頭面以及其足。”1962年,今人在維修樂山大佛時發現藏髒洞殘碑中,亦有“天寧閣”字樣。可知宋代重修過大像閣,稱作天寧閣。南宋釋志磐《佛祖統紀》里載的是大佛“覆閣九層”。南宋王象之在《輿地紀勝》中註明,大佛“建七層閣以覆之”。這樣看來,在南宋,大像閣就有高十三層、九層和七層的不同說法。

歷史考證

2003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教授、漢學家james·m·hargett(中文名何瞻),從美國華盛頓自由藝術博物館拍攝到館藏的中國古畫《長江萬里閣》照片,寄與峨眉朋友熊鋒。畫面上今樂山部位,標有大渡河、嘉定府犍為縣峨眉縣青神縣九頂山、天寧閣、烏油山、萬景樓、瓦屋山等字樣。這些都是樂山人很熟悉的名詞。還附有明代著名書畫家陸深和董其昌的題跋。既有明人題跋,說明該閣是明代以前的作品,而樂山在明以前稱“嘉定府”的只有南宋時期。南宋寧宗慶元二年(公元1196年),嘉州升為府,更名嘉定府。南宋寧宗開禧元年(公元1205年)升嘉定府為嘉定軍節度使;元代稱嘉定府路;明代稱嘉定州。這幅圖中所標“嘉定府”字樣,說明它是南宋的文物,大約繪製於公元1196—1205年之間,可惜作者佚名。九頂山是凌雲山的別稱,因有九峰的緣故。范成大有詩《凌雲九頂》,其中一句“江搖九頂風雷過”。陸游代理嘉州太守時寫的《十月一日浮橋成,以故事宴客凌雲》也有“九頂秀色慾塞門”句。可見南宋時人們習慣稱凌雲山九頂山,而閣中恰恰就標的是“九頂山”,這也說明是南宋時期的。這幅圖在九頂山側畫了覆蓋著大佛的天寧閣,自頭到腳共九層,底層懸於江面上,由兩根立於水中的柱子支撐著,畫得很清晰。這跟釋志磐《佛祖統紀》“覆閣九層”相符,與范成大說的天寧閣覆蓋大佛“自頭面以及其足”也切合,只是跟“為樓十三層”有差異。應該感謝當年的畫家在這幅圖中,直觀地顯現了南宋時期大像閣的外表,為我們勾勒出了它的大體模樣,非常難得。王象之《輿地紀勝》成書於南宋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比上述古畫晚十多年。王象之沒有來過嘉定府,不知他是依據什麼資料編寫為“七層”的?
大像閣復原圖大像閣復原圖
宋元之際,樂山是南宋抗元的主要戰場之一。雙方在此拉鋸戰打了近40年,其間大像閣毀於戰火。宋末元初有個張拙,在《題凌雲大像》一詩中感嘆“梵相形儀髻覆天”,說樂山大佛的螺髻朝著天,表明佛頂上已經無物遮擋了。明代嘉定州通判任能於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寫的《凌雲大像》也哀嘆“可憐世歷風霜古,銷卻金衣變草衣。”
到了清代嘉慶初年,曾任四川永寧(今敘永)縣令的朱雲煥,在《凌雲山九峰詠》組詩中,有兩句“彌勒凌空眼倦看,閣上七層三百尺”。嘉慶五年(公元1800年)四川布政使楊揆《舟過大佛灘望凌雲山作》詩中,也記敘“七層高閣翼其巔,百丈驚濤走其下”。嘉慶七年(公元1802年),舉人邵鈞寫的《大佛崖》也說“七層閣頂毫光碟螺髻”。以上詩文表明,清代嘉慶初年或是嘉慶之前,曾經重修過大像閣,是七層。可是,清嘉慶二年(公元1797年)釋禮汀編輯的《凌雲詩鈔》中,有一幅凌雲九峰圖,繪的大像閣僅兩層。從嘉慶五年至十年任嘉定知府的宋鳴琦,在《十月四日偕諸同人登眺凌雲山》詩中,描繪的是“摩挲大像髻半蝕,四大秋草生蔥芊。傳聞昔年七層閣,莊嚴妙相真華鮮”。他看到大佛的螺髻已經一半破損了,而“七層閣”僅僅是“昔年”的“傳聞”,他本人沒有見過。釋禮汀《凌雲詩鈔》中載有“明末袁韜、武大定作亂,寺為灰燼,舊有佛閣,亦毀於兵。”說是佛閣明末毀了,表明禮汀並未見到大像閣,那么書中所畫的兩層木閣,就只是示意圖。而身為嘉定知府的宋鳴琦“傳聞昔年”的措詞,也表明彼時大像閣已經不存在了,不然的話,也不會“大像髻半蝕”,“秋草生蔥芊”。禮汀、宋鳴琦的說法,與上引同為嘉慶年間的朱雲煥、楊揆、邵鈞言之鑿鑿“七層像閣”,相互矛盾,不知是何原故。
從以上的考察看來,似乎可以這樣說:唐代於大佛完工後,不知何年建了木閣罩護之,其形狀和層數現在無法查考。南宋重建過,曰天寧閣,共九層(亦說十三層、七層),自頭部覆蓋至腳部,宋元之際毀於戰火。元明兩朝是否再建不得而知(按禮汀的說法,則明代可能重建過,明末毀)。清代又曾重修,嘉慶年間存在過七層木閣,其後不知何時又毀了。大像閣雖然早已坍塌不存,其始建、重建和毀壞的具體時間,以及層數形狀等,都還是謎。但樂山大佛能完整地保留至今,大像閣卻曾經起了非常重要的保護作用。

潼南大佛大像閣

位置

潼南大佛寺位於重慶潼南縣城西面大約一公里的定明山下,創建於唐鹹通年間(860-873年),初名“定名院”,又名“南禪寺”,後因寺有大佛而改稱“大佛寺”山腳下從右到左,依次排列的是玉皇殿、觀音殿和大佛殿,這三座木結構建築,多是清末遺物。
潼南大佛大像閣潼南大佛大像閣

概況

其中,大佛殿又稱大像閣,這座七檐佛閣是潼南大佛寺的核心建築。始建於南宋,時為五檐,盡用琉璃覆蓋,燦爛輝煌,是我國最早使用全琉璃頂的古建築之一。後經歷代維修,明朝時改建為七檐。而如此高大的古建築,所有梁、檁、柱、枋之交接處,據說沒用一鐵一釘。
潼南大佛潼南大佛
大像閣高30多米,依岩面江,重檐起翹,巍峨壯觀,令人油然而生“蕭寺遙藏白雲頂,仰觀萬仞排嶙峋”之慨。
大像閣內,是依崖而鑿的一尊釋迦牟尼佛坐像,頭飾螺髻,方面大耳,慈眉祥目,臉頰豐滿,依山面江,赤足端坐,周身貼金,光彩熠熠。因此這尊大佛俗稱“八丈金仙”,它是是我國第一大金佛,世界第七大佛。
據了解,“八丈金仙”高18.43米,胸圍8.35米,結跏趺坐,袒胸,著雙領下垂外衣,左手置於膝間,右手平置胸前,施無畏印。佛身各部分比例勻稱,衣紋流暢,形態逼真,體態莊嚴,氣勢雄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