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看中國

為推動中國與世界各國的深入溝通與交流,為中國網民提供權威、獨到、專業的國際關係解讀,人民網強國論壇特別策劃推出 “大使看中國”系列訪談欄目,已完成62場外國駐華大使專訪,嘉賓來自全球6個大洲的37個國家;2014年前7個月,已有10位駐華大使接受強國論壇採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使看中國
  • 類別:訪談欄目
  • 策劃組織:人民網強國論壇
  • 訪談主題:關係
關係,合作,發展,推動/促進,友好/友誼,意義,專訪,希臘駐華大使,義大利駐華大使,澳大利亞駐華大使,新加坡駐華大使,斯里蘭卡駐華大使,愛沙尼亞駐華大使,克羅地亞駐華大使,立陶宛駐華大使,瑞士駐華大使,

關係

從雙邊到多邊,再到世界格局。37場訪談主題提及“關係”。
“成功劃定北部灣、完成陸地邊界全線劃界立碑,是兩國具有歷史意義的勝利。東海問題不是兩國關係的全部,但若處理不當,會影響兩國關係的大局。 ”
——越南駐華大使阮文詩
“兩國的關係不僅僅是友好的關係,更是兄弟般的關係。中國不是一個挑戰,而是一個合作機會,我們希望能同中國一起合作,創造中國、印尼和本地區的繁榮。”
——印度尼西亞駐華大使易慕龍
“我對成為第一個華裔美國駐中國大使感到很自豪。我的首要目標是改善、促進更強有力的美中關係,包括政府間、商業間,最重要的是人民間的關係。”
——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

合作

求同存異,精誠合作。23場訪談主題提及“合作”。
“兩國山水相連,中國經濟發展迅速,蒙古國自然資源豐富,雙方要發揮各自的潛力和優勢,推動將來的進一步合作。”
——蒙古國駐華大使策登扎布·蘇赫巴特爾
“二戰期間中國對猶太人的幫助,是在黑暗中給我們的一盞明燈。兩國有著各自的優勢,合作只是兩國發展的第一步。”
——以色列駐華大使馬騰
“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我們將在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繼續推動合作。”
——法國駐華大使白林

發展

傳承和平,繼往開來。17場訪談主題提及“發展”。
“如果我們的鄰居好,那么我們自己也會好。我認為中國夢和哈薩克斯坦2050戰略有很多相似之處,這是一個互補關係,符合兩國之間發展合作的要求。”
——哈薩克斯坦駐華大使葉爾梅克巴耶夫
“我們主要的目標都是一樣的,我們希望和平,謀求發展,希望能夠為我們人民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世代友好、永不為敵’。”
——俄羅斯駐華大使謝爾蓋·謝爾蓋耶維奇·拉佐夫
“我想強調的一點是,白俄羅斯在形成自己的發展模式的時候,很認真地研究了中國的發展模式。”
——白俄羅斯駐華大使托濟克·阿納托利·阿法納西耶維奇

推動/促進

和平崛起,大國風範。12場訪談主題提及“推動/促進”。
“推動直航航線,中國人可以獲得5年甚至10年期的多次入境簽證,我們正以此種方式儘可能吸引更多的中國人去墨西哥,分享我們的文化遺產。”
——墨西哥駐華大使豪爾赫·瓜哈爾多
“我認為網民在不同的論壇上評論時事政治是應該受到歡迎的,這代表著一種社會參與,也將促進政府更加有效地處理政務,得到一些比較好的建議。”
——烏拉圭駐華大使路易斯·阿爾馬格羅
“春節以後,中國肯定要入世,這將給中國和歐盟帶來很多好處:第一,促進雙方的貿易;第二,促進雙方的投資。這是新年的第一大事。”
——歐盟駐華大使魏根深

友好/友誼

國之交,民相親。9場訪談主題提及“友好/友誼”。
“人文交流是能夠為兩國國民奠定友好感情的一個基礎,對於我們兩國關係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韓國駐華大使權寧世
“兩國友誼可謂是患難之交、固若金湯。真正的朋友,不管利益關係是否存在,他永遠都在你身邊。”
——剛果(布)駐華大使丹尼爾·奧瓦薩
“非洲需要中國,中國也需要非洲,中國和非洲之間的友誼及關係,順應時代和世界發展的潮流,兩國關係會亘古長青。”
——南非駐華大使蘭加

意義

中國新一屆政府成立以來,在外交上不斷採取新舉措、推出新理念,通過全方位的外交動作,突出合作共贏的外交理念。“大使看中國”系列訪談欄目將在既有成果的基礎上,致力於邀請更多的外國駐華大使與網友線上交流,傳遞中國與世界各國和平友誼、共謀發展的美好情誼。(謝婷)

專訪

希臘駐華大使

希臘駐華大使瓦西里奧斯·科斯蒂斯在接受人民網人民電視專訪時表示,中國是一個飛速發展的國家,他每天都能看到中國在發生新的變化。他對中國城市的現代化建設發展印象深刻,他認為,中國每一天都在越來越好,這對人民來說是非常有希望的事情。
瓦西里奧斯·科斯蒂斯寄語:“在新中國建立65周年之際,祝福中國人民,希望所有的中國人都最終實現自己的中國夢。”

義大利駐華大使

義大利駐華大使白達寧在接受人民網人民電視專訪時表示,作為一個外交官,他的主要工作任務就是建立共同的橋樑,這也正是他成為義大利駐中國大使後一直在努力做的。過去的一年對於義大利來說是充滿變化的一年,通過大選,新的政府上台。2014年義大利也將開始以新的面貌建立與中國的友好關係,在前有的合作及交流的基礎上義大利會與中國發展起更好的友誼。他的工作主要在致力於中意之間的政治訪問,經濟發展,貿易,科研以及學術文化交流。在一月份,他安排了義大利經濟發展部的部長來華訪問,隨後還有許多不同級別的政治訪問,其中以今年六月義大利總理馬泰奧·倫齊和經濟發展部部長的訪華最為重要。同時,2014年七月義大利財政部長也二次訪華。再過一些時候,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先生也將訪問義大利,他將會到義大利的兩個城市進行訪問。一個是在舉辦亞歐首腦會議的米蘭,另一個城市是羅馬。他認為這些互訪是具有重要意義的,通過這些訪問中意兩國之間不僅加強了經濟貿易,友好交流關係,同時也帶動了許多其它的活動。像2015年的米蘭世博會,為文化的交流提供了許多機會,比如義大利孔子學院的發展,和義大利語在中國的教育,這些都非常具有挑戰。
白達寧寄語:“生日快樂!中國!在未來,希望中國能與義大利人民一起,邁向一個和平,發展,繁榮昌盛的世界。”

澳大利亞駐華大使

澳大利亞駐華大使孫芳安在接受人民網人民電視專訪時表示,中國的發展帶來的變化很明顯,人民的生活變化越來越大。中國人有很大興趣去澳大利亞旅遊,學習或者工作。她表示,從2012年前擔任大使以來,每一天都有機會促進和推動澳大利亞和中國廣泛積極和富有活力的關係。2013年澳大利亞和中國成為了戰略夥伴,雙方在資源,能源和農業互補性很強,教育,旅遊和文化交流的關係也越來越密切。讓她最高興的是,看到兩國年輕人的關係越好。
孫芳安寄語:“在中國慶祝國慶65之際,我代表澳大利亞政府和人民,對中國政府和人民表示最誠摯的祝福。祝大家,健康,快樂,成功。”

新加坡駐華大使

新加坡駐華大使羅家良在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時表示,中國跟東協關係非常特殊,2004年以來有非常良好的進展。東協有那么多對話夥伴,可中國是東協對話夥伴關係中最實質之一。我們合作的領域非常多,有文化、教育、經貿方面各個領域。身為東協成員之一,新加坡非常願意,也一定會盡我們的全力,把東協跟中國的友好合作夥伴關係拉近,提升更高一層樓。
中國正在城鎮化,新加坡當然是一個都市,我們沒有農村,可是作為一個高度城鎮化的國家,我們其實跟中國一些一線城市一樣都面臨同樣的問題,人口密集、環境保護、交通這些方面的問題我們都可以互相借鑑和學習。我也看到貴國越來越重視發展現代服務業,我覺得現代服務業也是新加坡的優勢之一,尤其金融業、物流這些方面都是大家可以互相學習的領域。

斯里蘭卡駐華大使

中國的發展得益於正確的指導方針和強有力的領導集體,也與勤勞、愛國的中國人民的努力分不開,他們心繫祖國,儘自己最大努力,以為國效力為己任。

愛沙尼亞駐華大使

雖然中愛兩國合作規模還比較小,但我們兩國在商業方面正處於增長中,這種趨勢很重要,我希望這種趨勢能夠繼續。

克羅地亞駐華大使

新世界的秩序已經開始浮現,中國正全力向前發展。開放政策實施後的32年中你們都做了什麼?你們所做的一切在人類歷史上從未發生過!

立陶宛駐華大使

我們有很多機會來改善和擴大雙方的合作,所以我把此次論壇看成是另一個工具,是加強我們雙邊合作的一個非常有用的工具。

瑞士駐華大使

認同中國發展方向
30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的妻子會說中文,上世紀80年代,正值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她帶我來到了中國,我一來就馬上喜歡上了這個國家。30年後重回中國,我為中國的發展速度驚嘆不已。一個國家如此開放,每一件事都在朝著更好的方向迅速發展。北京已經是一個很成熟的大城市了,而中國的其他地方,包括農村,包括發展稍緩的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的建設投入很大,發展也很迅速。我上任至今只有6個月,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中國政府深化改革的決心,其中包括保護環境的決心。我能看到中國政府工作的方向,我也認同這一方向對中國的發展有利。
每天我和使館裡所有工作人員一起,為瑞中兩國的雙邊關係努力。我認為,不斷加強兩國之間的交流和聯繫十分重要,這也就意味著需要不斷地訪問中國各地,我盡我所能在過去的6個月裡訪問了10個省份。我和我的同事也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做好各個領域的交流工作,讓更多中國人了解瑞士,也讓瑞士人更多地了解中國。我在努力引進更多對中國感興趣的瑞士公司來中國,引進更多的遊客。同時,我也希望更多中國公司到瑞士投資,更多遊客願意到瑞士旅遊。
相較於中國,瑞士既相同又不同。相同的是,瑞士也有久遠的國家歷史,發展中也需要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也需要不斷進步。瑞士一直是一個發展很穩定的國家。從經濟和外交等方面來說,瑞士也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國家,這種成功主要來源於瑞士的勇於創新和創造,以及不甘落後的精神,我們不斷地在努力提高。在創新方面,中國和瑞士可以相互學習,中國和瑞士一直都是好朋友。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的特殊日子裡,我祝福中國在改革開放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也越走越好。也祝願中國和瑞士兩國的友誼長存!(作者戴尚賢 為瑞士駐華大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