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百法

出《大乘百法明門論》,世親菩薩造、玄奘法師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乘百法
  • 出處:《大乘百法明門論》
  • 作者:世親菩薩
  • 譯者:玄奘法師
分類,含義,

分類

百法分為五類。第一類心有八法;第二類心所有,有五十一法,又分為六位;第三類色有十一法;第四類心不相應行有二十四法;第五類無為有六法。
第一類心法, 略有八種: 一眼識, 二耳識,三鼻識, 四舌識, 五身識, 六意識, 七末那識, 八阿賴耶識。
第二類心所有法, 略有五十一種, 分為六位: 一遍行有五, 二別境有五, 三善有十一, 四煩惱有六, 五隨煩惱有二十, 六不定有四。
一遍行五者: 一作意, 二觸, 三受, 四想, 五思。
二別境五者: 一欲, 二勝解, 三念, 四定, 五慧。
三善十一者: 一信, 二精進, 三慚, 四愧, 五無貪, 六無嗔, 七無痴, 八輕安, 九不放逸, 十行舍, 十一不害。
四煩惱六者: 一貪, 二嗔, 三痴, 四慢, 五疑, 六不正見。
五隨煩惱二十者: 一忿, 二恨, 三惱, 四覆, 五誑, 六諂, 七驕, 八害, 九嫉, 十慳, 十一無慚, 十二無愧, 十三不信, 十四懈怠, 十五放逸, 十六昏沉, 十七掉舉, 十八散亂, 十九失念, 二十不正知。
六不定四者: 一悔, 二眠, 三尋, 四伺。
第三類色法, 略有十一種: 一眼, 二耳, 三鼻, 四舌, 五身, 六色, 七聲, 八香, 九味, 十觸, 十一法處所攝色。
第四類心不相應行法, 略有二十四種: 一得, 二命根, 三眾同分, 四異生性,五無想定, 六滅盡定, 七無想報, 八名身, 九句身, 十文身, 十一生, 十二住, 十三老, 十四無常, 十五流轉, 十六定異, 十七相應,十八勢速, 十九次第, 二十時, 二十一方, 二十二數, 二十三和合性, 二十四不和合性。
第五類無為法者, 略有六種: 一虛空無為, 二擇滅無為, 三非擇滅無為, 四不動無為, 五想受滅無為, 六真如無為。

含義

以此百法來解釋佛法的中心論題“ 一切法無我” 。
何等一切法?一切法者,即上述百法。
云何為無我?言無我者, 略有兩種: 一,補特伽羅無我, 二,法無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