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回故鄉(現代豫劇)

夢回故鄉(現代豫劇)

現代豫劇,根據真實事情改編而成。故事開始於上世紀40年代,時間跨度60年,通過一幕幕真實的場景,再現了人間真情。該劇由濟源市承留鎮南勛村村民出資編排演出,充滿了正能量,在當地造成了轟動效應。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夢回故鄉
  • 作品出處濟源市承留鎮南勛村
  • 文學體裁:豫劇
概要,戲裡的真實故事感天動地,正能量在戲外無限延伸,好劇引發好效應,

概要

2013年9月22日晚,記者在濟源市承留鎮南勛村觀看該村劇團演出的現代豫劇《夢回故鄉》,當明白這是根據發生在該村的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現代豫劇後,也不禁為故事的曲折和其傳遞出的人間大愛、摯愛真情而深深感動。

戲裡的真實故事感天動地

南勛村村委主任成有江向記者講述了這個真實的故事。
1943年,中原大地經受著戰爭、旱災、蝗災、飢餓等災難的考驗,不少百姓背井離鄉。南勛村成懷芳、王素英夫妻拖兒帶女,沿路乞討至陝北延安,受到解放區政府的關懷照顧,得以生存。
1945年日寇投降後,延安八路軍炮兵學校的女教員李萊茵為奔赴東北戰場,將剛生下21天的嬰兒小旦經戰友陳大姐的幫助,託付給成懷芳夫婦收養。1947年,國民黨部隊大舉進攻延安。成懷芳一家為在戰亂中保護女八路的後代,歷盡磨難,走了將近兩年才回到故鄉。
1950年,在武漢軍區工作的李萊茵,讓陳大姐到河南尋找自己的親生兒子。歷經波折,陳大姐終於在濟源南勛村找到了李萊茵的親生子小旦。成懷芳夫婦忍痛割愛,眼含熱淚將辛苦養育了6年的小旦交給了陳大姐。
陳大姐將小旦帶到武漢軍區時,李萊茵已被黨中央派往香港做統戰工作。陳大姐只好將小旦交給李萊茵留在武漢軍區的警衛員照看,自己又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不幸犧牲在朝鮮戰場,未能當面向李萊茵說明小旦養父母的姓名和家庭住址,造成兩家人56年未能見面。小旦也在56年的苦苦尋覓中度過。
2006年,已是耄耋之年的李萊茵從不慎跌碎的相框中的一張照片背後,發現了小旦養父母的家庭地址,急令兒子赴濟源南勛村。當小旦不遠萬里從海南省來到魂牽夢繞的第二故鄉時,令人遺憾的是養父養母已經去世多年。小旦來到養父母的墳前,摟著墓碑痛哭流涕。他整整磕了56個響頭,代表他離別養父母已56個年頭,以祭奠養父養母在那戰爭年月對他的養育之恩和對二老雙親的無盡思念。

正能量在戲外無限延伸

南勛村的老少爺們素來喜歡看戲、演戲,南勛村劇團多年以地方稀有劇種懷梆排演的多出古裝戲在當地頗受歡迎。鄉親們商量,恁真實感人的故事,咱一定得把它搬上戲台。
誰來出錢?
南勛村里企業家多,好人更多,每當村裡有扶危濟困、築路修渠等公益事業,他們總是樂善好施。聽說要將小旦的故事搬上舞台,他們再次慷慨解囊:成全明5000元,成全芬2000元、成光明2000元、成國軍2000元……短短時間,就捐助了1.6萬元。
承留鎮政府得知有此好人好事好劇本,頌揚的又是正風正氣正能量,當即表態投資30萬元。
誰來寫劇本?
曾當過教師的南勛村黨支部書記成振中根據主人公小旦提供的初稿《夢回故鄉》,進一步走訪收集、挖掘整理,寫成了近萬字的紀實文學。洛陽市戲曲編劇家呂作現又將其進一步改編成近2萬字的同名豫劇劇本,國家戲劇一級作曲家高留彬最終譜曲定稿。高留彬只是象徵性地收了一點作曲費,成振中則主動放棄了1.5萬元的編劇費。
7月26日,高留彬率領洛陽市的導演、演員以及濟源市和南勛村的演員,開始駐村排練。時值酷暑高溫,50餘名演員不計個人得失,戰酷暑,流大汗,精心排練。經過一個月的苦戰,終於排成戲曲版的《夢回故鄉》。
排練期間,成振中的中耳炎復發,他顧不得就醫,結果導致耳膜穿孔,聽力下降。村委主任成有江的私家車完全成了演出專用的服務車,隨叫隨到。8月中旬,村里遭受暴風雨襲擊,停水停電,村幹部成小聯、成小剛借來發電機供演出專用。成小聯又是協調員,又是演員,戲裡戲外忙不停。常紅琴、成永軍等更多的村民,放下手中的營生,為演出忙前忙後。成有江說:“9名村幹部,有7人在戲裡擔任角色。”

好劇引發好效應

9月初,《夢回故鄉》在南勛村連演三場,轟動濟源城。演出的3個晚上,不僅周邊村鎮的民眾來看戲,就連市區的居民也包了幾輛大巴前來觀看。過去是農民進城看城裡的演員唱,今天是城裡人跑到鄉下看農民唱。
《夢回故鄉》演出時,南勛村文化廣場上,人頭攢動,水泄不通,台上演得如痴如醉,台下看得熱淚漣漣。每次演出結束,觀眾都久久不願離去。
“該劇不僅歌頌了戰爭年代至真至純的人間真情,更弘揚了真善美,很有教育意義。”退休教師成根生動情地說。
專門跑來看戲的南姚村村民王四軍眼含熱淚看完了全劇,當他聽說演出費用緊張時,當即捐助1000元以表心意。
“該劇突出體現了養子不忘養父母的養育情,中原人與革命聖地延安人的骨肉情,戰爭年代黨與人民民眾的魚水情。”南勛村黨支部書記成振中總結的“三個情”贏得了不少人的掌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