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福硯

多福硯

多福石又名蝙蝠石、鴻福石、燕子石、因石上有化石形如飛燕,狀如蝙蝠而得名。以多福石制硯歷史悠久,相關文獻記載頗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多福硯
多福石的故事,現代發展近況,

多福石的故事

清王漁洋《池北偶談》成書於康熙三十年,卷二十談異《蟙蟲墨硯》篇詳述多福硯來歷..
名儒張華東公(延登),崇禎丁丑三月游泰山,宿大汶口,偶行飯至河濱,見水中光芒甚異,出之,則一石可尺許。背負一小蝠、一蠶,腹下蝠近百,飛者伏者,肉羽如生。蠶右天然有小凹,可以受水,下方正受墨,公制為硯,名曰:多福硯。銘之曰:泰山所鐘,汶水所浴。堅勁似鐡,溫瑩如玉。化而為鼠耳,生生百族。不假雕飾,天然古綠。用以作硯,龍尾繼躅。文字之祥,自求多福。《爾雅》蝙蝠服翼。郭璞注,齊人呼為知墨。因又名曰:知墨硯。公門人劉文正(理順)、馬文忠(世奇)、夏考功(允彝)、高中丞(名衡)諸公皆為銘贊,亦奇物也。

康熙四十年臘月。《桃花扇》作者孔尚任應文友張敬止中丞招飲日涉園之斗室,醉後得觀張氏所藏多福硯,為張華東先生故物。感其天合之奇,作《醉觀多福硯》五言長詩記之。該詩收錄於康熙五十四年孔尚任與劉庭璣合編《長留集》五言古篇。

乾隆三十年夏,盛百二(浙江秀水人)任山東淄川知縣,著有《淄硯錄》詳述淄硯採石制硯過程,而鄰封所產者亦連類及之。其篇末載:王漁洋《池北偶談》鄒平張尚書(延登)崇禎中游泰山,宿大汶口,偶行飯至水濱,見水中光芒甚異,出之。則一石可尺許......公制為硯,名曰多福硯等語,按語中載:此石萊蕪往往有之,不聞有光人,亦不之貴,其色綠,有深淺不同,又有如蠖村石色者,華東尚書所得蓋特異於眾。(在大汶口距萊蕪五十里為泰安縣境,則不獨萊蕪有也。淄川西南至萊蕪界八十里有原山焉,其水南出為汶,北出為淄,今入博山縣。)戊子秋張萊蕪愚髯曾以二石見貽,長方四寸餘,其背有如蝙蝠者如蜂、蝶、蜻蜓者數十,文皆凸起,其一石有珠蝙蝠,影大寸餘,卻不易得,名之曰:鴻福硯,可為讀易研朱妙品。此石在八月十三日為聖壽節銘曰:皇建敷賜,地不愛實。來自丹穴,翔若朱鳥。如天之福,黎庶壽考。滴露細研,情游羲昊。

《西清硯譜》成書於乾隆四十三年,被制硯界奉為圭臬,卷二之首刊錄一方陶之屬:《漢磚多福硯》。據考。實為張華東制,張敬止藏,孔尚任觀,得於大汶口之“多福硯”。

多福硯自問世以來,當地制硯業興起,清中葉達鼎盛。自乾隆朝至清末,多福硯被視為進獻貢品,或以禮品饋贈達官顯貴。上世紀二十年代西學東漸,專家學者對多福石進行科學研究後,確認魯中南地區所產多福石為生活在古代寒武紀至二疊紀海洋中三葉蟲之化石。而華東尚書在大汶口所得多福石系三葉蟲尾甲為主局部身體化石。而盛百二所得,張萊蕪寓髯所贈鴻福石,乃三葉蟲全蟲化石。魯中南地區所產三葉蟲化石圍岩質理細膩、縝密、溫潤如玉,多為制硯良材。

現代發展近況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為保護和發掘此古老硯種,萊蕪、臨沂、費縣、臨朐等地美術廠相繼恢復生產多福硯,(時稱燕子石硯、燕子石藝品)。經山東省工藝美術研究所石可先生傾心指導,多福硯、燕子石硯精品迭出。
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以魯硯重要品種赴京參加 “魯硯匯報展”,“全國第一屆文房四寶展”及海外多地展出,期間好評如潮。舒同、啟功、范曾等書畫名家對多福硯、燕子石硯青睞有加,紛紛題詞寫贊,並以得之為榮。
八十年代末及至本世紀初,燕子石硯/燕子石藝品生產加工異常繁榮。萊蕪、臨沂、費縣、臨朐等地曾有數千人採石加工、幾百家店鋪經營,場面壯觀、盛況空前。燕子石硯、燕子石藝品自此由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近年,多福硯坊聯合業內同好組建多福硯文化研究中心。推出“福”文化系列硯,仿乾隆珍玩多福硯,以民族復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主題創作中國夢多福硯,獲業界廣泛關注。
多福硯傳承與發展,多福硯文化普及與推廣,乃多福硯業者不貸之責。更期待專家、學者、社會各界人士不吝指導,共襄多福硯文化產業壯大之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